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点亮科学技术的“眼睛”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2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析化学被科学家誉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眼睛”。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基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分析化学和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为主线,根据学科国际发展趋势、国家重大需求研究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要求,确定了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研究、信息和材料科学中的分析化学研究、分析化学中交叉学科新方法研究4个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在生命、环境、能源、信息科学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眼睛”的作用。
  
总体目标明确
  2001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原中国科学院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基础上成立,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电分析化学研究工作的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以电分析化学为特色,其总体目标是要使实验室成为我国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不断提升我国分析化学的国际地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包括:
  1.在基础研究领域,发现各种新的基础理论,发展具有动态、实时、无损、灵敏、高分辨等特征的生命科学检测、成像、分析与操纵方法,发展对物质组成、功能和结构信息获取的新分析及表征技术等是实验室中、长期的研究任务。
  2.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吸引和选拔一流人才到重点实验室工作,加强高水平技术队伍的建设。不断推进实验室的结构调整,开展必要的资源整合。
  3.在实验室管理上与国际接轨,以人为本,完善现代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努力创造奋发向上的学术气氛。
  4.在仪器装备上,逐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平台,加大分析科学仪器的研发能力,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新型分析仪器。
  
起源于极谱学研究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世纪50年代初起源于极谱学研究,经过60多年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89年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通过奋进开拓,在电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尔康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为代表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一支素质好、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在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科学仪器研发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我国电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基地。
  实验室的“功能化电极界面的研究——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电化学发光及其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纳米材料若干新功能的发现及应用”及“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系列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7年度、2009年度、2012年度、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实验室获国际科学奖3项:第十届、第十六届Kharazmi(霍拉兹米)国际科学优秀研究奖一等奖(伊朗)各1项以及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新发明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6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吉林省首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1人,分析化学梁树权奖2名;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4名;中国电化学青年奖2名;其他国家、省部级奖9项。
  多年来,实验室承担了一批国家基金重大、重点、攻关,原“973” “863”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自2001年以来,已发表论文1900余篇,国际刊物80%以上;出版专著、专论44部(本),其中撰写国外丛书中的专论25篇册;已申请专利320余项;获授权专利160余顶;研制仪器20余种。
  
最早开始电分析化学仪器研制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始电分析化学仪器研制,并最早与企业合作的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验室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80年代后期,实验室又首创多功能新极谱仪,研制成功经典极谱仪、各类示波极谱仪、方波极谱仪、示波/方波极谱仪、脉冲极谱仪、循环伏安仪、电位溶出伏安仪、四电极系统循环伏安仪、线性电流扫描伏安仪和水质检测仪等。
  近年来,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已研制新型电化学分析仪器20余种,都已形成样机,部分已商品化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实验室与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国际首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该仪器目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等国内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承担着化学、生物分析科研任务,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
  实验室与吉林(无锡)光大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推广了13参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水质毒性在线自动化分析仪和样机,当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太湖流域沙渚水质自动监测站、无锡梁塘河湿地公园、无锡尚贤河湿地公园、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北京玉渊潭水质自动监测站、长江三峡库区宜昌秭归新城水质自动监测站、上海松浦原水厂、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天津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吉林省内松花江流域的10余个站点进行应用示范。
  
国家评估屡获好评
  除了与国内企业开展合作外,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发起并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多个,在国内分析化学领域起着先行作用。由实验室发起并主办的“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从198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连续在长春举办了15届,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电分析化学系列会议。
  目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60余人,其中研究员33人,45岁以下中青年占72.6%,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并以中青年为主的科研团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计划”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现有科研用房5000余平方米,大型实验仪器设备240余台,总价值7500余万元。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出的一批优秀人才已经在国内重要岗位上发挥了作用。实验室培养出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
  多年来,实验室在各级有关领导和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下,经过1991年、1995年和1999年3次国家评估,均评为良好。2002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后,在2004年、2009年、2013年3次评估中,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均评为良好。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并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专院校、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实验室积极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9次,协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10余人。自2001年以来,实验室人员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报告71人次,特邀报告210人次。实验室11人在包括Chem.Commun., Chem.-Asian J.,Biosens.Bioelectron., Electrochem.Commun.等20种国际学术期刊担任编委。
  根据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和Elsevier调查,近年来实验室被列入国际电化学实验室发表论文最活跃的前10名。1993年—1997年和1993年—2005年间,有2人被列入国际电化学杂志论文发表世界排名前100名中,其中一人2次分别名列榜首和第3。在ISI Web of Knowledge公布的2002年—2012年间全球“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4”(化学学科198人)名录中,中国大陆共有3位分析化学家入选,其中实验室有2位。2011年和2013年国际电分析化学期刊J. Electroanal.Chem.和Electroanal.分别为实验室2位研究员刊发专辑,也是它们首次为中国科学家出版专刊。
  瞄准总体目标,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科研队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国家分析化学研究基地,为我国的分析化学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一席而努力奋斗。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