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发展环境友好的创新科技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1988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机械工程学科领域和清华大学首批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温诗铸任第一届实验室主任,雷天觉院士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温诗铸院士数十年如一日,为实验室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郑林庆、刘家浚、刘英杰、金元生、曹立礼、陈大融、胡元中等一批来自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及化学系的教授为实验室的初创和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实验室也得到了谢友柏院士、钟掘院士、徐滨士院士、薛群基院士、任露泉院士、张嗣伟教授等一批老一辈同行学者的长期关怀和支持,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国内外一流科研平台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李兆基科技大楼,拥有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设备具有良好的开放程度,为校内外兄弟单位开展了大量服务性工作。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和正在建设的清华—亚琛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为实验室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是一个适用于开展摩擦学理论与技术、表面界面科学与性能控制、生物摩擦学与生物机械、微纳制造理论与技术、微纳光电测试理论与技术的高端科学研究平台,也是一个培养和吸引高层次学术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近30年来,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以发展学科基础理论、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关键技术为使命,结合学科前沿和时代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调整和充实主要学术方向,潜心组织和开展摩擦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先后在弹流润滑、表面形貌效应、薄膜润滑、流变特性、微纳器件摩擦磨损控制等摩擦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并且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和装备技术、微纳制造、界面减阻技术、表面耐磨改性技术、先进密封技术、机器人技术和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应用性创新成果,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先进与智能装备的设计制造、节约能源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重要问题,发展环境友好的创新科技,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希望继续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单位等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与协作,努力创新并不断涌现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科技人才,为更加系统深入的摩擦学基础理论与更加高效、绿色、智能的先进摩擦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科研成果显著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机械工程的国际学科前沿,针对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以表面、界面问题为主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摩擦学理论与技术、机械表面/界面科学与性能控制、生物摩擦学与生物机械、微纳制造理论与技术、微纳光电器件测试理论与技术。每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原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原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科技开发项目等。经过几十多年的发展,实验室已经成为在国际摩擦学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在国内摩擦学、表面/界面工程及微纳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自1988年成立以来,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3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2项,省部级奖40余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1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最高成就奖2项,美国摩擦学与润滑工程师学会国际奖1项,美国摩擦学与润滑工程师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1项,英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工程期刊2008年最佳论文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近5年中,实验室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75项,其中国际专利8项。专利成果转化243项,专利实施授权或转让收入累计达8914万元。承担和完成各类重大科研项目500余项。
  
创办有影响力期刊
  Friction是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国际著名学术出版商Springer公司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内首个摩擦学领域的国际性英文学术期刊。国际摩擦学会主席AliErdemi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温诗铸教授为名誉主编,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雒建斌教授担任主编,孟永钢教授和靳忠民教授任副主编。
  Friction于2013年3月正式创刊发行,2019年转为双月刊。期刊发表和出版涵盖接触、摩擦、磨损、润滑、表面粘着和界面科学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及专题性综述文章,致力于为国内外摩擦学和表面界面科学领域的学者搭建一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摩擦学在中国和国际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在摩擦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先进水平,在学科领域增强国际影响力。自创刊以来,Friction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3年11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新刊创办项目资助,获得CN号和50万元资助;2015年12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2016年3月被全球最大的文摘及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2016年6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2016年8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项目资助,获得300万元/3年资助;2017年6月,Friction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1.508,在JCR所分区的机械工程领域位于Q2区,2018年6月影响因子1.869,在JCR机械工程领域128本国际期刊中排名第57位,Q2区,2019年6月影响因子首次突破3.000,在机械工程领域国际期刊排名29/129(22%),进入Q1区。
  
多渠道培养高层次人才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探索多渠道的教育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至今,实验室培养出了雒建斌院士、10余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杰出人才,已接纳博士后研究人员230余名,招收博士研究生500余名,300余人已获博士学位,招收硕士研究生400余名,300余人已获硕士学位,5篇博士论文获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验室教师为清华大学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及高水平教学试验课程。同时,实验室通过设立开放基金、海外学者和留学生基金等多种形式,资助国内外同行利用实验室的优质研究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实验室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已形成了潜心学术、平等开放、和谐交融的文化氛围。目前,实验室培养的各层次人才正在国际学术领域、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以及著名跨国公司做出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实验室还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以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成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验室定期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关系。目前实验室接受了多名国际学者前来访问、研究和学习。
  2019年3月27日,国家科技部发文公布了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并获得优秀。实验室先后于1991年、1997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通过了科技部的评估,并自2008年以来连续3次获得优秀。实验室将以此次评估作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经验,针对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