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03
——第十一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五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综述
文 夏 炎
2019年10月26—27日,第十一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暨第五届中国与世界认知科学国际会议在北京邮电科技大厦召开。这届大会由贵州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共同主办,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承办。
2019年,中国认知科学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新方面继续阔步前进,科学研究成果卓著,学科建设成就辉煌,队伍建设新人辈出。
自2000年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创建以来,2004年清华大学团队获得中国教育部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支持,建立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成立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200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复系;2015年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负责人蔡曙山教授和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负责人张学立教授在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和行政的强有力领导下,共同创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2016年该校民族文化与认知获批贵州省重点学科;2017年以后,该校开设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积累认知科学本科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2019年3月21日,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新增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这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作为目录外新增学科的认知科学与技术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表明这个学科已经得到国家承认,这将为认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铺平道路。目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已经建成认知科学与技术、心理学、教育学、民族语言与文化4个系,招收认知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4个专业方向本科生,在校生近700人。建成逻辑与认知、民族文化与认知两个硕士学位点和教育硕士一个专业学位点,在校研究生近40人。《科学中国人》、中国新闻网等国内媒体分别发表文章《让认知科学降落凡间》《廿载一觉认知梦,十年辛苦不寻常》《中国首个认知科学本科专业落户贵州民大》,报道清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在认知科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10月26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大会主席蔡曙山教授主持开幕式。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学立教授发表书面致辞,祝贺一年一度的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胜利召开。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赵纪宁,《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总编辑、大会共同主席张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大会共同主席傅小兰教授,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认知科学系、大会共同主席杨英锐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建设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王琳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衣新发教授在主席台就座并致辞。
在10月26—27日两天时间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教授,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认知科学系杨英锐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学立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王琳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张洪欣教授,浙江大学金立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寅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衣新发教授,天津大学白晨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曙山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张黎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江铭虎教授(以出场先后为序),分别就当前认知科学的前沿热点问题、认知科学学科综合交叉以及认知科学应用问题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这届大会特设两个“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专场”,分别由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和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团队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作专场学术报告,展示我国认知科学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风采。
经过两天内容丰富、水平一流的研讨交流,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和圆满成功。10月27日中午,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大会主席蔡曙山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说,一年一度的认知科学大会是一场学术盛筵,中国和世界认知科学界的老友新朋会聚一堂,交流一年来的学术成果,为推动中国认知科学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蔡曙山教授总结这届会议的3个明显特点:第一,会议继续贯彻“多学科交叉,全学科覆盖”的宗旨,促进认知科学和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和发展。这届会议的报告涉及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和人类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领域,涵盖了认知科学“6+1”结构的全部学科。第二,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明显提高。本届大会20多位特邀嘉宾发表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傅小兰教授“动作操作与怪异性对联结记忆的影响”、杨英锐教授“复合认知系统的高阶规范场论”、张学立教授“认知科学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周建设教授“语言的认知与计算”、王琳教授“驱动蛋白诱导学习通过含KIF3A激活TH不同亚网的主要分子和细胞机制”、张洪欣教授“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异步脑-机接口控制系统”、金立教授“溯因推理是创造性思维吗”、张寅生教授“选择:智能的本质”、衣新发教授“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创造力研究”、白晨教授“汉语词的认知神经研究”、蔡曙山教授“进化与建构:从认知科学重新审视语言”、张黎教授“基于文本分析的南亚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知研究”、江铭虎教授“实验任务差异对N400效应的调控机制研究”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童娴评价说,学术大师们的报告精彩纷呈,反映了当前认知科学的前沿问题和学者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平时要能够听到一场这样高水平的报告可不容易,参加这样的学术盛会真是如入宝山,满载而归。第三,青年学者茁壮成长,认知科学后继有人。参加这届会议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人数超过以往各届。会议专门举办两场“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专场”,清华大学认知团队青年学者黄云龙(博士后)、王玉玲(博士生)、杨思琴(博士生)、久保田千顺(硕士生)、桑原?(硕士生)、栾军(医师),贵州民族大学白正府副教授、曹发生副教授、张景婷副教授、童娴讲师、黄敏侠(硕士生)、陈娟(硕士生)、杨志雯(硕士生)发表了高水平的研究报告,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