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10
徐芳芳
中国是山地大国,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约有山地面积666万平方千米,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中,山地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40%。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逾越不了多山的基本国情,抵御和防治山地灾害是山区发展的一大艰巨任务。
作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宁生从20世纪80年代接触到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之后,就一直在这一领域中前行不辍,时光荏苒几十载,他的身影遍及中国的山地灾害防治一线,在那里留下了属于中国山地人一个个坚实的印记。
矢志不渝,扎根山地灾害防治
出生于1965年的陈宁生,如今已过知天命的年纪。早年间,他曾在成都理工大学学习、任教。1988年9月,他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在这里结缘泥石流山洪等山地灾害研究,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士毕业后,他开始留所从事科研工作,30年来一直前行在我国的山地灾害防治一线。
针对我国泥石流发育机制不清、泥石流预测困难、预警精度不高、误报率较高等问题,由陈宁生领衔的成都山地所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重大需求,经过18年的研发,在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他们创立了泥石流物源控制理论,发现物源主导灾害性泥石流的孕育、形成和演化趋势,奠定了动态预测的理论基础,支撑了泥石流的预警、参数计算和调控技术;建立了分级多指标的泥石流预测、预判与预警系统,首次实现了泥石流区域预测,提高了泥石流监测和预警精度,极大地减少了误报和漏报;构建了泥石流高效能工程调控关键技术体系,有效地延长了防治工程寿命,科学回答了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投入产出问题,实现了工程减沙效益定量评估。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所研发的技术成果成功推广应用于四川省、新疆-中亚和西藏-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的74处灾害防治示范点,并连续7年针对四川省及我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成功预测,有力推动了泥石流综合防控技术进步,产生了103亿元的经济效益,超过1.39亿立方米的减沙效益,受益人口130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巨大。
不忘初心,马不停蹄投入科学研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多年来从事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陈宁生面对眼前的困难与挫折从未想过放弃。
近10年来,他领导团队不断创新开拓,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6个中英、中尼、中澳、中智国际合作项目;主持完成了白鹤滩水电站、邛海泥石流、都汶高速等6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示范项目,产生了5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他们还完成了白鹤滩电站、乌东德电站和江边电站3个国家大中型水电工程的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示范,成果推广应用于20多个城镇和10多个水电工程减灾,保护了上万人的生命安全。
在他们多年的研究开拓下,科研荣誉纷至沓来。陈宁生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促进奖1项,新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12篇,发明专利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出版专著3部,撰写的18份国家咨询报告获得国务院总理或中办和国办以及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陈宁生还将担当起国家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的攻关重任,发挥“山地人”的精神,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