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历军:沐曙光循大道 积跬步至千里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记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

本刊记者  黄雪霜  吴 彪  石丽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篇》
  一句古语饱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在专注执著的大智慧。
  如今,在中关村软件园内,有这样一家企业,有这样一个人,正将这一大智慧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在20年的时间里只做一件事的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公司”),而这个人,是该公司年轻有为的掌门人——历军。
  历军,1968年出生,从他33岁接过曙光公司掌印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他要以“别样”的方式带领他的团队立于日新月异的IT江湖之中。
  江湖险恶,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IT行业。在众多同类企业竞相拓展领域、延伸触角的时候,历军却带领着曙光,不紧不慢,不浮不躁地坚守在超级计算机这“一方水土”之中,他们致力于深挖细掘,乐在其中。也许正因如此,无论是曙光企业本身还是作为领军人物的历军,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其骨子里透着一股耐人寻味的厚重。
  
坚守“一方水土”
  
  不可否认,历军还很年轻。现年45岁的他长着一张意气风发的脸,如果不是了解其经历,很难相信他是已经执掌了曙光公司12年,且一手促成曙光公司实现大刀阔斧改革,并完成蜕变的资深掌门人。
  亦如多数“技术派”企业掌门人一样,历军的教育历程一路顶着“光环”,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百年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多年沐浴在这一良好环境下,历军养成了精干务实的品格,成为一名典型的清华人。
  “志向可以高远,但是心态一定要平和,姿态一定要低,未来的事要想,但是目前的事一定要做”是历军多年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体会。也正因如此,多年置身在重重浪潮之中,虽也曾面对过诸多诱惑,但他却依然顶住压力,一直默默地坚守在既挣不来大钱、又不能快速出名的计算机行业“国家队”中。
  大学毕业后,历军一直是服从“国家分配”的,先是进入北京无线电仪器厂应用技术部工作,同时兼任中科院半导体所“863”相关项目产品研发工作。期间,他与同事合作成功研制了BJMD852型出租车计价器,填补了当时国内市场空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历军在从业之初,就在这一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素质。1995年,历军调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发部工作,就是在这,他开启了自己的“曙光之缘”。在这期间,他开始从事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开发和系统调试工作,为曙光1000系统的后期产品化和正式交付用户做出了贡献。也正因为这段时间的出色工作,这位年轻后起之秀开始进入“曙光”视野。1996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召唤进入曙光公司,正式开始“书写”属于他的“曙光传奇”。
  从我国首台出口的产品化超级计算机——曙光1000A的顺利研发,到曙光天阔多款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推向市场;从机群服务器的研发到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和智能硬件监控系统的成功研制;从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硬件结构和监控系统的设计,直至研制成功曾位列全球TOP500第二位的每秒运算速度达千万亿次的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随着一个个奠定曙光在国内超级计算机领域王者地位技术产品的问世,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在不断的浴火历练中迅速脱颖而出。仅仅4年后,他即被曙光董事会任命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而在此之前,这个年轻人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属于技术领域的”,对管理,担当大任从来不感兴趣。而他的这次转折与他的恩师——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的大胆提携与信任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曙光公司的长远发展,李院士甚至下了死命令,犹豫很久的历军只好挑战自己。
  对于自己的恩师,历军始终怀有一份崇敬和感恩之心。曙光公司多年在技术方向上没有走偏,得益于李院士的高瞻远瞩。而师徒两人都很默契地选择了带领曙光固守超级计算机这“一方水土”的路。尤其是历军,血气方刚之时,能够沉稳踏实地将这一作风延续,与其多年经历和性格有很大关系。李院士当初坚定要委以重任,除了其出色的工作表现之外,或许正是看准了他这一内敛气质。
  12年,不知道是曙光的步调感染了历军,还是历军的作风带动了曙光,亦或者两者正好气息相同,两股交融在一起,使曙光完成了“坚守中的创新”,实现了“不变中的万变”。
  
不变中寻万变
  
  2001年,年仅33岁的历军正式担任曙光公司总裁。虽说是在“强压”下受命,但既然接下,就要全力以赴。改革是必然,但不可能全盘否定,如何在变革中“去糟粕存精华”成为历军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
  从历史传统看,曙光公司是一个标准意义的国有企业,当历军接过重任时,当时的曙光公司更像是一个研究所,不像是一个公司,管理机制比较传统。在历军的带领下,曙光开始稳扎稳打地推动公司的管理变革。先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同时划定事业部,开始矩阵式管理。紧随而来的是公司组织结构的搭建,在他的极力推动下,曙光迅速完成了全国24个平台的建设。此后连续三年保持60%以上的业绩增长,并且在2002年进入国内服务器三甲之列。 仅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历军就将一个曾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曙光公司完成了向规范的现代商业企业的转变。由此打响了他执掌帅印的“第一炮”!
  事实上,让世人对曙光,对历军刮目相看的还是其坚定奉行的“技工贸”的运营模式。正如诸多媒体所热议那样,曙光和联想公司就像是从中科院孕生出来的一对“孪生兄弟”,而相对联想公司奉行“贸工技”所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狂潮,曙光默默坚持走的这条路,显得很是“平淡”。
  对此,历军有着自己看法:“无论哪种模式,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对曙光来说,我们很明白,这么多年来,我们最擅长的就只是技术,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技术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生存资本,踏踏实实做好技术,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或许会有人说我们走的太慢,但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只有把脚下的路走好了,把属于自己的土地耕耘好了,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展,曙光要做一名’长跑运动员‘,要做一家百年企业,所以必然采用均匀发力的策略。”
  正因为对技术的一贯重视,历军任总裁期间,曙光公司致力于做大做强民族企业,在技术方面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成果: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了中国服务器历史上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龙腾服务器,它采用了全国产的“龙芯”CPU,这也是我国服务器史上的第一颗“中国芯”,填补了国产CPU服务器的空白。与此同时,曙光2000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曙光3000入选“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2003年,曙光4000L推出,并再次入选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2004年,曙光4000A推出,这一更快的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万亿次,入选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前十位。
  …………
  十几年间,曙光先后研发了TC2600、TC3600TC4600刀片服务器、曙光龙芯防火墙、龙芯服务器和Gridview机群管理软件等、曙光4000A、曙光5000A、“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等产品,其中“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在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中每秒系统峰值达三千万亿次(3PFlops),每秒实测Linpack值达1.271万亿次,星云系统的实测性能已经超过了当前世界排名第2的IBM Roadrunner(走鹃),位列世界第二,是世界上第3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曙光公司来说,对历军来说,技术就是他们手中掌握的“利器”,俗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他们相信“十年磨一剑”终有宝刀出鞘的一刻!而事实证明,这条路是符合曙光内涵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积淀,曙光坚持自主创新,除了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之外,历军带领他的团队又将研发的范围扩展至信息安全产品、存储、云计算等产品。“其实服务器也好,存储、云计算也好,都是围绕高性能计算机这个主业在发展,很多人都会诧异地问我,这么多年来,曙光好像都是在横向发展,我想说这就是我们的初衷,我们的战略很清晰,不是发散发展,而是在不断累积中发展,专注于我们熟悉的这片领域发展。”对曙光的发展方向,历军如是解释。
  “事之为功,专注为先,专攻为要,专一为径。持之以恒者,方能得人之所不得。”历军带领曙光公司走的这条路,恰集“专注、专攻、专一”为一体,在专的前提下,致力创新,自然收效显著。曙光也因为在技术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入选德勤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成为亚太地区成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企业。多次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奖、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曙光公司带领着中国IT企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技术创新之路。
  
专注中觅创新
  
  如果说技术是历军,是曙光本来就擅长做的强项,那么,“工”和“贸”就是曙光在起初成立时需要直面的问题。
  多年来,“重研发、轻市场”的传统造就了曙光技术一枝独秀,市场能力和业绩却平平的局面。历军上任之初,首要面临的就是这一大难题。为此,他大胆提出用三年时间做成“中国服务器第一品牌”的目标。
  对“贸”,历军有不同的解读:“在过去,中关村有很多IT企业,他们原本就有从事贸易的基础,‘贸’对他们来说是‘贸易’,但对我们曙光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我觉得‘贸’可以引申为对市场的运营和操纵,不是简单的买卖市场,而是怎么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这就不是我们特别擅长的领域了。”
  对从事不擅长的市场运营,历军坦言还是有压力的。“因为每个企业尽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有很多东西不是拿来就能直接用的。”为此,他不断学习、寻找着如何提高市场销量的方法。据了解,历军每周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经常走访曙光公司的大客户和经销商,和他们坐在一起,谈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实现多赢。
  2004年,为提升渠道经销商对64位计算产品的销售和服务能力,历军带领曙光公司一举打破原来的渠道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英雄计划”,这是一种全新的大区制的渠道模式,基于一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差异化支持”的指导思想建设而成。它将全国分成了八个大区和两个特区,各个大区又按照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大区内实行了A、B、C三种渠道模式,并实行奖罚分明的渠道支持政策。有业内人士评论:“历军这一具有非常诱惑力的渠道政策,对业界的杀伤力不可小视。”
  销售之外,历军还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和服务。多年来,曙光服务器已经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了可靠的高性能计算和信息网络服务。电力、石油、教育、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气象、军工、金融、电信等诸多重要的信息化领域都大量使用了曙光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市场依赖于用户,只有用户用得好,产品才有可能卖得出去。”历军强调。
  多年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在历军的带领下,曙光公司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曙光高性能计算机连续16年稳居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市场第一,拥有国产高性能70%以上的份额。与此同时,得益于作为本土企业对国内市场的了解,曙光的高低端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份额,缩小了与国外厂商的差距。未来在抢占国内计算机市场方面,历军表现出足够的底气:“曙光有四个sp ——服务器供应商,存储设备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未来5年,我们要做这四个领域的‘老大’。”相较于以前的低调,历军这一席话难能可贵地显示出霸气,而这底气正是源自于多年积累的勃发,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2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走进曙光公司位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生产基地,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调查研究。在实地考察及听取历军的介绍后,总书记称赞曙光公司走出了一条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路子,并希望曙光公司继续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成果产业化。
  曙光走科技产业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之快,历军指出了其最大的推动者:国家“863”计划以及中科院的推动和扶持,“吃水不忘挖井人”,正因如此,历军笃定要使曙光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民族企业。
  
同奋斗造好未来
  
  因出色的表现,历军多年来先后荣获“2003中国IT财富人物”、“10位最有价值的新生代企业家”之一、“2004十大品牌英才”、“2005年优秀企业家”、“2007年度全球青年领袖”、2003~2011连续九年获得“中国IT年度人物奖”等诸多荣誉。
  但作为一个企业的掌门人,历军在对自己人生不断地进行总结的同时,不忘去关注和思索自己团队应有的文化。多年累积,曙光公司组建了规模达20多位以 “博士”学历为主的核心研发团队。“他们都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干干净净,为人正派。曙光并非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留得住优秀人才,是因为大家都认同曙光的价值观,就是要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历军不反对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但更强调个人精神、理想对于一个有责任的民族企业的重要性。“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商人,我想说科技型企业下,我只能算是半个商人,我接受趋利,但坚决反对唯利是图。” 在历军的带领下,曙光公司不断丰富着属于他们自己特有的民族企业文化,而历军这样既关注技术研发与应用,又注重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双重角色,也使他成为中国IT产业中少有的“双重人物”。
  面对未来新一轮的转型挑战,历军和他的团队,一如既往地提早做足了准备。
  据历军介绍,2011年,曙光公司正式从“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近3年来,公司相继推出的云计算服务产品总计会超过10项,主要包括渲染计算云服务、地震资料处理云服务、高性能计算云服务、电子政务云服务、商业计算云服务、vCloud虚拟数据中心服务、协同办公云服务等。
  目前,曙光已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中、东北等地成功实现了“城市云”布局,筹建了成都、无锡、南京、包头等十个城市云计算中心,并计划未来几年内完成云计算战略的全国布局,为快速高效地提升区域经济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创新保障。
  一如既往地固守在超级计算机领域这“一方水土”,一如既往地“在不变中寻找万变”,拓展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的产业,一如既往的踏实、坚定。不一样的是积淀过后挡不住的雄心和壮志。这就是曙光公司,这就是历军。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