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针灸治疗对抗慢性疼痛疾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5

 文 许天兴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是由诸多种疾病引起的症状,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解除疼痛、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然而,寻找引发疼痛的根源,对其病因治疗更为重要。为此在解除疼痛的同时,还应考虑全身各组织系统的相关伴随症状,认真分析判断,确定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常见于创伤、手术、急性炎症、心肌缺血、内脏器官穿孔等。慢性疼痛常见于躯干四肢疾病。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显著地减少疼痛,而且还不会有副作用产生,对患者的学习和生活也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广大患者相对来说还是能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
  

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及中医针灸效果


  慢性疼痛疾病主要见于软组织疾病、骨病,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和滑囊等。软组织因长期、反复、持续的姿势和职业动作产生的应力而产生肥大增生,导致局部压力增强从而引发疼痛。那么,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都有哪些?中医针灸对这些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效果如何?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群及其附着点筋膜、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也是腰痛的最主要原因。一组腰肌发生慢性劳损,相应部分的肌肉群即出现对应性补偿调节,如对应补偿或代偿不能补偿,则通过系列补偿调节,致使一个部位腰痛可随着病程延长而向上、下或对侧发展,出现多部位疼痛。
  患者常常无明显诱因而感慢性疼痛。腰痛以酸胀痛为主,休息可减轻,若长时间卧床休息又出现酸胀痛,经轻度活动又能减轻。但活动量过大时,又再次出现痛楚不适。这就是腰肌劳损的显著特点。所以患者多有腰部劳损史或急性腰扭伤,如未彻底治疗会转为慢性腰痛。
  腰椎畸形者也易发生腰肌劳损,患者腰部僵硬、酸痛,可向臀部或下肢弥射,晨起症状较剧,轻微活动多无异常,按压、叩击腰部反觉舒适,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嵴后部或腰椎模突部。
  中医认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可造成组织劳损,或有筋膜松弛,或有瘀血凝滞,或有细微损裂,以致腰痛缠绵难愈。
  棘上韧带劳损
  棘上韧带是附着在从枕骨隆突到第5腰椎棘突之间的韧带。颈段项韧带较宽厚,胸段韧带较细,腰椎韧带又增宽,从解剖生理特点看,胸段棘上韧带容易发病,腰5至骶1无棘上韧带,因此棘间韧带损伤机会最大。棘上韧带慢性损伤可出现疼痛,主要表现为腰痛长期不愈,以弯腰动作时较为明显,让患者做过伸体位时挤压病变棘上韧带出现疼痛,压痛点处的棘突及棘突间棘上韧带应有损伤。
  滑囊炎
  滑囊是位于人体内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的一种缓冲结构,其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层为滑膜,平时囊内有少量滑液,长期、持久、反复、集中和力量过大的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常发部位和病变有膝关节的髌前滑囊炎、坐骨结节滑囊炎、拇趾滑囊炎及?窝、下颌关节等。常常可看到患者关节或骨突出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包块,增长缓慢,局部压痛,肿物边缘清楚,有波动感,皮肤表面无炎性表现,包块增大时伴有疼痛剧烈、有囊性感,诊断不难。
  狭窄性腱鞘炎
  一般起病缓慢,患指僵硬、疼痛、活动后消失,且逐渐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患指屈曲僵硬不能活动,伸屈指时出现移动性结节。
  腱鞘的作用是将跨越关节处的肌腱约束在骨膜上,防止肌腱滑移和错位。当肌腱在坚硬的腱鞘边缘长期过度用力摩擦后,导致肌腱和腱鞘发生损伤性炎症,使腱鞘缺乏弹性,增生、水肿的腱鞘长压肌腱称为腱鞘炎。最常见的腱鞘炎发生于手指和腕部,手指屈肌腱鞘炎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
  腱鞘囊肿
  这是一种常常发生在经常做同一种体力工作的人群中的慢性疼痛病,多发生在手腕、足小关节和肌腱,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是关节附近的囊性肿块,由于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的囊性疝出。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也是发病因素,这个不难诊断,临床上也很常见。
  肌腱腱鞘附近出现包块、无疣、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相连,主要是包块基底部固定在关节和腱鞘上,囊内张力很大,有硬橡胶样实质样感觉,有波动感。
  西医主要采取抽液、局部加压包扎或手术切除。中医则采用按摩、针灸围刺,效果很好,但有时也易复发。
  肩关节周围炎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俗称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使关节内外粘连,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
  发病原因多因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外力承受能力减退,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对,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水肿、萎缩或粘连等。例如,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联合肌腱以及肱二头肌长短肌腱、滑囊等受损、水肿或粘连,多见于中老年人。
  疼痛首先出现在肩部某一处,与受伤时的动作姿势有关系,若不能控制与治疗,疼痛范围逐渐扩大,涉及肩周各个肌群、肌腱和滑囊,以夜间疼痛尤甚,致使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肩僵硬。肩周组织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明显受限。
  现代医学认为其自然病程1~2年有的能自愈,但若不配合功能练习,即使自愈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气血渐亏,加之肩部长期劳损、外伤或肩部露卧当风,感受风寒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症。故风寒湿邪侵袭、劳损为其外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为其内因。
  中医治疗此病的方法很多,如中药、推拿、针灸等。尤以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根据患者的病症辨证取穴,例如,招手时痛,主要是大肠经取穴;手外展抬时痛主要是三焦经取穴;手后背时痛主要取小肠经穴位,若整个肩周全痛,则三条经穴全取即可。一般半个月左右可治愈,有时可口服一些止痛药,效果也很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这是作者在临床上治疗腰痛较多的一种,其主要原因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上以腰4-5,腰与骶1发病率最高,有资料显示为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
  腰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50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约5∶1左右,患者多有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前次发病常是在半弯腰劳动或突然扭腰动作中。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
  其实坐骨神经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多见,发病率达97%左右。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放射痛,约60%的患者在喷嚏或咳嗽时由于增加腰压而使疼痛加剧。另有不足5%的患者可发生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股神经痛。
  如果神经受压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出,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排便、排尿障碍,按压感觉异常,患者一般前来就诊时,几乎都有家人或同事挽扶,让患者自己站立或趴位时,则表现为腰椎侧突,这就是患者为减轻疼痛的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具有辅助性诊断价值。另外腰部活动受限,几乎全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其中以前屈受限最为明显。
  近90%的患者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点,有时压着压痛点时,沿坐骨神经呈放射痛,检查患者做直腿抬高试验时,患者常常抬到60? 以内就出现坐骨神经痛。
  西医称为直腿抬高阳性,当让患者做直腿抬高出现阳性高度时,医生辅助患肢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这一点是中医也应掌握的西医便捷诊断方法,特别是在没有条件做CT或核磁共振时,掌握这些简便的诊断方法很重要。这也证明了中医也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应积极借鉴西医方法。
  另外,还有80%的患者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拇趾背伸力减弱,这也是很有使用价值的经验。
  所以,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仅表现为腰痛,后期又有腰腿痛,易与多数可以起腰痛、腿痛及少数可同时腰腿痛的其他病变混淆。应注意与腰肌劳损和棘上、棘间韧带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及脊柱滑膜等疾病相鉴别,当病人有神经症状时,还要与神经根及马尾肿瘤、椎管狭窄症、犁状肌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总之如有条件做核磁共振检查,既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又可做很明确的鉴别诊断。
  可以这样说,85%左右的椎间盘突出都可以用中医治愈或明显缓解,相当一部分患者经过1~2次针灸治疗,疼痛减轻很明显,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但针灸也绝对不是万能的!也有其短处,特别是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行髓核摘除术或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管狭窄症针灸治疗探索


  在这里强调一下,腰椎管狭窄症针灸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能起到缓解作用而已。究其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即任何原因所导致的腰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狭窄而引起的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综合征,分为发育性椎管狭窄、退变性椎管狭窄及混合性椎管狭窄,在没有做核磁检查之前,他的直腿抬高试验是阴性的,这一点很重要,据此就可以很简单地做出暂时性判断,准确度还挺高,作者在临床上经常用。
  另外,此病还能引起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直立或行走时,下肢逐渐出现疼痛麻木、沉重感,并进行性加重,下蹲休息片刻,上述症状消失,并能继续行走,间歇行走十米至几百米,又出现疼痛麻木,循环反复,越来越重。但是骑自行车一般不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这种病以下腰痛比较明显,出现间歇跛行,主要是因为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压迫引起。这类患者不易医治。
  还有一种骨关节病,十分常见,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特别是市场上针对老年的保健品铺天盖地,很难让正常人不眼花缭乱......此病的基本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关节病。
  原发性骨关节病是指人体关节常年应力不均而发生退行性变的骨关节病;继发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创伤、畸形和疾病所造成软骨的损害,导致日后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开始时属钝性疼痛,以后逐渐加重。因关节的活动而产生的间隙性摩擦疼痛,疼痛往往与气候有关,每当要变天,疼痛就开始或加重。疼痛程度并不一定与骨病变表现一致,有时骨质增生很严重,但疼痛不明显,这与每个人的痛阈有关。
  但损伤可加重原来的疼痛。患者往往有关节肿胀,有中度渗液、肌萎缩,不论主动还是被动活动时,关节都有吱吱声,并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有的老年病人同时伴有远侧关节增粗。X光检查有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有硬化和囊性变,后期可出现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边缘有骨质增生等。
  作者在临床上治疗过很多这类患者,70%左右效果还是很好的,其余20%左右的患者中有15%左右有缓解作用,而剩下的10%左右,行手术关节置换治疗。
  作者一般取大杼、鹤顶、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委中等穴,效果很显著,有的3次以后就可以去掉拐杖走路,关节肿胀明显减轻,效果显著。有时加服迈之灵,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医者在诊疗的过程当中应叮嘱慢性疼痛病患者,对患病关节加以保护,勿再损伤或活动过度。疼痛严重时应休息,劳逸结合,若身体过胖应适当减肥。由于人体关节长期受力不均,所以应注意保持人体正常的姿势,改变关节负重力线,减少关节的异常受力,可以预防骨关节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对关节的保护,反复多次的关节外伤,易导致骨关节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狄忠,姜硕,梁兆晖,符文彬.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问题及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2]汪玉良,王正礼.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11期.
  

作者简介:


  许天兴,驻京某部副主任医师、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特聘专家,兼任解放军中医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针灸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30余年。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在《中国针灸》《医学争鸣》《亚太传统医药》《上海针灸》等军地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脉动的中医》。制作《强身健身 提高战斗力》、《中医养生之穴位按揉》和《非药物疗法之针灸疗法》3张训练、保健等宣传图片,图文并茂,易学、易懂、易操作、易推广,已在几个单位试用,两年来取得较显著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曾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3次获全军优秀技术人才三类补贴;还获学雷锋银质奖章,多次获优秀党员等称号。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