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04

杨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各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航空工业也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运-20”从2月开始已多次出国执行任务,先后向巴基斯坦、缅甸、老挝、泰国、俄罗斯等国运送疫情防控物资;3月初,由航空工业研制的“1出2型”高端型全自动口罩机在北京成功下线,提前6天实现预定目标,此前,航空工业研制的压条机已交付各地防护服生产企业使用。两型产品按照稳定市场、平抑物价的央企担当投放市场,为缓解疫情期间医疗防护用品紧缺状况、提升公共医疗产能储备力量做出积极贡献。
  科技创新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未来,只有坚持创新思维,才能不断牵引我们实现战略目标。我认为,作为科技含量极高的航空领域,要想持续取得进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就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构建开放创新体系,瞄准航空科技前沿,牢牢把握航空工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权。此外,还要不断为航空科技工作者搭建创新舞台,打造支持探索、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并建立切实可行、灵活配套的政策措施。
  未来,在大国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勇攀科技强军的高峰。航空工业也要以“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始终瞄准科技前沿,不负伟大时代的召唤,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夏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
  长江流域无论是上游重庆、还是中游的武汉等城市,今年都洪涝灾害严重。当前我国频发的城市洪涝、“城市看海”问题是由气候变化、下垫面改变、雨洪管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极端降水事件明显增多,局部地区暴雨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雨洪管理存在排水除涝标准总体偏低、管理能力薄弱、排水管网堵塞严重等问题;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密度增加,使不透水面积比例增加,导致汇流较快,这些也是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的另一个原因。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侵占自然河湖及滩地,导致蓄滞洪等能力降低,也是引起“城市看海”的原因之一。
  人口高度聚集、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化面对的洪水灾害和影响会更加严峻,风险也会更高,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治水思路,寻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探索将传统工程措施与“蓄-滞-渗”的绿色基础设施和科学的江湖调控结合起来的“灰-绿-蓝”统筹的系统治水新思路。
  从水文学角度来看,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要尽可能消除城市化建渗量、塘堰雨水滞蓄量、河湖和湿地调蓄量使之恢复到自然状态。此外,还需要客观评估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包括全方位监测与监控系统;雨污分流、河湖联通、修复湿地、恢复洼地、建设源头LID(低影响开发理念),建设分散性大型蓄水深隧、多用洼地等工程措施;暴雨内涝预警预报,科学调度与管理,建设后评估与跟踪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绿色城市的发展体制建设与制度创新等。
  
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青藏高原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高原地势高耸、地域辽阔,外围大断裂带和切割强烈的地貌与周边地区形成巨大高差,构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冰川面积减小、冻土消融;草原退化,生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增加。
  青藏高原最大的发展短板在哪?在我看来,最大短板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虽然蕴含了大量水资源,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亦无法独善其身。如今,青藏高原冰川大量融化,冻土慢慢消融,整个地球在变暖。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这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自然短板。而社会短板则是高山地区社会经济不发达,交通、教育、科学等社会资源严重滞后于沿海地区。
  青藏高原和黄河流域“关系不一般”。黄河发源地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只是黄河长江的发源地,还有黄河长江流域的中游甚至下游。
  为此,科学界已启动了包括二次青藏科考等诸多综合性科考项目,旨在摸清青藏高原的“家底”,例如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方面。在考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上,相关学者将来会提出更系统、更科学的建议,如何来持续利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等,青藏高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需要引起政府、科学界、公众一起来关注。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体现在我国能源空间格局上。中国的东部是用能大户,西部是产能大户。通过西部发展经济来提升消纳能力,东部增加产能的能力,可缓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东部地区可以将“远方来(如西电东送)”的能源与“身边来”的能源相结合,高度重视发展和调动身边的能源。我国中东部地区技术可开发的海上和陆上风能资源量有11亿千瓦,集中式加分布式太阳能可开发量有9亿千瓦。而中东部已经开发的占比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倘若中东部省份把身边能源调动起来,结合“远方来”的能源,不仅使之发展更平衡和充分,而且自控水平和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方面,经过天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组测算,与西部发运送电的度电成本相比,东部自发电更便宜。
  再考虑到生物质能、地热、水电、核电和天然气,东部能源高比例自给是完全可能的。考虑到东部的储能、节能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较为先进,煤电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以灵活性改造起到了调峰作用。我国东部由能源“消费者”变成能源的“产消者”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我国中东部能源做到高比例自给,可缓解“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的压力,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发展的全局是有利的。能源空间格局的优化与能源结构的优化显然是相耦合的,它们必将共同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科

  (本栏目资料来源于科学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