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魏雪涛:为师为研不倦 求知求索不息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5

  ——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副教授魏雪涛


  □ 李 刚
  
  
  

  
  随着大量外源化学物涌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以及人类对化学物质毒性危害认识的日益深入,毒理学这一研究学科应运而生。同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环境基因组计划和表观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生命科学的大量新原理、新技术不断渗透到毒理学各个领域,国际上毒理学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世界范围的毒理学领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毒理学领域的探索者,魏雪涛已在这一领域深耕20载有余。
  时光回溯到1992年,那一年,魏雪涛正式来到北京医科大学从事免疫毒理学、分子与细胞毒理学、生殖发育毒理学研究,20多年来,他愈发体味到这一研究工作的魅力。对于他来说,科研不仅是造福普罗大众的公共事业,也是继往开来的历史事业,更是人格情怀的展示方式,他愿意躬身其中,不辍探索。科研之外,他还时刻不忘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兢兢业业、育人不倦。在科研创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他始终有着自己的执着与追求,永远保持为师为研的本色,刻苦钻研不松劲,无私奉献无止境。
  

从西部走出的大学生


  在中国西部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历史跨越八千余年,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这就是甘肃,也是魏雪涛从小生长的地方。
  1986年,不满17岁的魏雪涛通过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开始了北上求学之路。大学期间,魏雪涛一直保持着不断求索的学习态度,品学兼优的他每年都会得到学校颁发的奖学金。1992年7月,魏雪涛本科毕业,并得到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开始在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担任助教。在这之后,他又相继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毒理学系的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的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毒理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魏雪涛从未停止过科研创新。在他看来,基础科学是促进整个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动力,而他愿意深入其中,为毒理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实质性科研贡献。
  近年来,魏雪涛参加或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科研成果。在其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次颗粒物和臭氧的环境暴露和健康效应”中,魏雪涛和团队成员就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探索。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PM2.5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黑碳颗粒物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核心组分,有监测结果表明,1,4-萘醌在城市大气颗粒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此外,臭氧污染也是大气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而在大气环境中臭氧与黑碳形成的二次颗粒物成为影响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这一项目研究中,魏雪涛和项目团队成员们以黑碳、臭氧黑碳和1,4-萘醌黑碳作为对象,确定颗粒物作用于呼吸系统引起非过敏性炎症损伤的启动环节,通过巨噬细胞敲除及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缺陷模型,明确巨噬细胞在炎症启动中的决定性作用。
  IL-3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活性的细胞因子,可作为核内定位分子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亦可作为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组织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在这项研究中,魏雪涛参与其中,和团队一起阐明了颗粒物引起细胞IL-33表达改变的机理,同时确定以IL-33为纽带所引起的不同细胞内生物学过程的改变对后续炎症进程的影响;通过阻断IL-33证明其在颗粒物引起的炎症中的核心作用,并对比人源性细胞和鼠源性细胞受颗粒物刺激后IL-33生成及后续效应的相关信号通路变化来为人群颗粒物暴露引起的呼吸系统炎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如今,针对我国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畜牧业、渔业、工业、医药、环保、电子、新材料制造等多种领域,其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导致直接接触稀土的人群迅速增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也日益显现的现状,魏雪涛将和团队成员一起探索稀土元素对子代的免疫系统发育有何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损伤机制,目前这一研究正在顺利进行中。
  

孜孜不倦的教学引领者


  没有人的科研之路会一直顺遂平坦。回顾自己多年的求学以及科研经历,魏雪涛感慨颇多。最初,他在参加科研工作时,实验室条件不是很好,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引领,魏雪涛全靠一路摸爬滚打走到了现在。“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如果能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成长起来,以后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就更容易去解决了。”魏雪涛由衷地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多年来,魏雪涛通过不懈努力,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工作角色在转变,工作强度在增大,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职责。如今,科研环境越来越好了,他也希望能够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多实质性的科研贡献。
  青年科研人是国家科技强国事业的主力军。魏雪涛始终认为,科研事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在他看来,科学是客观事实,是客观真理,只有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到正确的结论。魏雪涛尤记得自己最初在参加科研工作时,因为将LD50(五十)读成了五零,受到了老师的严厉呵斥。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简称LD50,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其中的50便是50%的含义,代表50%的动物死亡的意思。读音不对,意思也会完全扭曲。这件事给魏雪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他人看来这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其背后存在着的深层含义却是不可比拟的。“从细微处见真章,也许这些习惯不会马上对学生的科研事业造成影响,但‘润雨细无声’,从长远来看,这一切对学生科研习惯、科学素养的养成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魏雪涛说。
  如今,魏雪涛的学生多数都是90后,不同时代的思想碰撞,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一些思想差异。在科研过程中,魏雪涛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他从不否定学生的思想而是试图从中找出平衡点,听从彼此之间更为正确与合理的想法与意见,在交流中互相成长。
  教学也要与时代的步伐同行。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副主任,魏雪涛也在引领着教学改革,并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他常说:“教学无小事,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老师就要对他们负责任。”千百年来,升学考试往往是评价学生的固有标准,但在魏雪涛看来,学习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德智体全面发展更是当今祖国科研人才所要具备的品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品德这一层方面,魏雪涛一直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他看来,为师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德,如此才能够言传身教,将自身优秀的品德传递下去,惠泽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从事科研多年来,魏雪涛培养了十几位科研人才。现在他还在担任着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行着。如今,中国的科研创新力量蒸蒸日上,魏雪涛心怀使命,从未动摇。多年来,他早已将此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今后他仍愿意以初心为伴,在科研与教学事业中躬耕不辍,求索不息,发散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