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佛心匠医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8

 

——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邵宗鸿
  
王 军


  他佛心待人,救治患者无数。他匠心行医,科学严谨地探索造血王国的奥秘,开拓延续生命的新路。他为人师表,培养出数批德才兼备、风华正茂的血液学新秀。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血液学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邵宗鸿。
  
知类溯本,百战不殆
  邵宗鸿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红细胞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诊断、治疗方面成绩显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医近40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及科研一线,为众多血液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健康。
  邵宗鸿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重视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解析、纯化骨髓衰竭症,使之由不同机制的“综合征”逐步过渡到机制相对明晰的“独立疾病”体系。他在对骨髓衰竭性疾病甄别研究过程中发现,以ATG为代表的免疫抑制治疗对某一类骨髓衰竭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因此,邵宗鸿团队将这类疾病从骨髓衰竭性疾病中纯化出来,命名为纯化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他们首选强化免疫的治疗方案,包括ATG、环孢素以及造血因子,近年,这种病人的疗效明显提高了。
  有一类ATG疗效不好的骨髓衰竭症,向白血病进展。邵宗鸿团队对这类疾病进行了总结,发现除了病态造血外,该病还伴有染色体异常、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免疫表型和分子靶点异常等特征,符合国际上命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对此,邵宗鸿团队采用多参数综合诊断MDS的方法,将形态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多项指标综合起来对MDS进行诊断,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2005年,团队发表了前瞻性的研究成果。2007年,MDS国际工作组发表了MDS维也纳诊断标准,确定了多参数诊断MDS的方法。这说明,邵宗鸿团队的研究工作走在了国际前列。
  在邵宗鸿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有一项不得不提的成果,那就是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一种新的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衰竭症—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I RP)。I RP患者的骨髓特别容易看到红系造血岛,邵宗鸿团队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免疫机制研究,发现在有核红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有自身抗体的沉积,由此,他们联想到这部分病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不好,会不会跟体液免疫异常有关?是不是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细胞损伤,或者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被抑制,或者诱导巨噬细胞吞噬?
  为此,邵宗鸿团队建立了一个骨髓细胞膜抗体的检测方法,他们最初采用了凝集法,也就是骨髓库姆实验。通过研究,他们发现约50%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库姆试验阳性,也就是说有一半的病人能被测到抗体。为了提高对该类疾病检测的灵敏性,邵宗鸿团队将凝聚法改为荧光法,发现90%以上患者流式可测得骨髓造血细胞膜结合自身抗体,且以I gG最多见。邵宗鸿介绍说,这部分病人过去在血液学领域没有被认识到。他们将I RP从骨髓衰竭症中分离出来后,对该类疾病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或CD20单抗治疗后,B淋巴细胞逐步恢复正常,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转阴,骨髓及外周血恢复正常。
  美国学者曾因为没有将这类疾病甄别出来,把它当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了ATG治疗,结果疗效不好,于是将这类疾病诊断为难治性再障,遂改用CD20单抗治疗,有效率达80%。这一临床反应也表明了,邵宗鸿分离出来的I RP是存在的,是与再障、M D S、P NH都不同的新疾病。他说道:“虽然它们的表现都是全血细胞少,但是骨髓造血功能损伤的机制不一样,因此治疗方法也不一样,I RP患者应该用阻断B细胞产生抗体的方法。”
  对骨髓衰竭性疾病的甄别研究,促进了邵宗鸿团队的诊断精准性,提高了其治疗的针对性,治疗效果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也正因为这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病内科每个月的床位使用率高达200%,病人覆盖全国20余省市,甚至国外病人也前来就诊。邵宗鸿说:“这也让我们感觉到千重要、万重要,唯有疗效最重要。”
  
遵循科学,用心守护
  邵宗鸿经过多年的创造性工作,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时带领并发展了一支优秀的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在血液学基础或临床研究领域近年一直紧跟国内研究趋势,并且有了长足进步。
  多年深耕于血液病领域,让邵宗鸿对该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多体会。首先,他认为,医学就是一门科学,必须要尊重医学的科学性。“无论是做临床医学,还是做基础医学,必须要有宏观视野,要紧跟时代的趋势和需求;还必须要有微观视野,这样才能研究得更深入。”从宏观上把控大局,微观上加深解析,这样临床血液学才能真正构成二维甚至三维的科学体系。
  医学上的事无小事,这就要求每一位从业者始终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邵宗鸿说,医学研究同样需要数据的支持,在研究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数字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凡事不能就简,必须真正地依靠临床研究和实验来加深对医学的认识,尤其是对临床医学的认识。
  邵宗鸿的第二个体会是,医学是一门无限的学科。人类自诞生起就一直没有停止对生命的认识,虽然近代以来生命科学和医学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和较大的进步,但是邵宗鸿认为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领域是人类没有认知到的。“因此,永远不能停止探索的脚步。随着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甚至对已有认知的否定。所以,这也提醒我们永远不要满足于眼前已经取得的成绩。”邵宗鸿还认为活到老学到老是医学领域研究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因为在研究的道路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一定不要在学习上有停顿。
  从穿上那身白衣开始,医者就开始了对生命的承担。邵宗鸿认为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医学领域的从业者必须要有足够强大也足够仁爱的心理。他说道:“这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要有爱心,善待每一位患者,也尊重每位患者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品质,所以说医学其实也是一门行善的学问。”作为血液学的学术带头人,邵宗鸿也一直在不断地教育和引导团队成员,“要学人文学,要会给病人谈心,要会激励病人、引导病人配合我们的临床和科研任务,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这样既有利于当下的病人,也有利于未来的病人。
  不过,医学在守护生命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医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新的治疗技术也好,新药研发也好,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大众的帮助和关爱。对此,邵宗鸿也呼吁道,社会要对医学这门学问及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学者多些支持、多些爱护、多些宽容,这样才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够保证更多患者的健康。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国的医疗水平和诊断技术在不断提高。近些年,中国临床血液学在国际上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中国智慧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福音。着眼国际发展,立足国内需求,邵宗鸿及其团队在血液病临床、教学及科研方面脚踏实地,用仁心仁术守护着人们的健康。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