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张亚勤:穿越“黑洞”引领AI时代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10

  □ 李咏祁  吴 彪  刘 佳
 

 

 
  “当年我在科大,什么都好奇,满头大汗挤到前排,坐在地上,离他和Jane不到1米。他讲的黑洞对我也是‘黑洞’,他激起我对科学的兴趣和真理的追求......第二次见面是2002年,第三次(是)一年前谈AI。一代伟人,跨越时空,穿越黑洞,与宇宙同在,天地同行。”
  今年3月14日,百度总裁张亚勤发了这样一条引人唏嘘的微博。那一天,引领世界基础物理学大半个世纪的科学家霍金去世。
  40年前,受益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12岁的张亚勤成为1978年高考中最年轻的大学生;40年后,作为海归科学家领军人物,他正引领着百度在AI的探索中穿越一个又一个“黑洞”。
  百度智能云、Apollo平台、百度教育......在张亚勤构想的未来版图中,AI的应用将是新的时代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它将改变现在的一切。他说,科技的创新已经助力中国迈向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的爆发将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科学家”梦想


  1985年4月,霍金第一次来到中国,访问了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发表了演讲“时间为什么总是向前”。彼时,19岁的张亚勤正在中科大就读研究生。霍金到中科大讲黑洞理论,是仍年少的他与这一位科学家、世界物理大师的第一次交集。
  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张亚勤当时满头大汗地挤到报告厅的前排,坐在地上,与霍金距离不到1米。他后来回忆,霍金讲的黑洞理论对于那时的他而言,也是“黑洞”,但却进一步激起了他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追求真理的执念。
  实际上,1966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的张亚勤,从小就崭露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天分,3岁识字,5岁上学,11岁就跳级上到了初三。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亚勤取得母亲的支持,在7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每天用20个小时进行学习,成功考进了中科大少年班,成为当时中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也让无数人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那个崇尚知识改变世界的时代,当一名科学家,奉献报国,是无数人毕生的追求。在那个时候,中科大背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扛起中国科技发展的大旗,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
  张亚勤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牛顿、霍金那样的科学家。中科大硕士毕业后,他前往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皮克·霍兹的学生。
  1989年,张亚勤递交的博士论文被评为满分,这也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史上唯一的满分博士论文。与此同时,他开始在电子工程学界崭露头角,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而且都是该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课题。
  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到美国著名的GTE实验室、Sarnoff(SRI)公司做研究工作,并担任Sarnoff(SRI)公司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字视频传输和通讯研究领域的研究,迅速成为这个行业出类拔萃的专家之一。他在该领域共发表了560多篇学术论文,撰写了11本专著,在视频压缩、交互式电视、多媒体通讯、可视电话等方面取得了60多项美国专利。他发明的多项图像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被国际标准采用,广泛地应用于高清电视、互联网视频、多媒体检索、移动视频、和图像数据库领域。
  鉴于他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1997年,年仅31岁的他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这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的最高荣誉,而张亚勤是该学会成立110年来最年轻的院士。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专门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美国IEEE院士瑞曼德和张亚勤的博士生导师皮克·霍兹则称他为“全世界的财富”。
  1999年,仍在美国的张亚勤接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电话。李开复邀请他回国,共同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尽管在美国电子工程科学界已经成长为不可忽略的存在,但张亚勤仍毅然决定回国,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和副院长。
  近20年后,回想自己当年的决定时,张亚勤是这样阐述的,“中国是我的根,是我的家”,是他的“主场”所在。
  张亚勤的回国,引起了美国华人科学家圈子的巨大震动。他相继吸引了张宏江、朱文武等海外华人科学家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带动了一大批海外科学家回国就业、创业。无论是张亚勤还是与他一起回国的这批海外科学家,在未来20年的中国创新创业史中,都留下了浓重的印记。
  那时候的张亚勤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微软一干就是16年。从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从调回微软总部出任全球副总裁,到再次回国担任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董事长......
  2002年,张亚勤在北京再次见到了霍金,后者二次访华,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作了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演讲。同样的距离,不同的是,当年的大学生已经成长为一名同样在全球有着影响力的科学家,以及微软雄霸一方的研发巨擘。
  

发力ABC智能云


  2014年,张亚勤离开微软加盟百度,他曾感慨地说:“我用了16年的时间,完成了加入微软时对公司的承诺,既然当初使命已达成,我想也应该是我开始新探索的时候了。”
  这也被外界解读为“PC互联网时代的结束”,更让人翘首以待的是,张亚勤会给百度带来怎样的变化。
  张亚勤开始的新探索,正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事实上,在2014年,百度尽管“百花齐放”,旗下有着诸多业务,却缺乏一个平台可以整合旗下所有产品,生态链还较为脆弱。百度必须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大脑”和平台,这将深刻影响着百度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必须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弯道超车”。
  早在2006年,作为微软Azure智能云团队的核心领导成员,张亚勤就意识到了云计算发展战略的重要性。2007年,他相继发表了“云计算三部曲”系列文章,是最早在我国提出云计算理念的科学家之一。为促进我国云计算的发展,他曾积极呼吁政府尽快制定自己的云计算发展战略。2010年“两会”期间,作为第11届全国政协海外特邀代表,张亚勤提交了“应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的提案,得到了国家领导和相关部委的重视。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张亚勤意识到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组成的“ABC”将成为未来一个时代的主题。
  2016年,在百度云智峰会上,张亚勤提出了智能云ABC(AI + Big Data + Cloud)的理念。他认为,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ABC”将深度结合并改造传统行业,真正地提升每一个企业的运营效率,释放商业潜能,创造全新机遇。在这次峰会上,百度云也发布了“天智”人工智能平台,成为继“天算”、“天像”和“天工”后的第四大平台级解决方案,至此,百度云实现了人工智能、智能大数据、智能多媒体和智能物联网全方位的智能平台服务。
  2017年,张亚勤在百度云智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人工智能算法、万物互联、超强计算推动云计算发生质变,进入以ABC融合为标志的Cloud 2.0时代。他提出的百度云ABC差异化战略也获得了行业客户的充分认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百度云2017年的客户数是2016年的11倍、同比增长10倍,流量是2016年的8倍,收入是2016年的4倍。
  2018年,张亚勤将Cloud 2.0进一步总结为3个特征:物理世界数字化、AI as a Service和新型体系架构。在他的推动下,百度云发布了ABC 3.0,并针对农业、制造业、客服等细分场景,推出“云农、云制、云服”三类产业赋能平台;以及国内首个一站式AI开发平台Infinite等产品。百度云用户数也进一步增加3倍,收入增加4倍,流量增加5倍。
  以ABC为指导,张亚勤领导百度研发了大规模智能云计算平台,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CPU、GPU、FPGA深度学习异构计算机群,研发了我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目前该集群支持超过1000PB的数据存储和超过100PB的日数据处理量,有效支撑了拥有万亿级别参数、千亿样本的世界最大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运算。
  如今,百度云已经形成了“ABC”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并在云计算领域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其中,“百度大脑”的支持,成为百度云最独特、最重要的优势。“百度大脑是百度云的核心引擎,而百度云是百度大脑的云化,为前者提供了神经元和数据训练源。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百度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2017年,在西雅图召开的极客奇才峰会(Geek Wire Summit)上,百度正式宣布在西雅图设立研发中心,主攻人工智能与云技术的研发,而西雅图正好是张亚勤工作16年的微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在开幕晚会上,张亚勤抛出了他对人工智能(AI)的理解:“AI是我们这一时代最具变革性的力量,它将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
  2017年4月27日,张亚勤与霍金第三次会面,他们一起出现在北京举行的GMIC 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霍金通过视频演讲与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进行讨论,主题正是对AI未来的看法。
  霍金提出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终结人类文明”,而张亚勤则认为,中国已经从PC互联网时代追随者的角色,成长为AI时代可能领先世界的角色。
  他说,百度未来一二十年的战略都押注在AI上,将公司所有的资源和技术都向AI倾斜。百度将以ABC智能云为平台,链接交通、医疗、教育、物流等相关行业。
  

推动自动驾驶


  2018年5月,张亚勤开始执掌百度自动驾驶团队。一年之前,百度发布了一项名为“Apollo”的新计划,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之所以将这个计划命名为“Apollo”,就是借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意指具备开创性,又需要汇聚众多参与者的力量,能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超级工程。
  事实上,早在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时,张亚勤就曾经主管微软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在全球的开发业务,并在任期内发布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5.0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 5.0/6.0,使得微软在2007年之前领导全球嵌入式、汽车和PDA市场。
  这一经验,也让张亚勤对基于人工智能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的研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执掌百度自动驾驶团队之后,张亚勤带领大家迅速实现了Apollo自动驾驶平台从2.5到3.0的升级,跨越了量产落地鸿沟,开发了业界第一个开源量产低速园区自动驾驶方案,拓展了自动接驳小巴、自主泊车、无人作业小车等多个场景,并推出了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而在今年11月1日,在百度世界2018大会主论坛上,张亚勤与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共同宣布,双方将在未来数年内以量产为目标,共同定义、设计、研发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L4级乘用车。
  如今,Apollo的数百辆无人车队在中美持续路测,已跑出了85%的路况场景,Apollo的汽车信息安全实验室已主攻了10多个智能驾驶信息安全方向。包括戴姆勒、福特、沃尔沃、英伟达、英特尔、微软、比亚迪、北汽、奇瑞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军巨头在内的超过133家合作伙伴已加入Apollo生态。Apollo当前也已申请超过500项专利,平均每天都有新专利诞生。
  在2018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pollo平台入选 “世界互联网领先成果”。
  智能汽车在城市中自由安全的行驶,还要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百度推出了AI城市“ACE王牌计划”,即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City。
  张亚勤对“ACE王牌计划”谈了自己的理解。他称,未来无人汽车的真正落地、全面推广,需要车与路的协同。车路协同技术一旦完善,就像是让自动驾驶车辆行走在数据构成的无形铁轨上。千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跑在千百条智能的路上,将孕育出完全不同的应用模式,甚至改变城市的面貌,改变人、车与城市间的关系。以AI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将重构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逻辑。百度的“ACE王牌计划”就是要实现未来的“智能城市”,提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到智能城市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与雄安的合作,为百度ACE王牌计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11月2日,百度Apollo第二届理事会在雄安召开,包括雄安新区管委会领导以及博世中国、大陆电子、戴姆勒、福特、英伟达、奇瑞、宝马、大众、北汽、一汽、厦门金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产业巨头共同出席并就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在会议上,张亚勤表示:“百度会与各界共同努力,将雄安打造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城市标杆。Apollo雄安理事会将会通过前瞻性的问题研究,以各方力量支持创新和开创性探索。研究面向智能交通和未来城市各领域的规范和标准,共同推动全球自动驾驶和未来城市的大发展。”
  

关注AI教育与AI人才


  2018年9月,在中科大60周年校庆时,张亚勤回到合肥,参加了校庆活动。时隔40年的回归,他还带着一项“百度教育大脑”和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的最新成果,与合肥市政府签约落地。
  这一项目,是百度“AI+教育”产生的百度教育平台。在张亚勤看来,中科大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而智能化的“百度教育大脑”将可以打造出更多的“中科大”,探路智能教育的未来。
  他说,“AI+教育”正在促使教学流程经历数字化转型,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效,当下的教育正呈现三大趋势:数字化、全球化和智能化。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基于百度云技术的百度教育平台月活跃用户已达到7亿,其中付费会员达到1000万。全国9.2万名认证优秀教师在百度教育开放平台贡献优质内容,其中活跃教师用户达到200~300万。同时,“百度教育大脑”已聚合了2亿多文档、20多万部正版图书、超过5万套有声读物、800多万优质音频、4700万优质教学资源和上千万新课标挂载学科资源。
  张亚勤认为,“AI+教育”,将会让教育产业发展大大加速,就好比蔡伦改造纸张和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多媒体视音频技术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方式、互联网爆炸拓展了知识传播的边界那样,人工智能也必将会开启一个新的教育时代,一个知识传播效率不断提升的时代。
  事实上,张亚勤关注国内的教育从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时就开始了,2002年,他发起了微软与教育部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长城计划,如今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0多万名。教育部于2003年向张亚勤颁发了“中国教育特殊贡献奖”,以此表彰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对教育的重视,也意味着对人才的渴求。张亚勤深知“教育等于未来”,也深知AI时代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2018年4月26日,在2018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AI战略与人才”的圆桌论坛上,张亚勤谈到,他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分为3种:研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资源,产品人才会由产业本身培养出来,而实用人才则需要通过学校和市场共同努力培养。面向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在他的主导下,百度云成立了云智学院,面向工程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计划3年内为中国打造十万人的AI人才队伍。
  “保持学习的态度,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会让你迈出正确的一步。”张亚勤说,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在学习,人才更不能停止学习。
  

担当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致力于为微软、百度打造核心技术体系的同时,张亚勤也在积极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的新技术、新理念交流。
  1997年,还在美国从事数字视频研究工作的张亚勤作为ISO/MPEG委员会的轮值host举办了年度会议,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参加,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一次正式加入了ISO/MPEG委员会。有了张亚勤这一次的推动,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开始积极地活跃在世界视频标准的舞台上。
  在微软的16年,他不仅帮助微软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技术研究、孵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合作的团队,沉淀下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同时,也为中国培养出大批全球一流的科学家,张亚勤领导下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几乎成为后来中国互联网创业大潮和AI界的黄埔军校。
  据不完全统计,从研究院出来的人才几乎覆盖所有中国最顶尖的互联网企业,有超过500名活跃在中国IT产业各大企业,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IT公司的CTO。在他领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期间,他还面向中国的科技初创企业成立了微软风投加速器,目前该加速器已经孵化超过200家人工智能、AR/VR、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公司,成为中国和全球重要的创新力量。
  在来到百度后,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推动百度走向世界,扩大中国科技的影响力。2015年,他代表百度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美国,作为中方15位CEO代表和美方15位CEO对话,参加中美CEO圆桌会议和中美互联网论坛。
  2016年,张亚勤当选为联合国计划发展总署(UNDP)企业董事会董事,推动百度与UNDP合作全球责任创新计划。2018年,他担任Apollo理事会理事长,领导百度与全球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2018年7月,他又当选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未来的交通”(Board of Stewards, Shaping the Future of Mobility)指导委员会委员,是唯一来自中国的委员。
  在他的推动下,百度在2018年还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员加入国际人工智能组织Partnership on AI,通过该组织,百度将与全球AI巨头一同致力于AI研发标准和全球性AI政策制定,让AI技术健康发展,造福更多人。
  张亚勤在科技上的贡献与探索,也为他在世界学术舞台上赢得了更高的地位。2017年10月,张亚勤当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ATSE)外籍院士,成为当年唯一入选的外籍院士。在他之前,获得这一殊荣的华人仅有3位。而因为他在美国华裔科学家中的极高声望,张亚勤还曾担任美国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的副主席,通过凝聚杰出华裔的优势、经验和资源,以“求同存异”为宗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
  
  
  
【人物志】
  
  张亚勤,1966年生,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ATSE)院士、IEEE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名誉院士。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发表500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11本专著。
  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担任总裁,负责云计算、自动驾驶、新兴业务以及百度的国际化发展。之前曾在微软公司工作16年,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移动全球副总裁等职务。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