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有机化学新探索打开高效“氟”门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04

——记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氧化氟烷基化反应”项目团队
  
李晓文

  
  
  在有机化学学科中,元素有机化学领域一直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一方重地,而含氟有机化合物作为广泛用于制备含氟药物、农药、功能材料的重要合成物质,更是元素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研究中,含氟基团修饰虽然成为发现药物的重要策略,但由于其反应条件苛刻且效率低,以致探索高效的将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的反应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应此时境,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及东华大学教授卿凤翎及其团队围绕含氟基团的高效引入这一挑战性课题发起攻关,从2003年起就开展氧化氟烷基化反应研究。行进之路不乏荆棘丛生,可他们能以创新和磨砺为剑刃披荆斩棘,让一切成果得以破土迎新,独秀于林。时至今日,他们不负众望,载誉而归,“氧化氟烷基化反应”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坚
  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遍及世界,众多化学家也在含氟基团如何高效引入这面峭壁上不断攀援,此时卿凤翎及其团队进行的“氧化氟烷基化反应”项目为含氟基团的高效引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首次提出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新概念,发展了一系列氧化三氟甲基化、氧化三氟甲硫基化、氧化二氟亚甲基化及烯烃氧化三氟甲基双官能团化等新反应,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项目首次提出“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新概念,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该反应突破了传统三氟甲基反应中亲核三氟甲基化试剂只与亲电底物反应的限制,为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开辟了一个新方向,极大地拓展了底物类型,丰富了官能团兼容多样性,提高了反应效率。
  宇宙万物创由三生,科研创新亦是如此。所谓概念生一,一推二,二及三。 卿凤翎及其团队进一步拓展了“氧化氟烷基化反应”概念,成功解决了亲核三氟甲基硫试剂难制备及不稳定等难题,实现了温和反应条件下炔烃硼酸等底物的氧化三氟甲硫基化反应,为将有机化合物引入三氟甲硫基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方法;实现了铜参与炔烃等氧化二氟亚甲基化反应,高效构建了系列含二氟亚甲基有机化合物。
  关于烯烃氧化三氟甲基双官能团化方面的研究,项目发展了银催化烯烃氧化氢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实现了高度专一性烯烃净氟仿加成反应;发展了铜催化未活化烯烃的氧化脱氢及氧化羟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实现含三氟甲基基团的复杂烷烃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学术积淀与人才培养
  科学不分国界,学术上的成果由项目团队倾尽心血积淀而成。该项目引领了近几年国内外三氟甲基化反应及三氟甲硫基化反应的研究,被国内外30多个课题组应用于含氟化合物合成及发展新氟化试剂,被美国化学会期刊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以封面文章进行了重点介绍,“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被其称为“卿氟化反应”。8篇代表性论文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Acc.Chem.Res.(1篇),J. Am. Chem.Soc.(3篇),Angew.Chem.Int.Ed.(3篇),Org. Lett.(1篇)上发表。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1519次,篇均189.9次,单篇他引最高284次;7篇代表性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项目的成功来自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倾力投入,更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项目执行阶段培养博士22名,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第二完成人储玲玲博士在博士研究期间做出突破性工作,她的博士论文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项目第一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或邀请报告50次,并获得中国科学院-拜尔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等奖项和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卿凤翎及其团队在浩瀚的科学星宇中唤醒了“氟”这片久违的星光,为所有投身有机氟化学及药物化学领域科的人提供了新方向,推动了有机化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4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