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10
——记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衣新发
□ 王 辉
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但是,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离不开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创新为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创新教育的有效支撑。因此,要想全面提高国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就要从创新教育入手。
近年来,“应试教育”因扼杀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创新素养而饱受诟病。在基础教育系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开展“创新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多年来,从德国到中国,又远渡重洋、负笈美国,最后西迁至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授衣新发一路播撒创新教育的火种,带动了诸多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投入创新教育的事业,进而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学子。
西迁路远 难阻热血
严谨整洁,资料云集,与其他老师比起来,衣新发的办公室并没有什么特别。非要说特别的话,大概要属贴在办公室醒目位置的3张小纸条。这些小纸条分别贴在电脑旁、灯的开关旁、书柜上,上面写着几个铿锵有力的字:“提升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据衣新发回忆,这是他刚到陕西的时候,为了督促自己不忘初心,时刻牢记推广创新教育的使命而写。一晃,已是许多年过去了。
衣新发与创新教育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学生时期。那是2002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师从林崇德教授,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那一年,恰逢我国互联网发展极快,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91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而在这快速发展的态势背后,衣新发注意到,网络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成瘾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二年,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之后,衣新发写了一篇关于网络成瘾的综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引用。时至今日,当衣新发主编一套覆盖小学到高中基础教育全学段心理健康教材的时候,他仍然对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及如何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互联网素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随后,导师林教授领衔申报有关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全国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衣新发在收集资料、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对这个领域了解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一个研究人积极阳光心态的领域,致力于探索如何让广大儿童青少年越来越有想象力,越来越有创意。”衣新发说。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并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全额资助,前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科学与心理学学院读博。他推动了中德大学生艺术创造力相关主题的首项跨文化研究,并刻画了创造力的发展受到文化影响的路径,还提出了“创造力的文化金字塔模型”。由于成果突出,仅用了21个月,衣新发就在德国拿到博士学位。
2008年9月,博士毕业的他来到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当时,清华大学刚刚恢复心理学系,衣新发与蔡曙山教授、彭凯平教授等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很快,他从原铁道部拿下了清华心理学复系后的第一个纵向科研项目——研究中国铁路司乘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项目中,他创造性地将员工帮助计划(EAP)模式引入铁路系统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中。除了进行基础研究之外,他还很关心心理学的实际应用问题。他拿下的第一个横向项目就是与江苏昆山的前景教育集团进行合作,目的在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培养该集团旗下学校教师的创新教育教学能力。随后,他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申请到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来研究一般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衣新发还在很多中小学、企业,乃至北海舰队总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做创造力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培训,对于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做出了诸多探索。
紧接着,他得知陕西师范大学正在建设一个“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并积极筹建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力图培养教师(包括在职教师和公费师范生、教育学硕士)学会创造性教学,从而使他们未来在课堂上能够胜任创新型教育。听到这个消息,衣新发激动不已:他深知,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如果让师范生们在学校中受到创新教育的熏染与专门培养,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就可能带动千千万万的学生去创新。于是,博士后出站的他,婉拒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留校任教的邀请,从东向西,千里迢迢,奔赴西安,播撒创新教育的火种,为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教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以点带面 辐射全国
自2010年9月10日加入陕西师范大学以来,衣新发已经在西部地区扎根8年。迥异于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气候与饮食一度令他难以适应,但对创新教育的热爱让他咬牙坚持了下来。8年来,他不畏艰难,穿梭于荒凉的戈壁滩,奔走于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最需要优质教育的西部地区探究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奥秘。
怀着一腔对创新教育的热情,没过多久,衣新发就加入了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组织的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该项目致力于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所高校的优秀师资力量来提升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质量。那时,他常常需要去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那里有8个区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本着精准扶贫、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理念,他连续3年公益性地去往当地20所小学推广学思维活动课程,足迹遍布各县市和乡村。具体而言,就是在20所小学的每所小学中选择4名骨干教师,再对这80名教师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在课堂教学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塑造创造性人格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培训的成果,我们设计了系统的3年培训课程,并将理论研习、课例解析、情境模拟、经验分享、教学反思、行为反馈有机结合。”衣新发自豪道,“后来,我去这8个区县的项目学校做观摩指导时,看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所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真切地认识到了西部地区有多么地需要创新教育!”
为了持续提高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和文化强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人才,2017年衣新发申报并获批了“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特征、基因和环境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追踪研究”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该项目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社会和政府的需要,注重对与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实际的教育问题进行追踪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项目组致力于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执行者提供可操作的办法,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基于实证的数据支撑,为国家少数民族教育制度设计者提供经过科学影响评估方法验证的、可推广的有效策略。
十几年来,衣新发的目光都聚焦在“创造力”上。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他与合作导师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六种心智模型”,相关论文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该模型支撑了后续的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开展;以该模型为理论基础的陕西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创新探索实践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事实上,创造力并不是什么稀罕物,甚至可以说,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不分贫穷贵贱,每个人都拥有这份天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创造力却可能在逐年减退。“我们项目组曾经做过调查,随着1至8年级学生学习负担的逐年加重,其创造性人格却逐年降低。”衣新发对此忧心不已。基于这一数据基础,他在组织开展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减负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陕西省中学阶段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等项目时,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从改变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教师的评价体系、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开设创新素质培养的课程、改变学生的评价方式、创造性地设计学生的作业5个方面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成果也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2012年8月,《光明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为衣新发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努力加油鼓劲。
随后,衣新发先后去往西安城区、宝鸡市凤翔县、陕北榆林市的众多学校,希望将这一成果扩散出去,从而使更多学生受益。2012年,衣新发在教育部主管的《基础教育参考》上组织发表了两期的封面专题文章,一为《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一为《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得到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很快,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山东省聊城市、陕西省铜川市和深圳市福田区的老师纷纷前来取经,另有几个地区的教育局长、校长辗转接洽,希望衣新发能够帮助他们开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创新素质培养的工作。就这样,衣新发奔波于多所中小学之中,开展教师培训,推动创新课程的开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善校园文化,渐渐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影响作用。之后,衣新发全程参加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认定筹备工作,这个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教育类的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的目的是整合6所部属师范大学、科大讯飞集团、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国教科院的力量实现对全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进行周期性的监测。衣新发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的副主任,在全国学术创新素养的监测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
不仅在国内,衣新发的创新教育火种还播到了国外。2013年,在慕尼黑的应用管理大学访学期间,他曾经给德国大学生开设了文化与创造力专题课程;2015—2016年,在前往美国进修时,他受邀在康涅狄格州的Goodwin小学授课并开展交流活动,还受邀参加了由著名创造力心理学家约瑟夫·兰祖利(Joseph S. Renzulli)所组织的年度英才教育与创新教育盛会。该年会已有30余年的历史,期间全美各地的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齐聚康涅狄格大学,进行为期10天的分享交流,并且接受新的培训。在会上,衣新发介绍了他在中国开展的创新教育实践,与美国同行建立了紧密联系。2018年10月,他又前往德国、荷兰、法国,与这3个国家的创造力研究团队建立了紧密联系。
欧美国家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无疑给了衣新发很大的启发。2016年回国后,他也组织了一系列有关提高中国学生创造力的会议。首先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儿童青少年创新素养监测与提升高峰论坛,紧接着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了第四届文化、教育与创造力论坛,该论坛是他于2010年1月在清华大学创立的。这两个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创新教育方面的重量级学者出席并作报告,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教育的国际合作。在他的倡议下,恩贝克特国际教育创新联盟得以成立。该联盟聚合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四大领域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希望能够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中从事创新工作的人员整合起来,发挥出合力。“我把这个叫作‘1004计划’。”衣新发说。为了完成这一计划,他辗转世界各地,在美国、欧洲、中国的学校中各选择一百所示范性的创新学校,并邀请一百位四大领域的创新教育专家,让这些机构、专家经常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碰撞,不断地形成创新教育的共同体,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创新教育的提升。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在研究“创造力”的这些年中,衣新发时常思考,意识的起源堪称人类未解之谜,而创造力的产生及发展机制更是谜中之谜。如果能够弄清先天条件在创造力发展中的作用,就能更好地去实施后天的教育。为了解开谜题,历史上各国创造力的研究者如欧洲的高尔顿、弗洛伊德和维特海默,更近的来自美国的斯滕伯格、阿马拜尔和西蒙顿等都尝试了不同的方法和取向。事实上,每一次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带来了人们对创造力的更深刻理解。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有研究者将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创造力的研究之中,使人们看到了理解创造力遗传基础的更多曙光。这个方向可以定义为创造力基因组学,也就是通过创造力心理学和基因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创造力的基因基础。
由于创造力基因组学是新兴交叉学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创造力心理学与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的融合。衣新发介绍道:“当前通行的方法是通过创造力的测量工具测得被试者在不同领域(如一般创造力、音乐创造力等)创新能力上的得分,同时使用基因组学的方法,通过被试的部分组织(如口腔细胞或血液)来分析其全基因组或特定神经递质系统的基因,进而分析创造力行为数据与基因数据的关系。”
创造力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除了先天的因素,后天的环境其实影响更大。在人的成长环境中,哪些因素可能会造就高创造性?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衣新发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历史长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许多人取得了极具创造性的成就。“我们从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高创造性的人入手,采用创造力研究经典的历史测量学方法,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国古代杰出创造者的创造性。我带的研究生们目前已经研究了唐宋、明清各朝代最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造性成就及其影响因素,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成长逆境和移民迁徙对中国古代杰出文学家的创造力的正向影响非常大。举例来说,有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的‘三吏三别’正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才得以作出,而苏东坡则常在被贬谪之时作出千古名篇。”可以说,这样的研究不仅为当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也可以用科学的证据来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自信。
小到基因分析,大到历史名人的梳理,衣新发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各个层面去研究创新和创造力,其所有研究成果都服务于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个大战略。他对于“创新属于少数人”的说法不以为然,而坚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用创造力的4C理论进一步说明其科学性所在。在衣新发看来,哪怕只是小学生另辟蹊径做了一道题,用了跟老师讲的例题不一样的解法,亦或在记笔记的时候非常规地使用了本子,实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创新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给全国各地的骨干老师做创新教育的培训工作,衣新发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和实地调查,根据研究结果来不断优化、调整授课细节。他曾经牵头做了关于全国七大行政区儿童青少年创新素养的调研,并将项目命名为“中国少年创新计划”。他是这样定义的:“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想在后面加一句,少年创新则国创新。”
有时候,衣新发会偷偷算一笔账:“我目前一个学期大约能给180名师范生开设创新教育类课程,这180个人将来毕业了,如果每个人带2个班,一个班50人,那这180人就能带180×100人。保守估计,每个人工作30年,按初高中3年一届来算,可以带10届学生,算下来就是180×100×10。这还只是我一个学期带的学生的能量,我至少工作30年,有60个学期可以教学生......”算着算着,衣新发的双眼越来越亮。他相信,只要把创新的火种播撒在更多师范生的心中,总有一天,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