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守护全民健康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2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当时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开放实验室。1991年3月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筹建,1992年4月正式批准实行“边建设边开放”,1993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健康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医学前沿,充分发挥临床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以“围绕重大疾病,阐释分子机理,促进临床转化”的创新链条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实验室是国家基础医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地,是健康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术中心、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坚持创新,引领国内基础医学发展方向。
  
为全民健康服务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已成为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共同基石和纽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将为人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临床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实验室的总体研究目标是重大疾病的个性与共性分子机制,即发现和鉴定与重大疾病相关的新基因(分子)、生化途径、信号通路、模块及其作用网络,进行整合与系统分析,揭示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分子机理,确定疾病干预的可能新靶点,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同时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研究既要努力获得自主创新的成果,引领国内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方向,促使我国在国际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又要密切结合我国重大疾病的发病特点与国家的人口与健康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
  实验室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针对重大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及调控网络等开展系统的生物医学研究,阐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为实现重大疾病的预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和转化医学方案。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
  1.能量代谢分子机制与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
  研究环境因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观遗传等多因素作用下与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分子机制,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能量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揭示能量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关系。
  2.代谢通路稳态调控机制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研究
  利用细胞合成及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能量利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通路稳态调控机制与恶性肿瘤等其他重要疾病的关系。
  3.免疫调控分子机制与炎性重大疾病研究
  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研究,T细胞受体识别、肿瘤免疫机制与治疗及诊断、抗感染免疫和老化免疫机制研究,肿瘤免疫相关研究等。
  4.遗传分子机制与出生缺陷等重大疾病研究
  发现新致病基因,拓展已知致病基因突变谱,建立多种单基因病的精准分子医学诊疗技术平台;在明确新致病基因的基础上,借助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进行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探索遗传病及出生缺陷的原因并研究相关的防治技术。
  5.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与发育异常与神经精神等重大疾病研究
  探索表观遗传修饰和发育相关的重要分子、通路和调控网络,探索RNA生物学重要相关分子机制,对发育异常过程中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形成的调节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对神经及精神认知重要机制进行研究,探索表观遗传机制在重大疾病中的功能及作用。
  实验室将始终秉持“科学济人道”的人文精神,丰富发展重大疾病“分病而治、异病同防”的分子理论基础,积极落实“预防第一”的积极防病理念,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优势明显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代表国家基础医学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优秀科学家以及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基地。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了以战略科学家为导引、领军科学家为骨干、青年科学家为主要力量的研究团队。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4人,“万人计划”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6人。实验室固定人员97人,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34人,45岁以下青年骨干占76.2%。自创建以来,实验室在Nature、Science、Cell及其子刊等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文章,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奖励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十项,获得一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并成功转化,引领了国内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发展方向。
  此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之初便开始围绕科学研究重点进行高水平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并逐年加强对大型实验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实验室公共仪器平台由新科研楼内的2个公共开放实验室(209、210室)、老科研楼的1个公共实验室(321室)、6个大型专人管理仪器室(质谱仪室、二代测序室、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室、共聚焦显微镜室、斑马鱼实验平台、膜片钳平台)以及分布在各个课题组的托管仪器组成,共同支撑实验室相关实验研究。从功能角度分类,公共仪器平台包括四个亚平台:一是分离制备平台,包括超/高速离心机、超声破碎仪、真空抽离设备、制冰机、纯水仪等;二是分子检测平台,包括多功能酶标仪、实时定量PCR仪、凝胶扫描仪、分光光度计、高通量测序仪、质谱仪等;三是光学成像平台,包括多种正置倒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等;四是细胞生物平台,包括膜片钳系统、斑马鱼实验平台、膜片钳平台和流式细胞仪等。
  经过多年的建设,重点实验室公共仪器平台已经成为一个公共支撑平台,主要侧重在服务科研和促进医学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同时兼顾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和公共宣传。公用仪器平台对全社会开放共享,为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其他外单位提供仪器使用和服务。平台所有仪器均由固定人员专门负责。
  
重视科普工作
  为响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在2019年实验室开放月活动安排,充分展示实验室建设成果和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的沟通,促进社会各界的理解。通过学习推动实践,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实践载体,丰富实践形式,紧扣学会“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的活动主题,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9年5月11日开展开放活动,活动主题为“发现科学乐趣,探索未知神奇”。
  实验室面向北京市各大初中和高中学校招募了对生物抱有兴趣的36名学生,这些学生在开放日参观了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工作人员对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了整体的介绍,并组织观看了中国科学医学院的宣传片,随后同学们分成3组,以轮转的方式在实验室平台进行了参观。实验室光学影像平台的研究人员为同学们进行了显微镜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方法的介绍,并演示了科普实验;蛋白质纯化平台的研究人员为同学们进行AKTA功能使用介绍;流式分选平台的研究人员为同学们介绍流式分选分析功能与应用,并带大家参观流式分选大型仪器。通过参加此次开放日活动,同学们均反馈获益良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少年强则国家强。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后将继续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实践载体、丰富实践形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