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谢德明:创新之路 须是笃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5

  ——记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研究员谢德明


  □ 李 静
  


  
  地处湖南中北部的宁乡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邑。自古宁乡就有着浓厚的教育氛围,故而这片土地上英才辈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下,生长于斯的宁乡人有着专属于自己的精神品质。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德明就生长于这片土地。
  谢德明十分健谈,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他身上属于宁乡人的特点:勤奋好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等。正是因为拥有这些精神特质,他才能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在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坚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在谢德明看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才真正具有意义。
  

推进聚乳酸材料的“平民化”


  塑料曾一度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每年生产约3亿吨塑料。塑料在给人类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惊人的环境污染,甚至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面对塑料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寻找一种非石油基、易降解、无污染的新型塑料刻不容缓。聚乳酸材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聚乳酸材料可再生、可降解、环境友好、易加工成型,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塑料”。但是,聚乳酸材料生产成本远高于石油基塑料,致使其在大规模替代石油基塑料产品的过程中步履维艰。
  从业伊始,谢德明一直致力于聚乳酸材料的研究,积极推进聚乳酸材料在各行业的应用。
  “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将聚乳酸材料‘轻量化’,简单来说,就是尽量用更少的材料去做聚乳酸材料制品。”谢德明介绍说。聚乳酸材料“轻量化”的最可行途径就是实现聚乳酸材料的发泡。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门槛。
  聚乳酸材料的分子链中支链少,材料的熔体强度低,应变硬化不足,容易发生热降解,加工成型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发泡成型十分困难,很难得到高倍率的发泡成型体。尽管如今国际上对聚乳酸的研究日渐重视与深入,但真正实现聚乳酸发泡塑料产业化的国家却极少。谢德明是国内最早从事并实现聚乳酸连续挤出发泡材料生产与应用的开拓者之一,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积累与技术沉淀,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聚乳酸耐热改性、聚乳酸连续挤出发泡片材生产、聚乳酸发泡片材成型、聚乳酸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发泡聚乳酸包装材料及产品。
  如今,谢德明团队已经掌握了聚乳酸发泡材料批量化生产的完整工艺技术,成功建设了一条年产量为1500吨的生产线,产品进入了美国市场。在完善生产工艺的同时,谢德明还十分重视市场的开拓。他积极推进聚乳酸发泡材料的产业化发展,促进了聚乳酸发泡材料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已经在食品包装、医药卫生材料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它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目前,我们也正在与飞利浦公司进行洽谈,希望以此为切入口,将聚乳酸发泡材料打入小型家电、精密仪器等的缓冲包装市场中,这将形成一个百亿级以上的广阔市场。”谢德明说道。
  

探寻天然蛋白质材料的魅力


  2017年,谢德明注册创立了广州蔻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生物技术、功能性蛋白质、新型化妆品的相关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的公司。
  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家公司的成立是谢德明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一步。对天然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性应用研究是谢德明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在新型蛋白质材料的制备技术、修饰与改性、加工成型技术等领域进行探索与研究。
  “说起胶原蛋白,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跟人的皮肤保持着比较好的亲和性,可以抗衰老,改善肤色和皮肤弹性等,另外它对头发也有修复再生作用。我们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系列产品的开发。”谢德明带领公司科研团队开发了高活性胶原蛋白提取新技术,采用低温酶解技术,以实现同步制备不同分子量分布的高活性胶原蛋白,提取效率高达90%以上,结合盐析与膜分离技术,纯度可达到99.5%;公司科研团队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结合水解工艺,实现规模化提取人发角蛋白,角蛋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用材料及制品、基因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除此之外,在蛋白质材料交联与改性技术,蛋白质纳米纤维制备技术方面拥有技术优势,这两项技术成果可应用于人体软组织填充与修复和创伤敷料及再生医学材料等方面。
  目前,谢德明正在进行可降解高分子微针产品研究与开发。谢德明介绍道,这款微针产品采用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材料为原材料,自主开发的微针成型制造设备可实现常温及低温条件下成型,非常适合于负载热敏感性药物及其他活性成分的微针产品批量化生产。该项技术和产品在皮肤浅表层治疗、透皮给药、美容护肤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今,尽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谢德明依旧专注于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研究的道路永无止境”,对此,谢德明有着清醒的认识,也给予自己更多的斗志和更高的追求,走在在科研道路上的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做细嗅蔷薇的“务实者”


  谢德明其实是个非常“实在”的人,无论是在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上,还是在管理和教育工作上,他都尽心尽力,没有一点敷衍之意。在接人待物上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坚持能做的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但是不能做的工作,我们也要如实相告。”谢德明这样说道。
  在工作中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谢德明对于生活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一直保持着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会尽量在工作时间完成工作,回归生活后就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照顾家人。闲暇时间,他喜欢打打球、跑跑步,约上三五好友聚聚会、聊聊天。“说句实在话,我不会整天只忙工作。我的生活态度就是这样,认真工作,但也要热爱生活,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谢德明笑着说。
  在工作中“心有猛虎”,却不忘在生活中“细嗅蔷薇”,这就是谢德明的生活哲理。
  
  
    
专家简介:
  
  谢德明,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长期致力于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天然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性应用研究,包括新型蛋白质材料的制备技术、修饰与改性、加工成型技术、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领域的探索性研究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评价以及在创伤敷料、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关节软骨组织工程,降解高分子材料与医用制品开发等方向展开工作,并创办广州蔻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进行相关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主持及参与原“973”“86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与产学研项目、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主编专著《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