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2

首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问世
  8月1日,首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正式“上岗”,其创作的首批作品发布于同日上线的科学网小柯机器人频道。“小柯”机器人是“全球华人科学家社会化智能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建设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该平台建设项目依托科学网,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力争打造快捷、方便、智能的学术交流平台。
  “小柯”由科学类专业媒体机构《中国科学报》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
  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的科研论文,是科学界公认的科研成果发布和评价的主要形式,已成为科研活动链条上的核心一环。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记录科研过程、促进学术交流、厘清科学贡献、追溯科技发展脉络。但是,高水平论文大部分以英文发表,而我国科学家因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再加上论文数量庞大,如何快速、精准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相关科研进展,一直是摆在一线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如今,“小柯”有望成为一线科研人员的“跨语种学术信息秘书”,帮助他们高效解决上述难题。
  该项目所遴选的论文全部来源于国际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其中,项目一期首批科学新闻来自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包括《自然》《科学》《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预计项目第二期将扩展到生命科学领域其他知名期刊;第三期将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并计划囊括国际会议、专利等。
  
中国科学院严格规范院士参与工作站建设
  7月3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布《关于报送受聘院士工作站相关情况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报送受聘院士工作站的相关情况。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严格执行院士受聘院士工作站相关规定的通知》相关要求,了解相关情况,各位院士需认真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受聘院士工作站情况表》并亲笔签名。
  《通知》希望各位院士严格按照中办、国办文件精神和学部主席团要求,严格规范参与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对超过规定数量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主动予以纠正,切实发挥院士队伍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通知》还指出,今后如受聘院士工作站情况或其他应报备的兼职情况发生变化,将按照该《通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兼职报备办法》的要求及时更新报备。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曾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院士受聘院士工作站相关规定的通知》,要求每位未退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所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得超过1个,已退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所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得超过3个,已受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专家会议中国边会举办
  7月30日,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举办《禁止生物武器公约》2019年专家会议边会。美、俄、英、法、德、加拿大等20余国政府代表、各国专家及世界卫生组织、禁化武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近百人与会。
  边会以“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建设,促进生物科技合作交流”为主题,围绕生物科技的误用与谬用风险增大、非传统生物安全威胁更为多元、生物安全实验室有效风险管理、中国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武汉国际生物安全培训班等议题进行介绍与讨论。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李松为边会致辞。李松表示,当前生物科技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生物科技被误用和谬用的风险更为严峻,其巨大潜在破坏力不容忽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为此不断加强法制机制建设,提升生物科技研发安全管理水平,开展科研人员生物安全教育和相关国际合作,特别致力于提升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生物安全水平。他介绍了中方在公约框架下首倡“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范本”的有关努力。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等分别做了专题讲座,与现场与会人员进行互动。与会各方认真听取中国专家学者的介绍,对中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领域取得成就表示祝贺,并纷纷表示希望与中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生物安全。
  
我国初步建成药物创新技术体系
  2019年7月31日,科技部会同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新药创制专项近两年来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截至2019年7月,累计139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1类新药44个,数量是专项实施前的8倍,重大品种研发成果显著。”新药创制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刘登峰专员介绍,“初步建成了国家药物创新技术体系,布局建设了一系列技术平台;初步建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源头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格化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部重大专项司杨哲副司长主持会议。他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的统筹推进和各专项牵头单位的组织实施下,重大专项实施10余年来,广大科研人员聚焦目标、集中攻关,产出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了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重大专项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新药创制专项将继续瞄准国家战略目标,聚焦人民的健康和医疗需求,不断研制出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好药、新药,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正在建设更强大的“眼睛”观测太阳活动
  追踪太阳爆发初始能量释放和在行星际空间传播过程的射电日像仪,灵敏度最高、性能最优的行星际闪烁专用望远镜,空间覆盖面最广的超宽带射电频谱仪目前,我国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正准备建设一系列新设备观测研究太阳,从而使其成为国际上最强大的综合性太阳射电观测基地,为研究、预报太阳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明安图观测基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该基地的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是世界一流的太阳射电望远镜,素有草原“天眼”的美誉。由于性能卓越,该设备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当前最先进的新一代太阳专用射电干涉设备。但科研人员追求进步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他们正致力于让这双“眼睛”变得更加强大。
  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项目——子午工程二期的支持下,基地将新建米波—10米波射电日像仪、行星际闪烁望远镜和超宽带太阳射电动态频谱仪。其中,明安图米波—10米波射电日像仪将填补国际上对太阳射电爆发及行星际激波,从低日冕向上传播进入行星际空间这一过程的成像观测空白。行星际闪烁望远镜将可以更好地探测太阳活动对行星际太阳风的三维空间结构的扰动特征和规律。超宽带射电频谱仪则能够追踪从太阳爆发源区到行星际空间整个传播和演变过程。
  2019年7月29日,子午工程二期启动会在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召开,明安图观测基地的上述新设备名列其中。这些设备计划占地约215亩,预计总投资1.3亿元,初步预计2023年建成,2025年投入使用。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