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做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在困难时要看到光明,用美的微笑告诉世界像春天一样永生,用温柔营造着绿色生命,用祝福呵护人间真情”。    ——致医生
  

——访中日友好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杨志英教授

本刊记者 周 颖


  “为了病人本人的利益,我将采取一切必要的诊断和治疗的措施,同时,我一定要避免两种不正当的倾向:即过度治疗或无作用的治疗……我将牢记尽管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是医生本人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及理解有时比外科的手术刀和药物还重要……我要让自己记住,我不是一台看病机器也不是恶性肿瘤本身, 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病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家人以及造成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我的责任是要考虑到所有的这些事……对于来求助于我的病人,我一定要拿出我最精湛的医术,当看到他们身体康复的时候我会倍感愉快。”
  这段掷地有声的文字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现代版,两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医生行业的道德典范。无数的人曾经背诵过它,也有无数的人只是背诵了它,然而,对于中日友好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杨志英来说,这决不仅仅是脱口而出的誓言,而是他必须履行的承诺。
  
用精湛的医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如果你是一名面临选科的实习医生,我一定建议你避开肝胆外科。原因很简单,那里的工作除了困难大很辛苦外,最让人望而却步的是那些随时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
  虽然人的本能都是趋吉避凶,可就是有人想不开,非要一脚踏进来,这个人就是杨志英主任。
  想当年,杨志英主任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他一毕业就进入了协和医院,师从肝胆外科学界的老前辈钟守先教授和唐伟松教授,耳濡目染之下杨志英主任渐渐地爱上了肝胆外科,一干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来,他每日奋斗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在普通外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肝、胆、胰及甲状腺等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颇有心得,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率先在协和医院开展了完全腔镜肝实体肿瘤切除术;完善了巨大肝血管瘤剥除术,使手术并发症率、死亡率、出血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在协和医院率先开展脾脏良性肿物的部分脾切除术,保留患者脾脏功能等等领先的治疗方式和手段;还发明了新术式治疗复杂及延误诊断的腹膜后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为医学界所认可。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独立完成了大量的肝、胆、胰疑难手术:包括直径达45cm、重达10kg的肝转移瘤切除等;直径达33cm、重达5.5kg的巨大肝恶性肿瘤切除;半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进展期胆囊癌;各种类型的肝脏手术,包括中肝、尾状叶肿瘤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胆囊癌根治、胆管损伤的修补等胆道外科疑难手术;各种类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胰岛素瘤切除等胰腺外科疑难手术。
  杨志英主任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很多病患不远万里慕名而来。都说大学因师而著名,医院因医生而兴旺。杨志英主任调入中日友好医院一年后,凭借自己熟练的医疗技能和良好的口碑,患者追随而来,使科室的状况有了巨大的改观。之前科室全年的肝胆胰手术不足50台,增加到现在的数百台;代表肝胆外科手术水平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原来每年不足10台,发展到了30-40台;肝脏手术由原来每年不足20台发展到了100多台。整个学科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了。
  
用医者的仁心赢得患者的赞誉
  
  杨志英主任在工作上的努力,让他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领导麾下的重点人才,但是这些对杨志英主任来说都不过是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真正让他感到骄傲的,是患者对他的信任,是患者口中由衷的一句“好医生”。
  “作为医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就是治病救人,你所做的一切工作,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利益,恢复健康。只有多为患者想一点,多为患者做一点,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医生。”
  “多为患者想一点,多为患者做一点,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医生。”在采访过程中,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极高,可见这已然成了杨志英主任的一种生活习惯。
  曾经有一名病人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部有一个肿瘤,经诊断需要手术切除。在术前检查过程中,杨志英主任发现该患者有甲状腺病史,于是安排他做了甲状腺检查,结果发现甲状腺也需要做手术。两个病灶,两台手术,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这名患者却犯了难。“我当时想,如果手术分两次做,不但费用高而且痛苦大,重要的是我还要休息很长时间耽误工作。”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跟杨志英主任谈谈,看看能不能两台手术一起做。杨志英主任得知情况后,十分理解患者的担心,虽然,两台手术一起做的话风险大了很多,而这事,杨志英主任是完全可以推辞的,但是,他没有,因为在他的心里,患者的需要是天大的事。最终,在其他大夫的配合下,手术从早上8点多一直做到下午4点,手术十分成功。“杨大夫不仅消除了我的病痛,更化解了我的心结。他是一位替患者着想的好大夫!”
  医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但就是因为他们是医生,所以他们必须把个人的情绪放在第二位,而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天,一位确诊为胆管癌的病人来到医院,杨志英主任仔细询问了病情,认真查看了患者的CT片后当即给他们办理了住院手续,安排了手术日期,按部就班的给患者做了术前排黄及恢复肝功等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可就在这个档口,杨志英的父亲不幸病逝了。听到这个消息,患者一方面理解杨志英主任的丧父之痛,可另一方面又不免担心,杨大夫会及时回来吗?手术会如期进行吗?就在患者对按期手术已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杨志英主任出现了,看得到他因悲伤而红肿的双眼,也看得到因赶路而沾染的风尘。但是无论怎样,手术如期进行。后来,患者的女儿在网上写到:“杨教授并没有因为失去父亲情绪低落而延迟手术,而是非常成功地做好了肝胆外科最大的一台手术挽救了我母亲的生命,我们由衷地感谢杨教授,我们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因为失去父亲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任何人都会影响到情绪、影响工作、影响一切,但是他却不同,他真正尽到了医生的职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影响工作。杨志英医生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是一个称职的好医生,是医生中的典范我们很庆幸遇到这样一位敬业的好医生。”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现今很多医生的座右铭,在“医疗纠纷猛于虎”的今天,很多医生在工作的一开始就想着如何躲避麻烦,“躲与不躲,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一定会影响医生的工作,我相信,信任是相互的,只要医生真的努力做了,就一定会换来患者的理解。”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杨志英主任从不介意为别的医生“打扫战场”。重做别人失败的手术,所承担的风险可以想象,但是,只要患者需要,杨志英主任就会毫不犹豫。
  还记得这样一名患者,2005年确诊胰头病变,首诊医生安排她进行了切除手术,遗憾的是,手术不仅没有结束她的病痛,反而造成了胆管堵塞;2006年,她又在另一家知名医院进行了两次胆肠吻合术,希望可以恢复健康,没想到手术的结果依然不能尽如人意。对生命的渴望让她不停的寻医问药,可是很多医生看了她的病例后,考虑到她经历了三次手术胆管已经太短,且还有严重的腹腔粘连,再次手术的失败率极高,都拒绝了她。最后她找到了杨志英主任,原本只是想试试,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杨志英主任斩钉截铁的说:“放心,虽然困难,我们应该可以治好的!”作为医生,杨志英主任当然知道再次手术自己将面临着什么,但是他却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手术如期进行。患者后来在网上写到“八个小时后,杨志英大夫的高超医术结束了我身体痛苦及治疗无望的生活。”
  人们常说,“孩子听老师的,病人听医生的”,的确如此。对于患病者而言,医生的一句鼓励与宽慰远比其他人的千句万句来的实在,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往往专注于疾病本身,却忽略了这一点,而杨志英主任,却把鼓励与宽慰当成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在肝胆外科,很多病人接受的是大型手术,手术过后,病人和病人家属都是心里没底,为了安抚病患和家属的情绪,给他们吃颗定心丸,同时也为了对患者负责,观察病情,杨志英主任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术后的重症监护室,这种习惯他保持了二十年。有时病人手术后心情不好,烦躁不安,甚至大发脾气,杨志英主任都会用自己博大的爱心为他们做心理辅导,安慰并鼓励他们,增加他们活着的信心。
  凭着这份医者的大爱之心,在肝胆外科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的杨志英主任从未被人投诉,反而赢得了赞誉。这样的记录堪称行内的奇迹。然而这不是奇迹,是杨志英主任真心为患者想、为患者做出辛勤付出后广大患者予以的真诚回报。
  
做到这些,就是好医生
  
  别看杨志英主任安慰患者时妙语如珠,在采访时却是个极不善言谈的人。可以高居好大夫网站肝胆外科患者推荐率第一的好医生,自然会有自己的心得,采访后,我们冒昧的帮他做了总结:
  作为一名好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我国自古就有“学医先学德”的古话,这是一个好医生最基本的素质。每个病人来看病,都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付给了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只是因为这个人是医生。所以,一名好医生不会辜负患者的信任,对能够救治的病人,他会尽全力救治,对不能够救治的病人,他会让他安详地、有尊严地度过余下的生命。 
  作为一名好医生,精湛的医术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尽最大的努力救病人于水火,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基本要求,而只有具备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才能完成这一目标。这就要求为医者应该从临床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为目的,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学习、思考和总结,力求使自己的医术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好医生,应当是一个沟通高手。作为医生,会时刻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病人,这就要求医生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与病人沟通,而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信任医生,配合医生的各种治疗。
  作为一名好医生,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虽然医生也是凡人,但是医生却不能乱发脾气,不可以悲观。对很多病人来说,医生是上帝伸向这个世界“唯一的手”,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病人,医生都要对每一位病人充满爱,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安慰。
  好医生是寂寞的,因为他要淡漠名利,只有这样的才能做到心无旁鹜专心救治;好医生是辛劳的,因为他要时刻准备着,只要患者需要就随时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是对杨志英主任作为一名患者心中好医生的总结,但是这样的文字却远远不够,我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担忧,也许我永远无法正确的表达杨志英主任在患者心中的形象。那么,就让患者自己说吧:
  “我今年35岁,经历过一些事情,遇到过一些人。有些人聪明、有些人善良、有些人身怀绝技、有些人心怀仁慈……这些人会让我很羡慕、但不会敬仰。而杨主任就像神一样,对他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尊崇与敬重。”
  
专家简介
  杨志英,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及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现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肝胆外科主任,担任《癌症进展》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学习工作经历:199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临床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1993年-199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2011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及肝胆外科工作,多年来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在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1年5月调到卫生部直属中日友好医院担任肝胆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肝、胆、胰及甲状腺等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共参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SCI论文3篇。参与编写及翻译专业著作5部。承担协和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