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2
——记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育种中心主任黄长玲
□ 户 万
在过去的近40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玉米育种田里,与玉米的朝夕相伴,也让他自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玉米育种专家。
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在不经意间回想起刚入大学校门时与玉米结缘的情形。“那时什么都不懂,对玉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选择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纯粹是因为觉得好玩。”也许那时的黄长玲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口中被形容为“好玩”的专业将会给他的一生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如今,黄长玲再次谈起玉米,眼中尽是抹不去的笑意与自豪。从1988年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以来,他一直都潜心致力于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凭借“为国家粮食发展出一份力”的朴素信念,黄长玲为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曾经不知为何物的玉米已成为他的心头爱,他也乐意花费大把时间揭开玉米育种背后的秘密,对其一探究竟。“只要是有关玉米育种、对国家粮食生产有意义的事,我都愿意去了解、研究。”在黄长玲朴实话语的背后,是说不完的深深玉米情,更是道不尽的浓浓家国情。
简单的想法 一生的追求
黄长玲出生在福建一个叫建阳的小县城,在上大学之前,他从未离开过这里。“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偶然,我也许根本没有机会离开建阳。”黄长玲所说的“机会”实际上是受到了中学同学的启发。高考前夕,周围有同学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出于好奇,他发现生物学中有许多关于遗传方面的知识,并对此很感兴趣,打心底里觉得遗传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于是,1981年黄长玲便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农大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录取。
在20世纪80年代的福建省,能考上大学着实不易,和北京相比,同样的学校,福建省的录取分数线可能要与北京相差100多分。据黄长玲回忆,当年整个福建省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很低。“全国这么多人,能上大学的都是少数,我一定要刻苦学习每门功课。”黄长玲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可黄长玲的选择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上农大,学农业,将来能干什么?还不是当农民。”但黄长玲却不以为意,他觉得农业对国家整体发展很重要,既然专业是自己选的,只要有学习兴趣,一切都好说。
可一到北京,生物还没入门,黄长玲就先被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难倒了。“饮食方面我有很多不适应,东西很难吃。”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段经历,黄长玲还是一脸“嫌弃”。据他回忆,那时吃的多是玉米糊,蔬菜很少,不是胡萝卜、白萝卜,就是芹菜,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样。“吃点豆浆油条还可以接受,就是玉米糊和窝头之类的,我很难接受。”
饮食习惯一时难以适应的黄长玲并没有一味抱怨,在不断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他逐渐也发觉到了北京的优点,他发现与老家福建相比,北京的环境相对来说很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黄长玲表示,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环境比现在好得多。由于福建冬天很冷,一到冬季黄长玲的手常常会生冻疮。到了夏天,福建则进入了高温“桑拿天”,关键是那时还没有空调。此外,要是赶上雨季,就更难熬了,几乎长达一个月都不会看见太阳。
来到北京,虽然生活上有许多变化,但黄长玲在学业上并没有放松。作为全国最好的农业类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特别重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在农业科学上涉及高等数学、生理生化、遗传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气象学、栽培学、育种学、土壤肥料学等多种学科,涵盖了农业的方方面面。在本科期间,黄长玲毫不松懈,仔细认真地对待每一门学科,为后来的玉米育种研究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那时,虽然黄长玲的研究方向是作物遗传育种,但在学习过程中却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就拿气象来说,黄长玲起初对此很是不解,学习农业怎么还要懂气象呢?后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了解到从事农业一定要懂气象,这对研究玉米生产情况很有必要。他也由此受到启发:“科研中,如果知识不丰富,就很难考虑周全。知识面越宽,学习得越扎实,考虑问题就越全面,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大学毕业,他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并正式走入玉米育种的世界。凭借刻苦钻研,黄长玲研究生论文内容就在我国顶级农业科学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上发表两篇文章。随后他于1988年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李竞雄院士团队,做潘才暹先生的助手,此后他开始跟随导师下田,研究普通玉米品种育种。那时黄长玲满心想的都是播种、田间调查、授粉、杂交“就是希望我国粮食产量能够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一份力。”黄长玲表示。
由于表现优异,1992年他被选派到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学习。虽然学习时间只有短短半年,但带给黄长玲的影响却是长久的。第一次出国的黄长玲,一来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就被那里高度育种研究机械化水平震惊了,不但机械数粒、机械化播种、流水线作业等多种环节紧密配合,管理水平也很高效,试验规模也很大。黄长玲兴奋地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各国科研学者进行交流,虚心学习。可交流过后,他发现国外对中国的印象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贫穷、落后”。的确,当时我国在育种方面的试验条件还很落后,这样鲜明的对比,让黄长玲感到了巨大的落差。
这次学习,让黄长玲更加深刻明白了玉米育种工作的意义,也让他油然升起浓浓的爱国之情。“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我们要育出好的品种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回国后的黄长玲,不仅学到了先进的育种和管理经验,也更坚定了此后要从事玉米育种研究的信念。
选对优质品种才是正确发展道路
此后,黄长玲坚持长期在一线潜心研究玉米遗传育种与推广工作,30多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863”、原“973”、支撑计划、国家攻关计划、攀登计划等项目20多项,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突出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地域辽阔,玉米种植分布广泛,根据温光环境和地理地势条件的差异,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可以分为东华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6大区域。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难度大,因此,提高单产是保证玉米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一定要选育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才有可能在生产中进行大规模推广,以便确保在实际生产中创造价值。
为此,黄长玲通过与团队仔细研究,攻关克难,确立了“三高三抗”(高密度、高穗粒重、高结实率、抗倒伏、抗病、抗旱)耐密高产广适育种的新思路,以该思路为基础,他创建了基于茎秆拉力及穿刺力等结合分子标记、早代耐密性选择、多环境穿梭鉴定、杂种优势分群和增密配合力测定的一系列新技术,由此构建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并创制了一批优良新自交系,如育出耐低氮高收获指数高产、耐密抗倒、耐旱、抗病的CL11、NG5、HD568等一批优良自交系。
在黄长玲培育出的20多个中单玉米新品种中,中单808和中单909为国家主导品种,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5亿亩,为国家增产粮食超过55.5亿公斤,作物科学研究所至今获品种权使用费已超过3000万元。
其中,从1990年选配到2007年推向市场,黄长玲用17年的坚持,使中单808品种在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他培育出的中单808具有高产稳产的明显特点,该品种为大穗、大粒型品种,在2004年和2005年的国家区试西南组试验中,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显著。
通过对中单808果穗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理进行研究,黄长玲发现了中单808高产背后的秘密。他发现在小穗分化期及小花分化期,两个等位基因会受到顺式调控,由此会产生互补表达,这就会将中单808的基因表达调节到最优的加性表达范围。而这些加性表达基因会广泛参与到幼穗发育中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中,对中单808穗发育杂种优势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单808高产的主要原因。此外他还发现父本自交系NG5提供的优异等位基因会参与到穗发育中的氮代谢过程中,这对中单808杂种优势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长玲培养出的中单808除了高产这一特点,籽粒品质也很好,籽粒容重735g/L,粗蛋白含量10.02%,粗脂肪含量4.68%,粗淀粉含量74.20%,赖氨酸含量0.30%,均已达到一等饲料用玉米的国家标准。与此同时,中单808还表现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其耐旱、耐瘠薄、综合抗性好,可广泛种植在我国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广西和东华北区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自2007年审定至2017年截止,中单808已经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185万亩,是我国西南区国审品种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也是我国西南平坝区推广持续时间最长,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品种。比对照平均每亩增加103.7公斤,累计为国家增收粮食33.03亿公斤,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黄长玲表示,该品种还有望在市场持续推广10年左右,平均年推广面积达300万亩左右,累计可推广3000万亩,按每亩增加100公斤计算,可为国家增产粮食30亿公斤。
永远行走在科研路上
对于黄长玲来说,科研没有止境,他一点点摸索,不断地革新育种技术。从前育种只能依靠传统技术,到后来黄长玲开始尝试通过实际的育种情况总结经验,再到结合现代分子技术,从单个分子标记到多个分子标记,再到全基因组选择,黄长玲一步步坚定地走着自己的玉米育种之路,一点点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改良创造种质,提升育种效率。
在逐步的研究过程中,黄长玲渐渐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亲密接触,在这一过程中他也越发了解到农民的用种需求。因此,他始终坚持搞育种的首要条件是要搞清楚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种子,这样才能选育出更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随着近年来人口的大量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单产是保证玉米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为此,黄长玲针对我国玉米耐密高产广适品种缺乏,耐密与结实性、抗倒性矛盾等瓶颈问题,决定要进一步增强品种耐密性,增加种植密度,来提升玉米单产水平。最终,通过“耐密高产广适玉米品种中单909的选育与应用”这一项目,他成功通过高密度选系技术育成耐密自交系HD568,组配成耐密高产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中单909,创建了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和模式。
2002年,黄长玲将国外耐密抗倒种质的优良特性导入昌7-2中后,采用了低世代高密度选系技术,经过回交、自交,南繁北育8代,他成功选育出了耐密性突出、抗倒伏能力强、结实性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HD568,该自交系还于2014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随后,在此基础上,黄长玲以选育出的HD568为父本,成功育成了中单909。他指出,株型紧凑、耐密性强是中单909的最主要特点,也是该品种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与之前培育出的郑单958相比,中单909比郑单958株高和穗位低10~15厘米,上位穗叶夹角19°,这使得株型更紧凑,也更加耐密抗倒。灌浆期在5000、6000、7000株/亩的密度下,中单909冠层底部漏光率分别为3.0%、1.0%、1.0%,而郑单958则分别为3.5%、1.9%、1.1%。
中单909的抗倒伏能力也很强,与浚单20相比,中单909各茎节直径大,节间更短,因此抗倒伏能力较强,株高、穗位以及植株重心高度也都更低。中单909株高及穗位也很适中,还具有重心低、茎秆强壮有力、根系下扎深广、单位长度的节间干重较大等多种优点。在2010年国家生产试验中,中单909倒伏倒折率之和为1.5%,小于郑单958的3.9%。2012年河南省多点密度梯度试验结果显示,在5750和6250株/亩的密度下,中单909的倒伏倒折率分别为0.42%和1.55%,均低于郑单958、郑单528和伟科702。而且从我国玉米主产区与其他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来看,中单909具备较高的增产潜力。在东北地区5500~6000株/亩左右比当地常规品种产量提高8%~25%;此外在河南新乡5000~7000株/亩密度下,中单909的产量比浚单20要显著增产。
除了突出的耐密性和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中单909的产性好,产量潜力也很高。中单909属于中熟中穗型可春播和夏播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群体产量高,综合抗性好。2009年—2010年中单909参加了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630.5公斤,与郑单958相比增产了5.1%。此外,在东北的生态适应性与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中中单909也表现出优越的特性,它在东北地区高密种植下群体冠层结构适宜,不仅耐荫性强,群体生产力也很高。
除此之外,中单909的生态适应性也很广,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东北春播区和西北等部分地区种植,总体来说综合抗性良好。与此同时,中单909的籽粒品质好,容重为794g/L,已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此外,该品种粗蛋白含量为10.32%,粗脂肪含量为3.46%,粗淀粉含量为74.02%,赖氨酸含量为0.29%,均达到了国家标准。
在成功育成中单909后,黄长玲又继续突破自我,创新集成了中单909区域配套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实现了小面积高产突破与大面积丰产增效。他带领团队成员先是仔细研究了中单909的高产潜力,根据品种特性研发出了合理增密、深松改土、化控防衰等关键技术,进而创新了不同区域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了3套适用于不同区域的配套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在2010年至2015年间,共有38个点次单产超过1000公斤/亩,其中最高产的每亩达到了1376公斤。而且在应用黄淮海区域直播密植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后,亩产提高5%~13%,实现了大面积高产高效,平均每亩增产粮食66公斤,增加收入146元。通过集成控水控肥、分期揭膜、断根处理等技术方法,制定了《中单909杂交种制种技术规程》和《中单909玉米亲本自交系繁育技术规程》,制种产量亩增加32.5公斤,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与此同时,黄长玲还着手建立了科企合作的新机制,完善了合作推广模式,进一步加速了中单909的品种转化。
目前,黄长玲育成的中单808已经连续9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而“中单909”也已经连续5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在全国农业农村部玉米主导品种中,黄长玲一人育成的品种就占据了两席。此外他选育的其他品种,也有许多在区域试验阶段就已经被市场、企业和经销商看好,并在审定前就被公司购买。
在黄长玲心中,育成好的玉米品种就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为此他不停地努力,不断地前行。认识黄长玲的人都说,他似乎一直都在忙碌,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他不是下农田观察玉米生长情况,就是与农民在一起,为农民讲解选种用种知识,还会及时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如此忙碌的生活,黄长玲并没有丝毫疲倦,只要看到玉米产量得到提高,看到农民丰收的笑容,他就觉得一切的苦与难都是值得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