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用行动落实创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良教授

本刊记者 张欣浪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然而,医药市场的改革却仍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怪圈中徘徊不前,尤其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更是面临着投放资金萎缩、产出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如何立足我国中医药特色进行创新研制,并将创新研究与产业化密切接合,是促进新药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良教授告诉我们:要用行动落实创新。事实上,从事新药研究30余年的他也在不断践行这一思想。
  
“创新是一个国家药物发展的灵魂。”
  
  创新对于新药研究是关键,也是动力。王晓良认为首先一点,创新不仅是理论是思维,最重要的是与实际结合,投入到实用中去,与市场接轨;其次,要克服浮躁,扎扎实实地去做。
  创新是箭在弦上
  我国是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医药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然而,目前我国市场上97%的药物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每年要花费巨额的资金去购买国外研制的药品;同时国家整体药物成本居高不下,这给国家和患者造成很大负担,与我国医药消费规模是不相匹配的。“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就只能付出很高的代价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不能在世界上相应的领域里拥有一席之地。”王晓良无不痛心地说。
  创新有雄厚基础
  “其实,我国新药研发具有天然的优势。”王晓良说。首先,我国地大物博,有种类丰富的天然生物资源,就像一个庞大的原料库,为我们研制新药提供了基础和来源;其次,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医药研究历史,前人留给我们无穷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我们医药史上的瑰宝,让我们获益匪浅;此外,相对于西方药物研究界,我们更加熟悉中国的用药信息,我们研制出新药的机会更多、机遇更大,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之一。“有了这些天然的优势再加上现代研究手段和我们的相应改革,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研发出适应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这样就可以极大缓解当前老百姓‘吃药难’的问题,提升我国药物研发在世界上的地位。”王晓良告诉记者。
  创新需自主产权
  他认为,为了使我国的新药研发事业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该力求早日开发出更多的、广大患者急需的、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使我国研发的新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为达到这个目标,国家级新药研发重点院所和团队责无旁贷。近年来,药物研究院通过科研基金的申请,国家药效学平台的建立,新药的研发等工作,已经形成了既可承担国家任务又可对外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的技术平台以及创新药物研发平台。
  
建设平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
  
  “十五”期间,为了推动我国药效学的研究,科技部将药效学评价平台的建设列入“十五”规划的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之中。王晓良率领研究团队第一批承担了科技部药效学平台建设任务,主要负责“心功能不全及脑出血/缺血药物药效学评价平台”的建立;随后的“十一五”和正在进行的“十二五”又将研究方向扩大到了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和糖尿病并发症。
  平台建设为国家
  在平台建设上,王晓良充分利用人才和设施优势,形成了不同学科与企业科研力量的优势互补,构建起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平台为我国医药行业创新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支持,近年来,研究平台为40余家药物研发机构及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评价一类创新药物侯选物30余项,其中19项获国家新药重大专项支持,部分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目前,王晓良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已经成为集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至整个动物水平的药效评价、新药筛选和开发的综合性研究为一体的平台,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平台建设为产业
  谈到“十二五”课题,王晓良说,首先要把“十一五”药物平台取得的优秀成果引入“十二五”项目中,并在已有的成果上加以完善,尤其要完善药效平台。他还提出,新的标准要与国际接轨,使得有更多的靶点和指标进行评价,用转化医学的观点把动物实验和人结合起来;其次就是要把已研发出的新药更多推向临床。
  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十余年里,王晓良也非常注重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在强化研究、开发团队的同时,大力加强产业化建设,遵循市场规律,形成了规模化的药厂和销售团队。生产、销售、利润均大幅提高,在他主持工作期间,产值及利润增加约10倍,促进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的结合,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此举措符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在国内研究机构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我们有像研究‘两弹一星’一样的团队”
  
  好的带头人才会有好的团队,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最终又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王晓良所带领的药物研究院就是这样一支依照国家重大需求,以发明、研制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精锐团队。
  高精人才是基础
  在高校人才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所却有多位留学人员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工作,留在国内进行基础性研究,成为创新团队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的已成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有的是瑞士DEBIO-CCRF(德彪奖)中国一等奖的获得者,有的申请了多个发明专利。团队建设也注重年轻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合理高效、团结协作的研究梯队。目前组成这支神经系统药物研究创新团队的学术骨干共有12名高级研究人员、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获得者,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7人、研究课题组8个、实际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超过40人。
  锁定目标搞创新
  王晓良说新药研究需要的是多学科的配合,涵盖材料物质、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药理、毒理工作,某种意义上就像研究两弹一星,而不是单独研究。对此,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是寻找、创制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具有脑保护作用的新药,并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性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急性脑卒中(脑血管病)已位居我国中老年人死亡原因的首位,而老年痴呆和帕金森氏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因而深入研究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疾病,应用最新研究手段,研究疾病相关的功能基因改变及重要蛋白的改变,发现药物作用新靶点,建立现代药物筛选模型,从天然产物及衍生物中寻找防治以上疾病的创新性药物对他们来说责无旁贷。目前研究院及依托单位已成为该领域与国际接轨的新药研发基地和技术平台。
  对外合作很重要
  谈到在对外合作上,王晓良强调,眼光视野非常重要,既要考虑国际接轨及掌握丰富的知识技术,又要考虑国情,不能盲目,应结合实际资源情况如原有研发中药和材料基础,不仅注重基础研究,更重要的是上升到临床,与生产环节及指标相结合。近年来研究院积极与国内外学术同行联系,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与法国施维雅公司、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大正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日本学术振兴会等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由于国家在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王晓良和团队成员一起承担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彼此的默契逐渐形成,整体的力量不断壮大,并被国家教育部评审为“创新团队”。
  
科研成绩硕果累累
  
  王晓良说,团队在过去的几年中共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及子课题6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转让研究成果2项(左旋丁基苯酞和dL-PHPB)、对外技术服务40余次,获成果转让及技术服务收入近4000万元,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今团队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培养高层次药学人才数十名。近年来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发现多种蛋白标志物
  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离子通道和药物研究中,王晓良发现钾通道的持续过度开放是诱导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因素,抑制钾通道可以明显减少凋亡的发生,具有保护神经元及脑的作用。他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并发现了多种在AD、PD动物脑组织和临床病人血中的蛋白标志物,阐明了它们在动物模型和病人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以离子通道为药物靶点的研究
  在治疗脑缺血药物新靶点的研究中,王晓良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双孔钾通道亚型TREK1和TRAAK在急慢性脑缺血时的特异性改变,并提出双孔钾通道可能成为治疗脑缺血的药物靶点,论文被国际上引用数百次,带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还证明了Kv2.1、Kv3.1和TREK-1等通道亚型在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中明显变化,钾通道阻断剂可改善痴呆状态和减少谷氨酸,缺血、缺氧等导致的神经元损伤,为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理论依据。这项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抗脑卒中Ⅰ类新药dl-PHPB
  抗脑卒中Ⅰ类新药dl-PHPB(一类新药丁基苯酞的前体化合物)已完成Ⅰ期临床研究,正在申报Ⅱ期临床研究,该药获11个国家专利授权。由于改变了理化特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临床药效学研究证实,dl-PHPB为新一代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保护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梗塞体积、延长生存时间和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以及保护线粒体功能和抗凋亡的作用,在多个靶点改善神经功能。
  继往开来,相信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研究团队将在王晓良教授的带领下,抓住机遇,为开创未来新的局面,争取在我国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离子通道相关靶点的研究、相关药效学平台的建立及创新药物先导物的寻找和发现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上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以加速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研究,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专家简介:
  王晓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1955年5月出生,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8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30多年来,王晓良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靶点、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并将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作为最大目标。
  曾获我国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和1998年“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作为负责人共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973”、“863”及“十五”重大专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主持多项新药开发工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发表论文论著近170篇,SCI收录近70篇。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亚洲药学家联盟副理事长,2001年以来担任《药学学报》主编、《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学年鉴》等杂志副主编,《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杂志(欧洲)顾问,编委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美国) 副主编等职。所领导的研究团队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规划”创新团队,得到教育部的重点支持。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