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2

陈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文明社会首先要实现城市清洁。随处可见垃圾桶不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但目前的一些定点收集对于居民来说,也增加了不少繁琐的劳动量。在我看来,“无桶化”是未来垃圾投放的趋势所在。为此我建议,通过上门收集的方式,在居民中推广使用专门垃圾袋,通过采用二维码、条形码追溯技术,不仅能实现精准的重量统计,还能对垃圾混装行为进行监督。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逐步建立合理的有偿收运制度,通过经济杠杆来推动全社会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观念的普及。很多人可能认为交了物业费,垃圾就可以随便扔,这样的心态不仅加剧了“垃圾围城”现象,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扔垃圾的“不便”、“负担”或者“压力”,来倒逼实现源头减量。
  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背后的技术支撑不可或缺。相关环保技术的研发不仅要解决垃圾处理的现实问题,更要为我国打造具有特色的环保装备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是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各地生活习惯、产业配套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省份的经验到了另一个地方也往往“水土不服”。因此照搬模式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结合居民习惯、相关产业配套等条件,探索各自适用的垃圾分类道路。
  
陈翰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正酝酿着一场人类生产生活的大变革。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信息传输网络的组建,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无不是将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起来,通过改变传统制造业资源配置方式、研发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形成生产效率极高的现代化制造业。
  信息技术正在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移动终端成为人体功能的延伸,人类真正进入完全意义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公众参与方式正在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应用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公众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
  随着公共生活发生改变,国家治理模式也在相应作出调整。肩负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政府,遇到了人类生活新空间的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挑战;保护国民权利和维护正常国际关系秩序的国家,也遇到了来自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挑战。
  信息技术正在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渠道,互联网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让世界成为“鸡犬相闻”的地球村,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新的科技成果传播得更快、更广,先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宽,这些都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分析,控温2℃或1.5℃是人类减少和规避气候变化风险并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为此,全球各个国家都必须走低碳与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多次作出碳减排的承诺。2009年,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公布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30年或更早的时候,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的水平低60%~65%。
  哪里最需要减排?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城市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城市地区的排放量超过70%。并且,城市规模与碳排放量在某种程度上呈正相关,大型、超大型城市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对该地区的“小气候”造成了影响。在国家减排目标和自身发展的双重要求下,大型城市成为碳减排的主力。
  在我看来,这些城市的基础建设基本已较完善,应该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加速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同时,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节能减排不仅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还会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产业以及能源消费向节能与低碳绿色发展。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大国,论文发文量全球最多,企业数量也居第二位,但质量与水平犹待进一步提高。
  在布局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时,需瞄准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比如,大数据智能研究,可以结合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建立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智能行为的能力,打穿数据孤岛,形成连接多领域的知识中心,支撑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业态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服务。
  在群体智能的应用场景中持续探索,重点突破群体智能的形成理论、管理方法和组织技术,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群体智能理论体系。在传感器网络、多媒体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基础上,开展跨媒体智能研究,以语义相通相容为媒介,实现跨媒体分析、推理、类比、联想,建立“耳聪目明”和“融会贯通”的智能新技术。
  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的升级结合起来,开发智能产品,发展智能制造,也是重要方向。结合无人机、无人车等自主智能装备,研究各种自主智能载运平台、自主生产加工系统和智能调度监控系统,深入研究自主智能系统的技术、架构、平台和设计标准。
  中国在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之时,需持续加强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技术与产业的互融互通,形成合力,使信息化的进程从数字化推进到网络化,进而推进到智能化。科
  
  (本栏目资料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