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重点污染行业土地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控制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5

□ 李晓文

  
  
  相关实验表明,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重点污染行业排放的化学物质中有数十类化学物质可引发人类癌症,数百类化学物质能引发动物疾病,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破坏性,上千种能损害细胞中的DNA,影响人类的健康质量。《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化工、电力以及金属冶炼、皮革等重度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超标率为36.3%,工业企业废弃场地的土壤超标率为34.9%,工业园区土壤的超标率为29.4%。
  随着当前城市空间拓展和布局改变,大量排放污染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企业逐渐从城市中心区转移出去。截至2010年,全国范围内有近10万家污染企业关停,其中主要涉及焦化、化工、农药、钢铁等重污染企业,这些污染企业的土壤受到有机物、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较重,分布也相对集中,但污染特征因地而异,严重者受污染深度达到10米左右,使地下水也受到污染。这些土壤污染问题成为土地重新开发利用的隐患和障碍,这也引起了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城市学院蔡云楠及其团队的高度关注,蔡云楠指出,建立和完善其环境风险控制体系成为确保这些污染场地再利用的迫切要求。
  据蔡云楠介绍,土壤环境修复是运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置换、降解以及转化相应的土壤污染物,将土壤中有害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浓度控制到可接受水平。土壤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三大类。
  其中,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客土法和换土法(运用清洁土壤置换原有污染土壤)、隔离包埋法(修建混凝土钢筋水泥隔离墙隔离污染土壤)、热力恢复法(对熔点较低或挥发性较强的重金属(汞)污染土壤进行高频加热处理)和电动修复法(运用低功率直流电场吸附土壤内重金属)。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改良修复法(加入低毒或无毒化学物质,降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学淋洗修复法(将污染土壤放入特定淋洗液中,溶解和解析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法(栽种可耐受和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污染因子)和动物修复法(引入可吸收、分解土壤化学物质的动物、微生物,降低土壤毒性)。
  关于土壤环境风险控制的主要策略与基本流程,蔡云楠指出,重点污染行业土地再利用环境风险控制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有主要修复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地功能、差异化的清理与修复指导值,采用限制污染场地功能、设置用途负面清单等多种风险管控的方法;二是完善重点污染行业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监测”制度,排查被污染场地,制订中长期修复计划,实施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三是加强环境、规划、化学、生物、管理、经济等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将污染场地治理与再利用的特殊要求反映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各层次中,通过城市规划的法定性和强制性,落实土壤治理、生态修复的目标、原则和技术手段;四是设定重点污染行业土地再利用管理主体的开发激励和惩罚措施,通过多方合作、政策激励、多方参与、加强监管,共同推进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利用。
  考虑到当前我国重点污染行业土地的复杂性,结合国外棕地相关再利用经验,蔡云楠团队总结重点污染行业土地再利用基本流程为场地环境全方位详查、暴露风险检测及评估、再利用功能定位、环境修复和后期监管五个步骤。
  蔡云楠说,在当前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严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背景下,污染场地治理和再利用在促进存量开发、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等方面可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污染行业土地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控制极为关键。开发和选择合适的棕地治理技术是重点污染行业土地有效再开发的前提,应尽快建立全面、科学、客观的重点污染行业土地再利用的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与公众健康安全,提高污染场地再利用率,使棕地变废为宝,变棕为绿,实现“点棕成金”。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