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17
——记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栗占国
□ 王 军
约访栗占国教授并不容易。几番周折,记者才在查房结束后见到了他。从国际风湿病联盟主席、亚太风湿病联盟主席、中华风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973首席科学家等头衔,可见栗占国在国内及国际风湿免疫学领域的声望,难免令人心怀敬畏。然而,初次接触之后,记者发现他和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反而是内敛含蓄、谈吐儒雅、学者风范。
厚积薄发,大医精诚
30多年前,国内的风湿病专业刚刚起步,青年医生栗占国不经意间闯进了这个令人们“谈虎色变”的疑难病领域。“新”和“难”,是栗占国刚步入领域时的感受。他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考上了著名风湿病学专家施桂英教授的研究生。从对患者的理解、身为医者的责任感,到对待临床的精益求精和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施桂英教授的做人品格、做事风格一直激励着他,直到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谈及此处,栗占国依然不无感慨。
1988年年底,栗占国的论文被选中到日本举行的SEAPAL(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抗风湿病联盟,即亚太风湿病联盟前身)年会上作报告。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切身感受到国内风湿病专业与国外的差距,也促使他坚定了去国外学习的决心。1989年,栗占国从20多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SEAPAL奖学金,开始了他的海外求学之旅。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到美国哈佛大学,从攻读博士到博士后研究,他学到了国外风湿病领域先进的临床、科研理念及经验,对国际前沿动态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98年年底,不负医院和学校两级领导的热忱邀请和嘱托,栗占国承担起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专业的任务。在他的引领下,这个团队从名不见经传到站在国际前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拥有100多位临床及研究人员,包括20多位教授/副教授的一流团队。
“专注于临床,时刻以患者的需求为己任;专精于学术,追求卓越、医教研齐头并进。”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曾如此评价栗占国,“他将一个团队带向新的彼岸,他与国内同道们一起使中国风湿病学走向世界。”
临床与学术并举,打造一流团队
作为国内最早创建的风湿免疫学科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及团队建设上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以全面发展、成绩卓著的态势蜚声国内外,先后获批风湿免疫领域第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重点学科、北京市风湿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亚太风湿病中心。
“临床学科首先要有坚实的临床、一流的队伍,使疑难重症患者及时得到诊治。但是,要站在国际前沿必须有学术引领。”栗占国的学科发展思路和策略清晰且坚定。10余年来,他锲而不舍,带领一支临床队伍致力于一流的前沿性研究。刚开始,团队成员鲜有科研经历,即使做了一些研究,也大多浅尝辄止。栗占国认为,要做出有意义的成果,必须开展具有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研究。对于临床专业而言,对既往不知道的病因机制有新的发现,有理论上的突破,叫创新;通过研究,能使疾病的诊断精准或提前,或发现了更好的治疗方法,同样是创新。前者推动理论前进,后者解决实际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聚焦风湿免疫病临床难题,栗占国团队以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切入点,并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三方面展开,进行了一系列前沿性研究。先后发现并证实了RA新的致病抗原及其机制,建立了SLE优化的治疗方法,还发现了自身抗原引起SS的新机制,并将这些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患者诊治,实现了临床与学术的同步发展。
迄今为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团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学术型学科团队。其中,25人具备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及副博导16名;有海外学习经历的22人;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的23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至少1项以上国家级项目的29人,其中5人分别牵头了国家或部级重点或重大项目。团队细分为SLE、RA、SS等11个专业组,每组有一位牵头人及明确的研究方向,临床和科研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现团队共有逾百项大小课题同步推进,其中不乏国家级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此外,多个成员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部领军人才”及“国家万人计划”等,形成了一个团队、一批人才在发展的势头。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栗占国及其所带领团队的成功是他们辛勤耕耘的结果。栗占国指出,“在医院做研究很难,需要付出的很多,需要团队中每个成员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确如此,临床工作这么忙,还要做好科研,整个风湿免疫团队成员多年来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栗占国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十分注意团队作用的发挥。他熟知每个人的优势、关心每个人的发展,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放在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位置,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培养出了一支能力过硬并居学术前沿的团队。
聚焦“疑难重症”, 探索新型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可出现多个脏器的受累,可危及生命,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常用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引起感染、股骨头坏死、肝损伤等毒性反应常见。栗占国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了SLE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2(IL-2)缺陷导致免疫失衡,并在国际上首次应用低剂量IL-2治疗SLE获得成功。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免疫治疗方案。
2018年9月,栗占国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了题为“低剂量IL-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的报告。一位著名风湿病专家在他发言结束后评价道:“精彩的报告!非常有前景的治疗药物,还不增加感染的风险,excellent(太好了)!”说完后鼓励听众为这个研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种场景在学术会议上并不常见。
近年来,团队还牵头研究了小剂量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CIST)及T细胞疫苗等治疗方案,为不同类型SLE患者提供了选择。最近,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首次报道了免疫分子遗传变异可导致自身免疫异常,该机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密切相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免疫领域的重要进展。
患者为先,疑难病中大学问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高致残现状,栗占国带领团队潜心于该病发病机制和免疫诊治方法的研究,牵头我国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及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性及实用性成果,包括国内多中心研究的早期RA(ERA)分类诊断标准、长程强化治疗(PRINT)方案等,成果发表后被欧洲和亚太风湿病联盟等国际学会或国家的诊治指南推荐。
2013年,国际著名杂志《免疫》发表了栗占国课题组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的研究,在RA患者中发现了前体滤泡辅助性T细胞(pTfh),并证明其致病作用。在国际学术界受到关注,被《免疫》推荐为“亮点”文章,被写入专著和教材,受到国际知名免疫学家的高度评价。
“针对临床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再将成果用于临床是我们研究的着眼点”,栗占国强调,“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要真正让患者受益”。
蜚声国际,推动中国风湿病学发展
凭借多年来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栗占国团队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和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业内前辈及同行建议他主办类风湿关节炎研究领域的国际会议,栗占国认为既能促进我国风湿学界和国际同行交流,又能助力我国风湿免疫病诊疗水平提升,这件事值得做。经过认真筹备,从2009年开始举办第一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IFRA),“聚焦进展、注重临床、共享规范”成为论坛的主题。之后两三年间,来自日本和瑞典的两位著名风湿病学者K.Yamamoto和L.Klareskog教授先后加入,成为论坛的共同组织者,并一起将IFRA打造为国际性盛会。如今,栗占国发起的IFRA已连续举办10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少国外学者是通过参加IFRA第一次来到中国,并成为国内同行的朋友。
然而,栗占国不止步于IFRA取得的成功。他在任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主席及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也是ILAR自1927年成立以来首位亚洲主席)期间,建立了多个国际性培训和国际合作项目。2013年在APLAR成员国理事会上亲自答辩,争取到2016年APLAR大会在中国的主办权,并组织我国与多个国家合办一系列学术会议,为我国风湿病学专业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语
“做医生要不负病人,做老师要不负学生”,栗占国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行事标准。
在身边人眼里,栗占国风度翩翩、自信坦荡、胸襟宽广、学者风范。他对学科热爱,对理想执着,带领团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每一个进步都留下了踏实的足印,步步清晰可见。他又总是心怀感恩,在半小时左右的采访过程中,言辞间总是不忘感谢支持他一路前行的师长和同事。
记者看到栗占国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不管何时,人们看到的他总是精力充沛。在他眼里,热爱生活和热爱工作二位一体,“快乐工作、淡雅生活”是我的生活准则,“不管多忙,都要坚持生活规律”。看着这位温文尔雅、成绩卓著的临床大家,记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相信栗占国及其团队将继续以“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大医精神,一路向前,再攀高峰。
专家简介:
栗占国,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北京市风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和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前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吴杨医药奖获得者,Clin Rheum和IJRD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和应用性成果。发表SCI论文240余篇,其中IF8.9分以上论文32篇,进入ESI排名1%高引论文。主编(译)专著16部,参编29部,获多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