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李建瑞:医者仁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本刊记者 李明明

 

  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辛勤耕耘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耳鼻喉科的发展建设上,他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们的信任,以和蔼可亲的形象践行着医者的良知。他就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头颈中心主任、耳鼻喉科主任李建瑞。
  李建瑞一直致力于耳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耳聋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GJB2基因232G→A突变。科研成果“间隙连接蛋白耳聋基因的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临床诊断的研究”获北京市朝阳区科学发展进步奖一等奖,他还对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激光治疗鼾症”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通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和临床实践李建瑞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耳鼻喉科专业技术。在垂杨柳医院先后开展了“乳突改良根治I期鼓室成形术”和 “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等一系列新业务和疑难手术。手术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使垂杨柳医院的耳鼻喉科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手术病人多,疑难病人多,表扬信多的“三多”现象,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三级甲等医院重点科室的水平。 他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朝阳区专业技术、管理拔尖人才,朝阳区宣传系统模范共产党员。
  在患者眼里,李建瑞心中装满了对病人的厚重深情。2008年10月2日凌晨,总值班打来电话,急诊科有一位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需要耳鼻喉科协助诊治。他披上衣服,顾不得穿好袜子,就冲出家门,直奔急诊室。当机立断在急诊科、外科的配合下仅五分钟就给患者做完了气管切开术,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事后,患者家属感激地说:“李主任只穿了一只袜子,非常着急的样子至今让我难忘,他真是德技双馨的好医生”。
  在同事眼里,李建瑞是个拼命三郎。多年来,他没有一天正点下班,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以院为家已成了多年的习惯。刚来垂杨柳医院时,他住在院里,可以随叫随到。周六、周日也和医生们一起值班,那两年他几乎承包了耳鼻喉科8小时以外的全部急诊,各种假期都用在了工作上,下班后还经常留院加班加点。仅2005年国庆长假他一个人就诊治了131名患者,大小手术做了42例。有时1个夜晚被叫三四次,第二天照常上班手术,有时连续几天都得不到好好休息。即使在脚骨骨折的情况下,也仅在家休息了两个半天就架着双拐去上班,甚至做手术。
  在后辈眼里,李建瑞是一位可以倾心相交的益友良师。他刚调入垂杨柳医院时,就把提高医疗质量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安排他们参加学术交流和各种培训达52人次。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曾在全国会议上多次进行交流。在出门诊、查房和手术时,他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传授给大家;他克服困难找来尸头标本,为科里的大夫用尸头讲解和示教耳鼻咽喉科解剖结构和手术,然后让每一个大夫在尸头上练习各种手术。他把这些演练的手术进行录像并进行点评。科里的医生说:从医这么多年都没有接受过这样行之有效的手术训练,即使是在三级甲等耳鼻咽喉专科医院也很难得到亲自动手的机会,真是太幸运了。
  此外,李建瑞还热心公益事业,每年的爱耳日和睡眠日,除带头在门诊和社区做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外,还在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在电视台和公交车的移动电视上讲解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预防和家庭自救等。他还经常到他的家乡内蒙古的多家医院去坐诊手术,为家乡人民服务,为那里培养高水平的耳鼻喉科医生。
  正因为有了像李建瑞这样一批白衣天使,对病人倾注一片真诚,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用大爱熔铸平凡的岗位,才让我们的生命绽放绚丽的色彩。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