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04
——记西华师范大学数学学科
杨 戈
数学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密钥,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当今时代,数学实力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进步相关,数学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谁占领了数学最高地,谁就能占领技术的最高地。数学在现代技术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些年来,国家愈发重视高校数学学科的建设与科研工作,多次下文和制定政策,督促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数学学科重大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研究,稳定支持一批高水平科研人员潜心探索,争取重大原创性突破以及加强对优秀数学后备人才的培养。
一般来讲,数学学科实力强大的高校,基本都是原“985工程”大学,无论是教研积淀,还是资金项目,地方师范类院校根本无法同这类强校竞争。但是,地处古城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作为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74年来始终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坚持教学固校、科研强校和人才兴校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在数学学科建设方面苦下内功,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增强学科实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脚踏实地 稳步打造学科建设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以下简称“数信学院”)的前身是西华师范大学数学系,是学校最初成立时首批建立的七个科系之一,与学校同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数信学院的办学规模、成效及学生培养质量一直稳居四川省同类院系前列,并且拥有着一支思想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数信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博士31人,硕士3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管理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3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西华师范大学教学标兵4人。
尤其是自201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来,数信学院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进入全国前70%,获得C-的成绩。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数学分析为省级重点课程,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数学思想方法、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编译原理为校级精品课程。《初等几何研究》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实变函数》《VF程序设计》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和厅级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以及国内核心期刊的研究论文200余篇。
学院以“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培养目标,以“育人为本、开拓创新”为管理理念,以分层分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形成包括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教育等6个学科方向。逐步形成了包括最优化理论、方法与应用,代数与其应用,偏微分方程与数值计算,数学教育与统计等4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特色科研团队。
其中,以院长李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最优化理论、方法与应用”科研团队主要从事具有约束的最优与平衡问题理论、方法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像空间分析、非凸优化问题的Douglas-Rachford算法、次梯度算法、投影算法和智能算法方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SIAM J.Optim.、SIAM
J. Numer.Anal.、European J.Oper.Res.、Comput. Optim.Appl.、J. Optim.Theory Appl.、J.GlobalOptim.、Sci. China Math.、《计算机应用》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成果获美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国内外知名教授好评或多次引用。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项。学术骨干还有潘大志、叶明露2名教授和郭科副教授,以及8名博士,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育计划入选者各1人。
以唐春明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代数与其应用”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李理论、代数表示论、数论及代数几何等相关课题,以及这些领域在信息科学和密码学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团队成员完全解决了Powell猜想及香港科技大学丁存生教授提出的关于线性码设计及参数确定的多个公开问题,部分解决了印度科学院院士Shorey教授提出的公开问题。相关结果发表在Acta Arith.、Linear AlgebraAppl.、Finite Fields Appl.、Sci.China Math.、Sci. China Inform. Sci.以及信息与通讯领域顶级期刊 IEEETrans、Inform、Theory等杂志上,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被国际知名密码专家Carlet、挪威科学院院士Helleseth等教授多次引用。目前,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学术骨干还有罗家贵教授、冯小高副教授和吴明忠副教授,以及博士9名,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以副院长李中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偏微分方程与数值计算”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奇性研究、生物趋化模型等问题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超奇异积分及其积分方程的数值算法等,以及探究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人工神经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已在Nonlinearity、Z. Angew. Math.Phys.、J. Math. Anal.Appl.、 NonlinearAnal.、J. Comput. Appl.Math.、Sci. ChinaMath.、Math. Method. Appl. Sci.等杂志上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50余篇,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学术骨干还有陈豫眉、廖家锋、郑伯川3名教授,以及8名博士,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
以汤强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学教育与统计”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学教育以及教育领域中大样本数据量化研究,利用现代统计方法与工具取得了较好成果。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统计与决策》《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1部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术骨干还有李云飞教授、高明副教授和李红梅副教授,以及6名博士。
数学学科团队成员在搞好基础研究的同时,也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进行研究,始终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生活、文化建设开展与地区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应用型特色研究,不管是在适应地方需求的各种人才培养,还是在地方和行业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仰望天空 师生传创数信未来
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被誉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没有基础学科“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数学研究在诸多领域“落地”,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部门。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更需要学子们要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久久为功。
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一味注重知识的掌握,采取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强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数信学院的领导者明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思维不够敏捷,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再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要培养的是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长久以来,数信学院秉承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和“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校园精神,贯彻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和“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全面促进学生成才”理念,以各种形式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例如,每一年学院都会以“感受数学文化,品味数学魅力”为主题举办数学文化节,旨在弘扬数学文化,展现数学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数学文化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活动的设计上努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风建设工作相结合,与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相结合。
再比如开展各种校内的学科竞赛,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待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促使学生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而且为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经过历练的数信学院的学子们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和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大型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特别是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40余所师范大学理科生参加的师范技能创新大赛中,学院学生多次获得数学组前八名的好成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西华师范大学的老师们身先士卒,迅速采取行动积极应对,保证了学院的“停课不停教”。在此期间,数信学院的老师们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软件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度,尤其对于毕业生论文和非毕业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了全面的线上指导、学习交流,并及时发送相关文献、学习资料及学校的各项政策,做到了学生们“阅读不停,研究不止”,老师们“指导不停,交流不止”。即使在春节期间,学院的老师们也在认真地批阅修改同学们的论文,为他们一一讲解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同学们也积极与导师互动,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毕业论文与开题报告的撰写中,真正做到了在家也能完成科研要求,为开学后的科研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生生不息 桃李闪耀母校荣光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其他很多专业领域中都会用到,比如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通信工程、建筑设计等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所以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如果考研的话,可选范围较大,经济类、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都可以考虑,很多精算师、建模师也都是从数学专业走出来的。
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数信学院自然还担负着培养未来数学学科教师的重任。据教育部预测,今后5年内,我国中学教师缺口将达到116万人,其中对数学这种基础学科的教师需求量最大。
近5年来,学院已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2000余名,就业率在93%以上;培养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就业率达到100%。由于在校期间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数信学院的毕业生基本素养和专业素质过硬,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工作后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甚至破格晋升高级职称或职务。
70多年来,学院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和海外,不少校友在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各级组织表彰奖励。有的成为高等院校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有的成为有突出贡献专家;有的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知名专家;有的在地市领导岗位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尽心尽力;有的在海外留学、工作,为增进与这些国家的文化、科技交流做出了贡献;还有相当多的校友在艰苦的边远地区任教,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添砖加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亲身实践、他们的才华让母校走出四川、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巴山蜀水、华夏大地和国际舞台上,为母校赢得了赞誉和口碑。
1972级校友徐道义现为四川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在微分方程与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解决了C.S.Berger,G.L adas及钱学森、宋健等人提出的公开问题。由于其学术地位与影响,两度获“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资助,应邀到该领域世界大会报告研究结果,第12届国际科学计算大会还资助他到会作“泛函微分系统稳定性分析”分会的主席。从1988年以来,他已5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1977级校友王跃飞现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先后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中国数学会第九届、第十二届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评审专家组成员,“华罗庚数学奖”第九届、第十二届评选委员会委员,“陈省身数学奖”第九届、第十二届评选委员会委员,“钟家庆数学奖”第九届执行委员会主任、第十二届评选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评审专家等职务。
1984级校友穆春来现任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入选重庆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同时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重庆市数学会副理事长,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0级校友刘宴兵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曾先后任职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语言教学部副主任、软件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与管控、大数据安全等。近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教育管理和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以及教育部科技司和重庆市教委分别授予的“‘十一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
回望学院74年的学科建设,这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辛勤奋斗史。在这段极不平凡、艰难的奋斗历程中,西华师范大学数信学院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们书写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辉煌篇章,展现了西华师大人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展现了西华师大勇争一流、追求卓越的凌云壮志,更展现了西华师大报效国家、振兴民族的家国情怀。
“巴山高,嘉陵长,钟灵毓秀出栋梁。众学子,来四方,进德修业当自强……”嘹亮的校歌响起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如李军院长向全院师生寄语的那样:“我们都理应感恩这个美好时代、感恩繁荣昌盛的祖国所提供的好条件,使大家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数信学院也必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更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开放办学水平更高、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