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24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发兵50万大举进攻岭南的百越之地,但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久攻不下。于是,秦始皇命令史禄凿灵渠以通粮道。
灵渠,渠道以灵巧著称,得其名。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高度的科学内涵,是华夏民族的自豪。尤其在秦国实现岭南统一后,它作为水上枢纽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古代中原与岭南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距桂林市东北60公里的兴安县境内,有一条穿越南岭,沟通湘、漓二江,全长约37公里的古老运河,这就是著名的灵渠。
自秦开凿以来,它经千年不衰,推动了古代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进而奠定古代中国的基本版图;是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关节点,可以说没有灵渠就没有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合浦港的繁荣在历代进行过修整后,灵渠灌溉、分洪等水利功能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如南宋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郭沫若为灵渠填过一阙《满江红》,认为其“闸水陡门三十六,辟湘铧嘴二千丈。湘漓接,通汉壮。”评价它“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的确,它与长城同出自秦始皇时期,一北一南。前者阻隔了北方民族的南下掠夺,后者则促进了古代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疆域和人文融合。
灵渠史称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主要分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5个部分,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它本是战争的产物,却也因宏大的工程建造、旷古烁今的水上功能跻身世界水利建筑之列。
从工程构造来看,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等主体或附加建筑,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尽管它们兴建的时间前后不一,但紧密的关联性,让每一处工程“形散而神不散”,共同组成了一项伟大工程的整体。
——铧嘴
铧嘴筑于大小天平之前,位于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称?潭)拦河大坝的上游。由于前锐后钝,形似铧犁,故有此称呼。
它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从大小天平的衔接处向上游砌筑,锐角所指的方向与河主流方向相对,把河水劈分为二使其“三七分派”,三分由南渠而合于漓,七分由北渠而归于湘。早期的铧嘴在现存铧嘴30丈外的上游,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修渠时,由于它被淤积的砂石所淹,才不得不把其移建于现今的位置。现今的形状不是前锐后钝,而是一个一边长40米、另一边长38米,宽22.8米,高2.3米的斜方形平台。它的四周用长约1.7米、厚宽60厘米至1米左右的大块石灰岩砌成,末端的南边在新中国成立后还筑了长约30米的石堤。
——大小天平
接铧嘴下游的是拦河滚水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长344米;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长130米。大小天平衔接呈人字形(夹角108度),坝高2~2.4米,宽17~23米。
大小天平的建造目的是使汛期洪水能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而平时则保持约1.5米的渠水深度。小天平左端设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进水口;大天平右端设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进水口。两者坝体外部皆采用浆砌条石及鱼鳞石做了防护设计。条石砌成台阶状,顶面用石榫连接形成整体。中部块石近于直立砌筑,就是所谓的鱼鳞石,其厚度在0.7~1.3米。鱼鳞石下伏的砂卵石,上部为人工混黏土的砂卵石坝体,下部为原生沉积砂卵石。上下两部分很难分清。条石及鱼鳞石之间的胶结物,一部分为沙黏土及石灰,已风化松散;另一部分是掺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红色之胶结物,结构致密,抗风化力强,特别坚硬。
——南北二渠
灵渠水系由南北两渠组成。它是沟通湘江和漓江的通道,全长36.4千米,平均宽度10米,水深约1.5米。
其中,南渠全长33.15公里,可分为4段:第1段自南陡口起,经飞来石、泄水天平、马氏桥等,长3.15公里。渠线沿湘江左岸西行,大部分为半开挖的渠道。左侧沿石山或地面开挖,右侧为砌石渠堤,即通常所说的秦堤,内外坡均用条石砌筑,中间填土,开始一段砌石堤高5米,下临湘江。第2段自大湾陡口到漓江小支流始安水止,长0.95公里。这一段全线均为开挖的渠道,工程十分艰巨,穿过太史庙山处深挖约30米。第3段自始安水起,长6.25公里,是利用天然小河扩宽而成的,同时增加了渠道的弯曲段,以减缓坡降。第4段长22.8公里,从清水河汇合处到灵河口汇入大溶江的沿程有一些支流汇入,水势增大,河面宽阔。
北渠俗称湘江新道,开凿于湘江北岸宽阔的一级阶地上。它全长3.25公里,全部由人工开凿而成,大致与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畴间,其水位高过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大部分流入北渠,在高塘村与湘江故道相会。
——泄水天平与陡门
泄水天平分别位于南北二渠上,为大小天平的补充,用于大汛时的二次泄洪。南渠上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内水深超过泄水天平堰顶时,渠水即排入湘江。
南北渠道上还建有多个陡门。所谓陡门,就是古代的船闸,通过陡门的开启与封闭,调节水位,保证南来北往船只不受水位落差影响而顺利通行。作为建筑在灵渠的南北渠中的一种通航设施,它功能齐备,能够实现简便灵活的操作,只是比现代船闸建造简陋一些,可谓“世界船闸之父”。
——堰坝
堰坝是建筑在渠道里的一种拦河蓄水、引流灌田或积水推动筒车的设施。
现今能见到的堰坝有两种:一种是由石块砌成的半圆形堰坝,与石砌陡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塞陡用的是陡杠、陡筚,而塞堰用7块长约5米,宽约0.3米的扁平方木作为闸板开关。这种堰坝很少,南渠有2座。另一种堰坝多建在河面较宽的渠道中,自赵家堰以下共有32座。它的结构一般都用长木桩密排深钉,框架里堆砌鹅卵石,砌成高3~4米的斜面滚水堤坝。较简单的,不用大小框架,而是用竹篓囊石,横亘江面,再用长木桩排列竹篓两边,密密钉固。堰坝上开有堰门,以便船舶往来。门有大松木桩4条分别竖在两侧,每边的两条又用横木串连,并与其他框架相接,以便稳固。堰门宽4~5米,一般都用直径约0.3米,长5~6米的大松木做堰杠,用来关堰门。
内有乾坤,与时俱进
灵渠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不仅在于它穿越复杂地质结构的浩大工程量,还体现在其选址合理、设计精巧的建造想法。
说起灵渠水利建筑中的独具匠心之处,当地人认为那是它自带的“灵气”。
在没有任何系统的地理资料和精准的勘察技术的情况下,秦人想要开凿运河沟通湘漓两江实属不易。从地质勘探到工程选址、测量、设计、施工,古代劳动人民依靠智慧和汗水解决了海拔高低差、地质条件恶劣等诸多难题,足以令当代的建筑大家们惊叹不已。与此同时,形似铧犁的铧嘴、呈现人字形的大小天平等皆不是凭空筑成。不管是建筑选址也好,还是选材、外形设计也好,匠人们考量着它们的实际功用,或分流、或提高水位、或蓄水、或引流每一项小工程背后都有着不少门道。
与众多享誉世界的工程设计相比,灵渠毫不逊色之处还在于它同自然的和谐。即便过去千年,这项工程仍生生不息配合着时代的发展,集航运、灌溉、防洪等功能于一体。河段内附设的排灌设施,既有效实现排洪,又使农田旱涝保收,保障了上万亩农田的收成。
除了别具一格的设计、造福千秋的功用价值,灵渠的另一个宝贵之处在于对历史文明古迹的催生和延续。旧时,人们多喜傍水而居,人群的积聚不仅能带来区域的繁荣,还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灵渠自然是不遑多让。
——四贤祠
四贤祠位于距南陡下游约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筑,内有对灵渠有过贡献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半身塑像。
四贤祠又名灵济祠、灵济庙,始建于何时,史说不一。乾隆《兴安县志》记载:“元至正乙未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道光《兴安县志》也记载为元至正十五年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但元代人黄裳却在《灵济庙记》中称,乜儿吉尼建祠之时,原来已有四贤祠,只因原祠“庙貌简陋,不称神栖”,乜儿吉尼“撤敝为新,易卑以崇”,加以改建而已。四贤祠在明清两代曾被多次修葺,后因焚毁,于光绪十四年再建。二殿并列共6开间,宽24米、深11米,东西北3面砌墙,南面有雕花木门36扇,西殿前临灵渠有门楼,建筑面积共28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它因年久失修再次重建。新祠为五开间,上下2层,宽21米、深11米、高12.3米。院内增建了回廊、住房、售货厅及东西院门等,主体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民族形式。四贤祠内除保存有元明以来10余方石刻外,院内尚有大重阳树一株,树身横吞乾隆年间石碑一块。古树吞碑,为四贤祠内一大奇景。
——飞来石
在四贤祠西约半里的灵渠北岸边,是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其高约4米,周约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级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前人题咏石刻很多。“飞来石”的名号源自传说——此石是四川峨嵋山飞来的仙石。它具有很强的志怪意味,从侧面反映了修渠工程艰难、民夫受累的历史现实。
——三将军墓
在粟家桥附近的灵渠南岸,系明朝封张、刘、李镇国将军的神墓。清乾隆年间立墓碑,道光十三年立碑记。墓为圆形,高约2米,直径为4米。清乾隆五十六年立的三将军墓碑刻,文为:“三将军墓由来久矣。其遗事记未详载,相传筑堤有功,敕封镇国将军,卒于吾邑,合葬东北山阳,三公一冢。则是生为当时良佐,死为后世福神。故吾邑立庙崇祀者二处,其墓虽有碑记,载事亦略”
——万里桥
位于兴安县城中水关的灵渠上,万里桥为昔日往来南北的必经之道。据说该桥距唐都城长安水路约万里,故称万里桥,为当时修灵渠之际所建。桥上原无亭,为虹式单拱,只有1层斧刃石发券砌成,两边桥栏的石条是后来所置。明朝构亭复桥,清朝重修桥亭。1964年,兴安县人民政府依照原样再次重修,重修后的桥面长6.25米、宽6米,桥拱半径3米。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