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那些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家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26


  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100位院士以及25名外籍院士入选,以表彰他们在原创研究中的杰出成就。
  其中,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部分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家的风采吧。
 
华罗庚
  当选年份:1982年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学、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开创了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他还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学术研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陈启铿等。
  20世纪40年代,他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均作出了重大的改进,其中,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在代数方面,华罗庚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此外,他与王元教授合作的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得的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谈家桢
  当选年份:1985年
  谈家桢(1909.9.15-2008.11.1),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70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他还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
  谈家桢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特别是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重要论据。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他发现了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该发现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
  20世纪30年代初起,他开始进行亚洲异色瓢虫色斑的遗传变异研究和果蝇的细胞遗传基因图及种内种间遗传结构的演变研究,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异色瓢虫等位基因嵌镶显性遗传和果蝇性隔离形成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的发现,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对中国遗传学工作起了推动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他领导了中苏合作的弥猴辐射遗传的研究,并在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组织分子遗传学和植物遗传工程等研究。此外,他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白春礼
  当选年份:2006年
  白春礼,1953年9月生,辽宁人。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分子晶体结构、EXAFS,分子纳米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白春礼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到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此后,主要工作集中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以及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研究。
  他带领的科研小组成功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与此同时,他与中国科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合作,研制并开发另一台STM,这两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共同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中国第一项关于扫描隧道显微学领域的奖励。随后,他率领科研小组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还研制了第一台激光原子力显微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多种扫描探针显微仪器,为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基础研究方面,白春礼在研究有机固体和大分子的表面结构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用STM、AFM和磁力显微镜(MFM)研究了有机导体、有机铁磁体、有机自组装膜以及核酸、细胞等生物材料。研究结果在原子或分子级分辨率的水平上,解释了材料表面结构与样品制备、形成条件的关系。他还首次利用AFM和MFM研究了磁性有机薄膜表面的形貌和磁畴,建立了一种研究几个分子层厚的有机LB膜表面微弱磁场分布的新方法,可达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
  他组建了“北京本原显微仪器开发中心”,生产的STM整机很快打入国际市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7本。
  
袁隆平
  当选年份:2006年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曾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9月8日,袁隆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1964年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
  1987,袁隆平的学生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他随后提出了“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较好。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独创,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1997年,他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通过攻关,2000年实现了第一期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指标。此后,相继实现了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的目标攻关。其中,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实现百亩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2006年,袁隆平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力争用三亩地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2012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扩大到在50个县市区实施,增产稻谷达9.62亿公斤。2016年,经测产验收,专家组实割测得兴宁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实现了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2018年,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周忠和
  当选年份:2010年
  周忠和,1965年生于江苏省江都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所长,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
  他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发现并命名发表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是最早从事辽宁早期鸟类化石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和同事一起提出了有关支持鸟类恐龙起源学说以及鸟类飞行树栖起源假说的新证据,研究了早期鸟类的系统演化、生态分异、食性分化等理论问题,丰富了人们对早期鸟类的认识。他还通过对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进化摇篮的假说。
  1990年7月,周忠和参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帆博士率领的科考队,发现了一种白鲟科鱼化石,这是现代生活着的长江白鲟最早的祖先。9月他又从泥灰岩里打出了两块保存得相当完整的鸟类化石,经鉴定,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鸟类,其中一件标本特别完整,保存了整个的头骨部分,因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已知的白垩纪早期地层中最为完整的鸟类化石。
  多年来,他所研究的成果多次入选美国《发现》杂志年度百项科学新闻、《时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等。
  
施一公
  当选年份:2013年
  施一公,1967年5月生,河南郑州人,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获博士学位。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201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了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其中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自1998年以来,他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而且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
  2003年,他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2014年,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颜宁
  当选年份:2019年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莱芜,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2017年12月15日,荣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技人物。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4年,颜宁率领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此外,她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又利用最新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最大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她还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
  2016年9月,颜宁研究组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陈穗荣研究组合作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长文,揭示了目前已知分子量最大的离子通道Ryanodine受体RyR2亚型处于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的三维电镜结构,探讨了RyR2的门控机制。通过比较关闭和开放状态的两个结构,他们发现位于穿膜区域负责通透离子的通道有明显的变化。另外,研究组还获得了分辨率为5.7埃的RyR1开放构象结构,并基于结构比对,初步分析了RyR1的门控机理,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兴奋—收缩偶联的理解。成果已分别发表在Nature、Cell Research、Science等杂志上。
  2017年2月,颜宁研究组在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t near atomic resolution”的研究长文,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以下简称“钠通道”)的3.8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和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研究组成功地获得了性质良好的蛋白样品,并重构出了可以清晰分辨绝大多数侧链的真核生物钠离子通道(命名为NavPaS)的三维结构。他们还利用电镜技术,通过序列分析选取出长度最短的真核钠离子通道,成功利用重组技术获得了表达量较高、性质稳定均一的美洲蟑螂的钠通道蛋白,为理解钠通道的离子选择性、电压依赖的激活与失活特性、配体抑制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为解释过去60多年的大量实验数据提供了结构模板,并为基于结构的分子配体开发奠定了基础。
  
高福
  当选年份:2019年
  高福,1961年11月生于山西省应县,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高福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弗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担任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主要从事T细胞识别、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机制、禽流感等动物源性病原跨种间传播的机制研究等。
  近年来,他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他领导研究组首次证实了野生迁徙鸟能够群体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改变了野生迁徙鸟只是流感病毒贮存宿主的结论。还发现了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重配病毒,与长江三角地区迁徙鸟和家禽有关。研究组呼吁关闭活禽市场以预防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和可能的全球大流行,为国家制定禽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了重要基础。此外,高福率领首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队赴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描绘出埃博拉病毒的进化图,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国际援助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对流感病毒、埃博拉、MERS-CoV和寨卡等多种囊膜病毒的入侵机制进行了研究,阐明其分子机制,并研发抗体、药物等抗病毒手段,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他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担任国家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
  
  (资料来源于搜狐网、百度百科等)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