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诺贝尔文学奖中的七个共产党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本刊编辑 王银凤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苏共党员: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ik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1905-1984),是20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1905年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1922年,前往莫斯科,加入“青年近卫军”,隔年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5年他们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
  1930年肖洛霍夫见到了斯大林,1932年肖洛霍夫成为一名正式的苏共党员。
  1940年,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完成。小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在《真理报》连载《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创作《静静的顿河》期间,肖洛霍夫又完成了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又译《新垦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于1960年完成)。小说以顿河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的建立、发展和巩固为背景,写出了斗争的复杂和尖锐。尽管对这一运动本身和作家的评价态度有不同见解,但是小说中达维多夫、拉古尔洛夫和梅谭尼可夫等形象鲜明生动,戏剧性的情节紧张感人。小说前后两部的风格有明显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肖洛霍夫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39年他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60年获得列宁文学奖金,并获其他多种荣誉。他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斯大林死后解冻时期的苏联文学界的高压政策,因而声誉下降,但在人民中间仍受崇敬。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鲁齐林诺村去世。
  

巴勃鲁·聂鲁达 智利共产党员: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原名内夫塔利·里加尔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904年7月12日生于智利中部的帕拉尔城。聂鲁达从小酷爱读书,学生时代就开始写作。但是他的文学创作活动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于是1920年10月,他决定此后只用笔名发表作品,这个笔名就是巴勃罗·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1923年8月,他的第一部诗集《黄昏》正式出版。第二年他的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之歌》问世,在这两部以爱情和大自然的风光为主题的诗集里,充满了孤独、悲伤的情调及对往事深情的回忆。
  文学创作上的热情和所取得的成就,促使他最终决定放弃在大学的学习,全力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在聂鲁达生活和创作的道路上,1924年至1927年是一段极其艰苦的岁月。一方面由于放弃了大学的学习,父亲十分生气,中断了每月寄给他的生活费,而他自己又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因此在经济上非常拮据。另一方面这时的智利政局不稳,于是聂鲁达也决定自寻门路到国外去。他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见到了当时的外交部长,谋得了智利驻仰光领事的职位。
  1927年6月14日,他离开圣地亚哥去缅甸赴任。从此,聂鲁达进入了外交界。先后担任过驻锡兰、雅加达、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塞罗那、马德里等地的领事,驻巴黎处理西班牙移民事务的领事、驻墨西哥总领事、驻法国大使等职务。1932年秋天,他回到智利。一年后被派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担任领事职务。不久,他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巴塞罗那领事。1935年2月3日,他作为领事移居马德里。
  在西班牙的经历是聂鲁达生活和创作上极其重要的阶段。那时他己是一个相当有名气的诗人。然而聂鲁达的好友加西亚·洛尔伽的被枪杀,马德里的被轰炸以及他亲眼看到西班牙首都街头无数儿童所流的鲜血,终于促使他不顾一切,坚定地站到了西班牙人民一边。因此,他被免去了领事职务。但这场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的战争,对聂鲁达的思想和写作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他写出了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从1940年冬任墨西哥总领事到1943年冬返回智利期间,聂鲁达先后写出了《献给玻利瓦利的一支歌》、《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情歌》、《献给红军的一支歌、庆贺到达德国边境》等出色的诗篇。
  1945年是聂鲁达政治生涯中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得了智利的国家文学奖金,同年7月8日他加入了智利共产党。但一年以后,智利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魏地拉总统倒向了反动阵营。1948年2月5日,政府对聂鲁达发出了通缉令,他被迫转入地下,然而并没有因此停止创作活动。在人民群众的保护下,尽管经常转移住处,生活极不安定,他却在这种动荡的日子里完成了他的最重要的诗集《漫歌集》(译《诗歌总集》或《大众之歌》)。这是一部拉丁美洲的史诗。诗中颂扬了拉丁美洲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及水手、鞋匠、渔民、矿工、农民等劳苦人民,揭露了罪恶昭彰的剥削者、掠夺者、压迫者和独裁者,深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祖国——智利。
  1971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聂鲁达诺贝尔文学奖金,“因为他的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
  1973年9月23日,在阿连德政府被推翻后的第12天,聂鲁达与世长辞,终年69岁。
  

若泽·萨拉马戈 葡萄牙共产党员: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11.16-2010.06.18),葡萄牙文坛巨匠。1922年生于里斯本北部一个名为阿金尼亚加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由于经济原因,高中时他被迫放弃了学业,转而学习为就业做准备的技术。之后他辗转于国内的各个服务行业,最后的职业是焊机售货员。
  194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罪恶的土地》出版,它让萨拉马戈一跃成为某文学杂志的编辑。真正令萨拉马戈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82年《修道院纪事》的出版。这是一个丰富的多义的文本,包含了对历史、社会和个人的种种看法。最能代表萨拉马戈创作风格的则是《里斯本围困史》和令他夺得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盲目》。对专制制度始终如一的抨击,使萨拉马戈的很多小说读起来都更像政治寓言。
  他的无神论思想和强烈的左翼政治倾向,亦使他素来不受西方主流媒体的欢迎。评论家伊恩·布鲁玛就曾不无讽刺地将萨拉马戈称为“我们时代的左拉”,意指萨拉马戈继承了左拉开创的作家干预传统。
  2009年,这位入党42年的葡萄牙大作家还在不断发文攻击布什、布莱尔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因为后者控制的出版社拒绝出版他的blog文选。老先生认为,虽然今日技术进步,道德却比过去更为沦丧。
  2010年6月18日12点半,若泽·萨拉马戈在他位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兰萨罗特岛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1998年,凭借《盲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 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波兰共产党员: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awa Szymborska,1923.7.2-2012.2.1),波兰诗人。生于波兰小镇布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那时,她的国家刚刚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1931年全家迁往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1945-1948年就读于雅盖隆大学。1953年至1981年,担任克拉科夫《文学生活》(Zycie Literacia)周刊的诗歌编辑和专栏作家。1952年成为波兰作家协会会员。
  1945年3月,她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1948年,当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生变,共产政权得势,主张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辛波丝卡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1952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1954年,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在这本诗集里,涉及政治主题的诗作大大减少,处理爱情和传统抒情诗主题的诗作占了相当可观的篇幅。1957年,《呼唤雪人》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抛开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1963年,她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
  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在诗歌艺术中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的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 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2001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这是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最重要荣誉。2012年2月1日,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88岁。
  

弗里德·耶利内克 奥地利共产党员: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奥地利女作家。1946年10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自幼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和长笛,后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1964年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197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70年代初,她辗转柏林、罗马等地。1974年与戈特弗里德·许恩斯贝格结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维也纳。
  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随后她参加了70年代在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并出版了她的讽刺小说《我们都是诱骗物,宝贝。》,她还于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时光》、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该小说后被拍成电影并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耶利内克迄今为止共创作了50部作品,获得了21项文学奖,其中英语作品4部,法语作品9部,其余均用德语创作。
  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成分的《钢琴教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女情人们》(1975)、《钢琴教师》(1983)、《欲》(1989)、《死者的孩子们》(1995)、《贪婪》(2000),戏剧《克拉拉S》(1981)、《城堡戏剧》(1985)、《在阿尔卑斯山上》(2002)、《死亡与少女lV》(2002)等。她先后获得过海因利希·伯尔奖。施蒂利业州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等许多奖项。
  耶利内克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用德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莱希一拉尼斯基的话说:“耶利内克始终都是一个社会批评作家……她的极端性和她的坚定性不可低估。”而这一点也适用于她的戏剧作品。作为女权主义者和加入过奥地利共产党的作家,耶利内克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西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指向性暴力和男性话语霸权,指向人类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更指向奥地利的新纳粹势力。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多丽丝·莱辛 英国共产党员: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二战中,莱辛认识了一批左派斗士,受他们的影响,她愈来愈同情被压迫的人们,痛恨社会的不公正,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一个共产党员。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拮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
  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这部小说叙述了青年女性经历作情人和母亲的故事,曾被全球数百万人当成女性独立的教课书。这本书后来成为格劳丽亚·斯坦因(Gloria Stienm)和杰曼·格理尔(Germaine Greer)等激进人物所拥护的女权主义的先锋。
  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
  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时,她已是88岁高龄。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多丽丝·莱辛“用怀疑、热情和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莫言 中国共产党员: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河崖镇大栏乡。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自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1985年起,莫言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
  1997年,莫言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同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5年,莫言接受香港公开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时曾透露,自己年幼时曾经受到一位被划为右派回乡劳动的中文系大学生影响,憧憬有一天也能写出一部作品,过上“腐败作家一天吃三顿饺子的生活”。他还说:“如果因为我敢于说实话而授予我荣誉文学博士,那么我觉得自己当之无愧。”“莫言”是他开始创作时所起的笔名,却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放炮”说真话,告诫要少说话。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其作品出版后常常引发广泛的争议。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