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0
——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盛典侧记
□ 方 方
6月28日,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在京揭晓。由于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推动我国新型高能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被授予“终身成就”荣誉。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获“杰出大学校长”荣誉。
“我们这一代,不是自己去选择什么,而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一旦干下去,我们也意识到这些工作对国家非常有意义。如今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尽管时代不同了,还是要鼓励他们能够有一代人的担当,把个人价值与广大人民、民族乃至人类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杜祥琬院士看来,家国情怀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依然要秉持这份初心,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我想未来的中国属于今天的青年,相信中国科学界的年轻一代,最终会把我们国家建成科技强国!”
弘扬科学家精神,院士走在前列
杜祥琬曾与邓稼先、于敏等“两弹一星”元勋共事数十载,为我国氢弹实验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我国核武器中子学与核试验诊断理论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91年起,挑起原“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的担子,他又带领我国步入强激光技术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分管能源学部,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从应用物理学家,到新型强激光技术的开创者,再到能源战略专家,杜祥琬的每一次改变都与国家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直至如今,81岁的他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2019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杜祥琬就是该理念的重要发起人之一。该方案旨在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预计到2030年,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万亿元,带动约400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新动能。“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奋斗方向。只要国家需要,我还要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
从1983年到2005年,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同一所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中国地质大学的成长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力主学校由单科性地质学院向综合性地质大学转型。1985年,他提出了“一个为主(教学),两个中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三项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并根据地质科学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设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地质大学”的办学目标。任职期间,他还在国内较早提出“高校应该具备‘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三项特征”“高校要着重培养四种能力——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等思想,在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外学术交流和“211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远见卓识。
“我概括的大学精神是:育人为本,教研为基;百家争鸣,追求真理;着眼未来,脚踏实地;行有规范,思无禁区;创新知识,服务社稷。”赵鹏大强调道。这也是他地质生涯中的行事准则。
除了两位特别荣誉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吴立新、谭蔚泓也当选为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
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是目前精密测量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实验之一。1983年起,罗俊带领团队驻扎华中科技大学人防山洞实验室,通过扭秤技术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1998年,罗俊发表的第一个G值震惊了世界。此后,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2018年,他们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G,精度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吻合程度接近10-5。这为提升我国在基础物理学领域的话语权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如今,这座“平常”的山洞甚至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引力的中心”,而罗俊还保持着他的初心——“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全世界最好的结果,我已经很开心了”。
领导发起的“透明海洋”重大研究计划,为海洋强国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成为联合国未来10年海洋科学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六大路线图之一;发起的全球海洋领导人峰会,为全球海洋主要科研机构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被誉为全球海洋领域的“G20”峰会;领衔完成的“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光环接踵而至,吴立新更看重的是当今正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几代海洋人梦寐以求的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吴立新表示,“忘记背后,努力向前”才是他的人生态度。
2018年是谭蔚泓的丰收年。因其在生物分析化学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3月被授予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11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作为一位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他针对白血病、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肝癌等癌细胞的特有生物标志物,筛选出不同的核酸适体,可用于精准抗癌,有望造福数以万计癌症患者。多年来,谭蔚泓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乐观。“科研就是要允许失败。科研本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如果实验都能把预见证实了,研究也就没有新意了。”在他眼里,就连“实验室里培育的细胞都是快乐的”。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所强调的,“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他们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突破,为国家科技进程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自2002年袁隆平院士当选为首位年度人物以来,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始终重视院士群体的榜样作用,树立起一个又一个精神标杆。
攀登创新高地,科学家在行动
“嫦娥”奔月、“北斗”耀空、珠港澳大桥通车、“复兴号”添丁、克隆猴诞生……2018年,我国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工程、民生科技等领域硕果累累,正步履坚实地向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前行。科技创新是一场接力赛,每个突破进展都源自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以“影响力、创造力、转化力、责任感”为基本标准,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表彰专注科学研究,敢于科技创新,在科研工作中有突破性的进展,对国家科技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有着重要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创造了人类探测器的两个“首次”: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由此开启。“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就是这背后的无名英雄之一。他曾是航天系统中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参与、负责嫦娥探月工程13年,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绕月探测任务和首次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如果未来能建成一座1000兆瓦的核聚变电站,每年只需要从海水中提取304公斤的氘就可以产生1000兆瓦的电量,照此计算,地球上海水中含有的45万亿吨氘,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比太阳的寿命还要长。实现可控制的核聚变反应,打造一个“人造太阳”作为清洁能源,成为当今世界很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是“人造太阳”的三大科学目标之一,其涉及的关键性技术也是未来聚变堆研究的基础性条件。东方超环(EAST)是我国设计建造的国际上第一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被誉为中国“人造太阳”。作为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带领团队在2018年的实验中首次成功实现了1亿度等离子运行,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向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
生物学教科书中将自然界存在的生命体分为具有被核膜包裹染色体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和染色体裸露无核膜包裹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通常含有多条线型结构的染色体,而原核生物通常含有1条环型结构的染色体。历经4年,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覃重军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突破了人们对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界限的传统认知,是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专家认为,他们的工作意味着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甚至可以人工“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鲟鱼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由于自然环境改变、水工设施修建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鲟鱼资源明显减少,处于濒危状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坚持20余年,突破“南移驯养”关键技术,创建鲟鱼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推动我国鲟鱼养殖从无到有形成年产值50亿元产业,养殖鲟鱼产量占全球80%,实现了我国高端水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重大突破。
佑安医院原副院长段钟平是国际上较早提出肝病“早期预警、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理念的专家之一,通过“三早”、“肝衰竭倾向”和“三级预防”概念的发布,《重型肝炎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的酶联免疫检测板及试剂盒》和《重型肝炎早期预警和诊断的微粒子及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两个试剂盒专利的开发以及一系列重要的肝衰竭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的推广,率先建立起我国首个肝衰竭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及预后判断体系,使得更多患者在肝衰竭早期得到及时诊治。他的工作使重型肝炎肝衰竭的3个月病死率从“十五”期间的52%下降至目前的35%。
…………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新中国栉风沐雨70年,我国的科技事业从一张白纸起步,经过独立自主、开放共享的洗礼,日渐夯实,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达到领先地位。面对日趋激烈、关乎国运的世界高新科技竞争,抢占制高点,布局于长远,是当代中国科学家的时代担当。
不忘初心,树立科学家榜样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同时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将“树立科学榜样、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宗旨贯彻到底。本次活动创新了颁奖仪式,由发奖改革为献花,来更好地主动表达对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敬意,也寓意着科学精神的代代传承。
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青年人才是科技强国的生力军。近年来,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强,本届年度人物80后上榜者占比已经达到22.6%,比上届增长5个百分点。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上海、北京领跑全国,中西部地区快速崛起。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更加关注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西部地区上榜者占比20.7%。以此为出发点,本届创新团队荣誉也瞄准了中西部高校,分别颁发给了成都大学“超长寿命疲劳问题”研究团队和武汉理工大学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
其中,由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领衔的创新团队一直专注于材料“超长寿命疲劳(VHCF)问题”的研究。他们创新了超声振动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及理论,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复杂荷载—环境超声振动疲劳试验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材料VHCF应力—寿命曲线及萌生寿命特征;建立了材料VHCF总寿命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为工程材料及结构寿命评估和耐久性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等。团队在长寿命和高可靠性领域的突出工作推动了国内乃至国际VHCF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国家航空发动机、超超临界汽轮机、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等国家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性理论与技术支撑等。团队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及其优秀团队滚动支持,3位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2019年1月8日,以王清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在麦立强教授的带领下,创建了单根纳米线器件原位表征材料电化学过程的普适新模型,实现了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器件从0到1的突破,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高性能储能器件发展的容量衰减机制不明的关键难题,推动了电化学原位检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提出电子/离子双连续等效应,实现储能器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协同提升,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动了新型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发表SCI论文36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11篇,被Nature、英国物理学会等专题报道。应邀在美国能源部、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等作专题报告、大会报告、特邀报告44次,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大会卓越研究奖和高等学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始于2002年,现已成为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活动之一。2002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荣膺为首届首位“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5年,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本土科学家中获得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的第一人。至今,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31位科学家里有14人曾当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年度人物荣誉获得者中有80位当选为两院院士。计有杨振宁、孙家栋、吴孟超、王小谟、白春礼、王永志、黄旭华、许智宏、朱清时、李未、陈可冀、王恩哥、郭应禄、黄伯云、杨福家、顾秉林、李兰娟、施一公、潘建伟、杨利伟等多位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被授予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荣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