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媒体见面会】共话“智能+”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0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人工智能第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创新同行,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对“智能+”尤为关注。
  6月28日,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盛典暨与创新同行论坛隆重举行。当日,3位年度人物荣誉获得者——香港爱德华国际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广州新征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顾问谢培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系主任、“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负责人吴丹,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特别研究员严骏驰出席了媒体见面会。
  谢培增院长在国内率先采用胚胎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癫痫和顽固性慢性疼痛病人等;发明了脑功能起博器用于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发明了胚胎素、全蟾蜍素、虾壳素注射液等综合治疗不同的恶性肿瘤病人。在胚胎素治疗上,谢培增团队已经积累了3万多例病例,效果明显。依托植物胚胎素研究,他们还进行了成果转化,开发出美容、保健等多系列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医学机器人被应用到外科、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谢培增表示,机器人技术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介入临床诊疗,要想在动态手术中发挥更深入的作用,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吴丹教授致力于信息检索、人机交互、用户信息行为等研究。她认为,智能化是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而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表现为:首先,检索系统/计算机能够真正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其次,基于用户行为踪迹及其他用户的相关搜索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目标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最后,智能检索将不再局限于信息搜索本身,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用户接下来的搜索行为,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检索的更好推荐。多年来,她完成了一系列创新,如提出了跨语言信息检索相关反馈及翻译优化方法;构建了基于情境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型;开发了面向数据深度融合的交互式信息检索工具集等。“语言、搜索习惯、情境等都是影响信息检索的重要因素,都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去关注。”吴丹说。
  严骏驰研究员曾作为IBM中国研究院工业视觉首席科学家,主导了国内最早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质检落地案例之一(华星光电面板缺陷检测)。其研究工作在智能设备状态监测与预防性维护、故障检测与诊断、行为分析和信息融合等相关领域取得了多项学术与产业成果。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未来15年,近一半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对此他表示,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涉及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尚属于“弱人工智能”,无法将所有的多模态信息真正融合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如果未来5到10年内不能出现一些颠覆性技术使其成为“强人工智能”,很难想象未来15年内就能有一半的工作被这种“弱人工智能”取代。严骏驰研究员认为,机器人技术的敏捷度、成本等都是影响其普及的重要因素,还有很多涉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解决。
  自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智能+”以来,社会各界纷纷预测其将会成为中国经济领域各行业和各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强力助推器,行业智能的发展将推动供给侧的产业升级,“智能+”也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这次媒体见面会上,3位科学家也从不同的角度让“智能+”概念变得更加具体,让公众更加了解了“智能+”将在未来给予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