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并颁奖

本刊记者 杨 洁


  2012年12月11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个省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获此殊荣。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范继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副总裁兰珍珍出席并颁奖。典礼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主持。
  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由34位院士组成,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女士担任评委会主任。今年有来自113个单位推荐了157位有效候选人,最终获奖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旭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吴志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勾晓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丽萍、东南大学数学系教授梁金玲、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吴一弦、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马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慧君。
  在颁奖典礼之后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论坛上,10位女科学家围绕“科学‘她’能量”与“科学‘她’成长”两个主题与在场观众展开了互动的讨论。
  
相关背景链接: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每年举行一次评选表彰活动,每年评选出10名在基础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长期从事科研工作、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的、45岁以下的青年女科学家,其中,至少有1名(不限于1名)来自西部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青年女科学家,奖金金额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
  截止目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评选表彰活动。至第九届,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76位女性获得该项殊荣。其在中国科技界的权威地位也得到广泛认可。欧莱雅的捐助总额达610万元人民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马旭村

  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拓扑绝缘体薄膜和铁基超导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动力学,从实验上证明拓扑绝缘体受时间反演对称性等基本性质,对拓扑绝缘体的发展和高温超导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颜宁

  致力于重要膜蛋白以及植物脱落酸受体信号通路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对MFS家族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维生素C转运蛋白家族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及机理研究,以及脱落酸受体PYL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 吴志英

  发现了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对充分理解这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提高本病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 勾晓华

  系统地研究西北旱区山地和青藏高原东部树木年轮,发现树轮记录主要反映区域湿度变化。这一成果为重建几百年到几千年的干旱变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卢磊

  针对金属材料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相互矛盾这一难题,巧妙利用纳米孪晶强化机制,成功实现了铜的超高强和高导电性,有可能为高强高导电材料的开发提供一个新途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魏丽萍

  针对海量生物数据分析的挑战,其课题组自主研发了11种生物信息学新数据库和算法软件,被大量的国内外生物学家应用于他们的研究中,预测结果多次被验证。所研发的新技术主要围绕两个方向:1)分子通路鉴定以及成瘾相关基因研究,2)转录调控(尤其是天然反义转录本调控)。
  
  东南大学数学系教授 梁金玲

  在基因序列数据建模、基因调控网络动力学分析、复杂网络理论与研究、网络控制与优化、非线性随机系统理论、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 吴一弦

  其研究开发的异丁烯可控阳离子聚合与橡胶聚合新工艺新技术,在3万吨/年工业装置上得到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丁基橡胶生产技术的国家。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马晶

  发展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相结合方法,系统研究材料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在化学、物理及材料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并且瞄准前沿科学领域,理论结合实验,设计及制取新型“分子开关”等新型材料。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 赵慧君

  长期致力于研究孕妇血浆中胎儿核酸这一课题,其研究成果可用作常规临床诊断的检验方法。尤其是在胎儿21三体综合症(又名唐氏综合症) 的产前诊断上,她发明的无创性方法已在中国、美国、及德国等国家被采用。无创的产前诊断方法比当前使用的诊断程序更加安全,大大降低了胎儿流产的风险。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