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0

我国先后建成六家国家级超算中心
  7月6日,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纪念中国超级计算事业发展四十年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成立十周年”活动,截至目前,我国先后在天津、长沙、广州等地建成6家国家级超算中心,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早在2009年5月,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随后又批准成立了深圳、济南、长沙、广州、无锡国家级超算中心。“天河一号”“神威蓝光”“曙光星云”“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等一批超级计算机在这些国家级超算中心完成部署和应用,开创了中国自主超级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新历程。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成立最早,不但部署着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而且这里还肩负着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研发的重任。天津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说,自2008年滨海新区与国防科技大学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双方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发展创新之路。“‘天河一号’不但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而且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银河”的历史性突破,到“天河”“神威”等一系列超级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叫响“中国速度”的品牌,过去40年是中国超算事业不断突破的40年。在实践中,依托国家级超算中心建设,在国家和地方的协同支持下,中国超算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国内首个无人机机载下投探空系统将探测台风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无人机机载下投探空系统正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进行上飞机载荷的验收工作,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这套系统将正式投入台风的探测。该设备可用于超远距离风场数据探测,7月初进行无人机下投试验,淮北起飞,在桂林接收数据,系统表现稳定。
  这套探空系统于2018年5月13日顺利完成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海洋气象探测一期工程的试验,无人机携带的下投探空仪在高空投放后,将气象要素值成功传至地面监控室,产品性能得到鉴定,填补了国内利用大型无人机开展气象探测的空白。
  系统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机载探空系统与投放系统一体化,系统工作全自动。只要有数据线与电源线,不用改装无人机,设备可以任意挂在机翼、机腹或机舱的某处。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基地室主任张雪芬介绍,无人机下投探空系统主要用于探测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设计复杂。相比有球探空类,它更有指向性和靶向性,相比火箭探空类,它的应用范围更广、区域更大。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立
  7月2日,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战略研讨会暨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和来自全国27所高校相关学院的代表等近140位专家学者和领导。
  侯增谦在致辞中表达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的支持和期望。他指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推进解决中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问题、科学前沿问题和发展战略问题。联盟应当成为共享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研究成果的平台,通过平台协同创新共攀行星科学高峰。
  会上,联盟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日祥院士作题为“宜居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报告,强调了行星科学与探测技术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总设计师张荣桥作题为“深空探测的愿景与挑战”的报告,号召行星科学家积极参与到深空探测中来。联盟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魏勇研究员对联盟成立的背景和工作进展作了汇报。
  与会代表除了讨论联盟成立后的各项活动外,还就我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交流。12位高校代表就各自所在学校开展的行星科学建设情况、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最后,潘永信院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联盟的重要性,鼓励各单位共同努力推进联盟工作,为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积极做出贡献。
  预测“暗”生物多样性有了新数学模型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期刊《生物地理学杂志》上发文,基于一个用于描述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的新数学模型,提出了一项预测估计潜在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潜在生物多样性也被称为“暗”生物多样性,其概念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暗物质”,一般指局部群落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存在于特定生境的区域物种库中的物种,可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变化,或估计各个地质年代曾经历过的生物多样性变迁。而在微生物菌群研究中,其意义更为特殊,例如,研究人体内或人群中菌群多样性动态变化的潜在峰值等。
  潜在生物多样性重要特征之一是,“暗”多样性的研究或估计受观察者或观察时空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用量子力学模型进行估计。在家居环境中,由于不同方位的室内环境可能具有不同光照和温湿度条件,自然会影响室内环境中的菌群种类和数量,即菌群多样性。室内菌群的研究是目前建筑学和微生物交叉研究领域的重要热点课题,已有科学家探索室内环境微生物菌群动态对于居民健康的影响。
  此项研究,正是以室内居家环境菌群动态变化的数据,示范了“潜在多样性”的预测估计。作者提出了新的模型,采用室内包括了来自人、宠物、家居环境的菌群多样性数据,有效描述了不同时空菌群多样性的三维动态变化,并指出,住宅中一些影响居民生活和健康且难以解释的因素,或许就是小小微生物菌群在作怪。
  科学家复原近2万年来中国南方植被变化
  中国科研团队最新通过植物孢粉数据,全面还原出近2万年以来中国南方的植被变化过程。研究显示,近2万年内,我国南方气候由冷变暖。气候条件的变化,与人类早期先民从游牧采集转变为农耕定居关系密切,而人类活动也对植被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科研团队历时5年,在我国长江以南的20个地层剖面钻孔,最后选取其中14个点位的数据,研究过去2万年来植被随气候及人类活动变化的规律。
  研究发现,约1.8万年前,在中国南方,有温带植被分布在现在的亚热带地区,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约9000年前,植被分布类型与现在类似,说明当时的气候已明显变暖,与现在相当,局部地区温度甚至比现在还高。6000年前,植被特征与9000年前相似,这说明虽然当时已有人类活动,但早期耕作对原始植被和环境的影响还较小。约4000年前,森林被火烧毁的痕迹明显增加,阔叶林大面积消失,这说明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此外,在9000年前至4000年前,我国南方地区明显受到夏季风影响。这使得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充足的水分对农业发展有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比其他地区更早,影响也更加明显。
  这项研究反映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现在的环境研究也有借鉴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权威学术刊物《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