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5

中阿将进一步深化地学合作
  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交流会9月6日在银川举行,中国和出席会议的阿拉伯国家代表达成共识,将依托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进一步围绕科研、人才培养、地质勘探等方面,深化中阿地学合作。
  双方将围绕重大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共同实施科学项目,进一步推动地学新理论与方法、技术的交流,谋划地学合作的地球科学国际合作计划;加强中阿之间人才交流与培养,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及管理机制方面的经验交流;开展基础地质调查领域及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和卫星遥感项目合作;加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海洋地质领域合作;共同搭建地质矿产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中阿地学信息数据库。
  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地学领域合作成果丰富。中国与苏丹、摩洛哥等国合作开展了1∶5万~1∶25万地质地球化学填图,编制相关专题图件500余张,圈定铜、金、铬和铂族元素等地球化学异常300余处,发现金矿化点2处,铜矿化点1处,铁矿化点2处,实现了高分遥感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的良好开局,为阿拉伯国家培养了一批管理和技术人员。
  据了解,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开展阿拉伯地区地学研究和地质调查的机构。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交流会是第四届中阿博览会科技板块推介对接会的10场活动之一。
  
超级稻亩产或即将破1200公斤大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月5日在湖南长沙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正在攻关的超级稻,有可能在10月突破大面积亩产1200公斤大关。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谁来养活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于1996年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此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
  袁隆平说,粮食始终是国计民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目前,超级稻计划的5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全国有4个百亩示范田正在攻关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表示,示范田长势很好,有两个点有望在2019年10月实现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
  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现在中国以外的杂交稻种植面积为700万公顷,全世界有1.6亿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发展杂交稻将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近1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全球第一
  9月5日发布的《2019可再生能源投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间,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大投资国,从2010年至2019年上半年以7580亿美元的投资额位居榜首。同期,美国以356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位居第二,日本以2020亿美元排名第三;欧洲可再生能源投资额为6980亿美元,其中德国贡献最多,达1790亿美元,英国则为1220亿美元。
  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不含大型水电)从414吉瓦(GW)增长至1650吉瓦,即2019年年底水平预计将达到2010年的4倍。在此期间,太阳能的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占全球2.6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的一半。到2019年年底,全球太阳能发电容量预计将达到2009年水平的26倍以上,即从25吉瓦增长至663吉瓦。此外,2018年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投资达到2729亿美元,是化石燃料发电投资的3倍;当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2.9%,减少了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同时指出,10年来,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竞争力也日益增强。自2009年以来,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下降81%;陆上风电下降了4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过去10年间可再生能源发展‘火箭般’的增速表明,投资可再生能源就是投资可持续和可盈利的未来。但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洋洋自得,要知道,过去10年间,全球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增加了约10%。很明显,如果我们要实现全球气候和发展目标,还需加紧步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中国学者揭开最亮天体能量秘密
  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明确观测到宇宙中最明亮天体——类星体中供应吸积盘的内流,完成了黑洞吸积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这一在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成果,近日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
  各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它们以超强引力高速吞噬周围星际物质,部分物质在被吞噬前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形成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类星体。类星体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四大天文发现之一。
  类星体通过吸积盘将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已经清楚,但吸积盘如何不断获得物质供应的机理尚不明确。天文学家假设中的这一物质供应为内流。但内流的观测验证还缺少最后一块拼图:最内区即位于吸积盘附近的内流由于视尺度太小,无法空间分辨,从未被明确观测到。研究人员介绍:“类星体光谱中的吸收线是由处于类星体和地球之间的物质造成的。吸收线的多普勒红移表明物质在远离我们,这就意味着物质在接近类星体中心。因此,具有多普勒红移的吸收线是研究供应吸积盘内流的极佳观测探针。”
  研究人员将这一吸收线作为内流气体的探针,在8个类星体的寄主星系中探测到了内流,并根据多普勒红移的大小计算出来的物质内流速度高达5000千米每秒,且这一速度是在0到最高速度之间连续,通过进一步计算明确黑洞完成这一“吞吃”过程需要几百年,这期间类星体也可以持续闪耀,也直接验证了内流确实位于吸积盘附近,处于最内区的秘密。据悉,这一成果将为理解类星体、超大质量黑洞归趋等问题提供全新的起点。
  
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已达39颗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军9月4日在沪召开的第八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介绍,从2017年年底开始,“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进入了超高密度发射。目前,“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RNSS服务,在轨卫星共39颗。2019年还将再发射5~7颗,明年再发射2~4颗卫星后,“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将全面完成。
  他介绍说,“北斗”系统始终将创新发展作为原动力。通过创新推动技术发展,星载原子钟提高了3个数量级,卫星定位精度稳步提升;通过扩展功能,在进一步提升全球导航定位授时性能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能力,为世界航天技术贡献“中国智慧”。
  创新还推动了应用产业发展。物美价廉的“北斗”芯片,正进入28纳米时代,通过建立地基增强系统,实现了全国一张网提供优质高精度服务;通过开展行业和区域示范,推动了“北斗”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杨军表示,“北斗”系统始终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GPS、格罗纳斯实现兼容互操作。“北斗”导航系统还加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等国际组织,加快融入全球服务,为世界卫星导航贡献“中国力量”。
  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中国·上海),以“航天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就火箭、卫星、空间站、机器人太空探索、商业航天等领域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拓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