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责任生根 把心留住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6

——记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周德云

本刊记者 方 方 李 冲

  

  从北京到西安,不过六小时的高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足以让人清楚地勾勒出一个想象了多遍的周德云。
  那个“周德云”言语不多,声音低沉、严肃,或者还有些清冷。似乎不这样,就不符合一个在西北扎根几十年,长期从事航空电子武器系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形象。
  然而,当我们一起坐在他的车上前往秦岭脚下的西北工业大学新校区时,才发觉原来的先入为主很好笑。一路上,他温声与我们谈论西安、西工大,还有自己的生活。一时间,一些用在科研工作者身上略显突兀的词不禁冒了出来——温润如玉,如坐春风!
  

带你理解真正的火控

  
  某应届毕业生去单位报到,人事处看到简历上写的专业是“火力控制”,没有多做考虑,直接把他“流放”到了锅炉车间。
  这,不是笑话,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
  误会,源于不了解。
  在西北工业大学,火力控制实质上指的是航空火力控制,也就是对飞机上武器和弹药的发射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发射前对载机的引导,正确发射点、发射方向的确定,以及发射后对制导武器的引导。
  对一个真正的火力控制系统来说,从目标信息获取、载机参数测量、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火控计算、显示控制与瞄准,到武器悬挂与发控管理装置,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总体,使发射出去的武器命中目标。
  周德云所研究的,就是这个总体系统。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是一条真理。周德云的火力控制也是一样。火力控制要完成瞄准攻击的最终目的,必须要掌握三类信息:目标信息、载机信息以及机载武器信息,对这三类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和火控计算后,才能确定正确的武器发射点、发射方向,并对武器发射过程进行引导,进而保证能准确命中目标。
  单机,火力控制足矣;机群作战,则要再加上有效的指挥。
  听上去复杂,实际上也的确存在着太多的困难,但这却是飞机作战能力提升的关键。二战时期,机载武器种类很少,武器命中目标所需的瞄准信息都是由机电“瞄准具”计算和显示的,瞄准计算相对简单。上世纪70年代,“平显”的出现使信息得以集中显示,飞行员不必再低头监视各种仪表,抬头观察目标。但囿于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限制,平显火控系统的存储空间和数据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到了上世纪80年代,通过总线,就可以将雷达、大气机、惯导等子系统组合在一起,通过火控计算机处理瞄准信息,并在平显和下显上集中显示。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飞机的火力控制系统以火力控制计算机为核心,普遍采用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将传感器、信息处理、火控计算、显示、控制和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综合到一起,实现综合显示和控制,使之成为“先进航空电子系统”。
  对于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周德云心中自有丘壑,他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性能更优良的光纤总线、运行更快的计算机、信息容纳量更大的显示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火力控制系统从‘瞄准具’到‘先进航空电子系统’的变化翻天覆地,但是核心不会变,依然是火控计算瞄准。也就是说,系统组成上再怎样变化,火控才是‘大脑’,是控制武器发射的中枢系统。”
  

为了国家也要精益求精

  
  1985年9月,周德云获得西北工业大学火力与指挥控制专业学士学位,并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那一年,他21岁。他选择的研究题目,与比他还年轻的“平显”有关。
  “平显在国外出现也不过是在上世纪70年代,再加上涉及机载武器攻击模式和瞄准方法,技术封锁很严。等到80年代国内开始引进时,人家也不会给完整的技术资料。”
  别无选择,只能攻关!
  年轻的周德云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在两年内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攻击模式和瞄准方法,经此一役,他顺利取得了火力控制系统的硕士学位,也正式踏足火控领域,成为其主力成员,一时之间,声名鹊起。虽然这种攻击模式到现在已经经过多次的延伸与发展,但是这一理论基础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后,周德云的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多种新概念火控方法,突破了不同信息等级下武器火控系统总体设计、原理研究、模型和算法设计、系统优化设计、综合试验到试飞打靶验证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瓶颈。
  他自主研发了一整套作战飞行软件和优化设计软件。
  他首次建立了新火控模式的飞机、航电火控、武器系统一体化集成设计平台,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概念火控技术和火控系统,并在先进飞机航电火控系统中成功实现了全新的空对空、空对地攻击模式,提高了飞机作战效能,为我国先进战斗机武器火控系统自主研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他的成果被推广应用到歼击机、轰炸机、无人机等多种型号飞机的航电火控系统设计、分析、评估与试验中,解决了先进战斗机武器火控系统研制和改装的关键技术和难题,甚至被空军首长誉为“梦寐以求的改装设计”。
  “重大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在他的研究成果面前,人们总是不吝于以此来评价。对于这样的褒誉,周德云应是当之无愧。然而他的成就,绝非一朝一夕造成。
  某一课题,周德云需要先摸透两套不同的火控系统,掌握相关技术,产生标准解,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动态评估和检测。工作量有多大,外行人不好评说,当时行内的看法是“三年能做下来就不错了”。
  周德云用了一年,只用了一年。那一年,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更别说好好休息,经常在外地奔波。
  其实,一旦工作起来,这就是周德云的常态。工作中的他,一扫闲时温润的做派,总是全身心地投入,精神振作、情绪饱满,业内同事无不叹服他那股韧劲儿。而他所为的,不外乎精益求精,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火控系统。
  他长于“挑刺”。在火控系统地面动态测试过程中,他不放过每个误差源,认定地面上的小麻烦会造成天上的安全大问题。事实也的确证明,他的坚持不仅减少了后来的飞机试飞次数,节省了资源与费用,更提高了飞行的安全系数,使之更为可靠。
  他不畏挑战。曾经,面对一个在当时似乎不可能完成的型号项目时,不少人犹豫观望要不要做,他却认为责无旁贷。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苦心孤诣七八载,总算开发出了新的作战模式,并获得高度认可。
  “这是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我没有想过要放弃,只是觉得万一做不好就会对不起……”
  对不起什么,周德云没有说下去,听的人心里却异常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歼击机、轰炸机还是无人作战飞机,火力控制就是作战飞机的“大脑”,火力控制系统则是提高飞机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这是一个战场,周德云就是一个战士。战场上最不缺的,是挑战。战士最不乏的,是斗志。火力控制系统关乎到飞机作战能力,关乎到国家安全,不抛弃,不放弃,是责任,也是使命。
  

从懵懂到深爱

  
  直到今天,周德云都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被录取到西北工业大学。
  1981年的那个夏天,周德云没有等到来自第一志愿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被志愿表上未曾填报的西工大“砸”懵了。
  从未走出过义乌的他,第一反应就是在地图上寻找“西安”。从江南到西北,无论是地图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陌生,都让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便是“火力与指挥控制”专业与他钟爱的军事、国防相关。
  带着对未来的好奇与懵懂,少年周德云出发了。
  那时的义乌火车站,人山人海,他甚至是从车窗爬进火车的,一路站到上海,又从上海一路站到西安。36个小时!站到后来,他甚至觉得自己当时的那股少年英气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对眼前的大学生活差点失去了热情。
  没有故乡的细腻温婉,甚至连米饭都不容易吃到,对那时的周德云来说,地域差异和生活习惯带给了他各种不适。尽管这种不适一直没有消失,他的学习成绩却在系里乃至学校都是名列前茅。临近毕业之时,在西工大第一批免试研究生名单上,周德云的名字毫不意外地赫然在列。对此,他却有些不情愿,一心只想考回浙江。系里几位教授都爱惜人才,几次出面挽留,总算将他留了下来。“全国高校中,只有我们这里有航空火控专业。”说到底,终究是他对专业的喜爱占了上风。
  1988年,周德云报考西工大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专业博士。考前老师说“今年《随机控制》这门课50分以上即可免试”,他的成绩超过了80分!随后的三年,他围绕鲁棒自适应预测控制理论及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了很高评价,再一次成为学院典型。
  1991年6月,周德云正式留校;1993年晋升副教授,并任教研室副主任,主管科研和学科建设,同时作为主管主任整理、撰写、汇报申报材料,为电子信息学院申请下了第一个“火力控制系统”博士点;1997年,33岁破格提升教授。直到几年前,他身上那个“最年轻教授”的纪录才被打破。
  这期间,他一方面忙于教学、科研,同时还致力于学术交流。早在1994年就担任起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武器系统分会秘书长,负责组织召集开展每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探讨最新进展及研究方向,并与有关单位联合主办《电光与控制》、《航空兵器》杂志,分别担任副主编和副主任委员。自2009年起,他又承担起组织两年一度的中国航空兵器大会的责任。“举办航空兵器大会,主要是为了促进航空兵器产、学、研交流,推动我国航空兵器事业的发展, 研讨未来航空兵器发展关键技术。”周德云说。
  时光是最神奇的武器。
  不知不觉中,周德云已经扎根西北三十三年,从曾经纠结于离去,到如今三次婉拒离开的机会,西北工业大学已经和他所热爱的火力控制系统专业一样,镌刻在他的骨髓中,难以剥离。
  

新人“烧”出新气象

    
  2012年5月,周德云被任命为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得到被提名为候选人的消息时,周德云正在外地出差。对他来说,这个消息有点意外。其实,外人看来也是一样,至少笔者看到他的履历上没有副院长这一栏时,第一反应也是诧异。
  “这是我们学校人事改革的成果。”周德云说。
  从2012年开始,西北工业大学迈开了全新的人事改革步伐,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干部任命以民主推荐为重。显然,未曾有过行政职务的周德云这一次就“赢在民意”。
  一院之长,需要把握全局。面对出现在日程表上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交流合作等工作,周德云忙了起来。
  老校区,在西安城;新校区,在秦岭脚下。这段路,即使是路况好,开车也要五十分钟。这段路,他每天至少要跑一趟,没办法,电子信息学院已搬入新校区,为了及时处理事务,也只好如此。
  他就是这样的人,既不想辜负“大家的心意”,要做好自己尚未熟悉的行政工作;又不愿违背初心,不能放下心心念念的科研工作。工作时间内处理行政,下班后和周末做科研,来不及回家就住在新校区办公室或实验室。想要两全,他的日程只能这样……
  因为爱科研,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在了学院科研环境建设上,一定要增强学术氛围。
  “这个学院最早建于1958年,是西工大元老级的院系。后来的一些院系就是从这里分出去的,比如现在的计算机学院。”谈起学院历史,周德云颇有感触,“老系有老系的好处,也有老系的坏处。我们学院原来在学校的名气就很大,承担着全校的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工作,整个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都在我们学院。但是老系长期以来形成的思路等已经成为了固定的程式,面临着一些僵化老化的尴尬局面。”
  2012年12月31日,电子信息学院一举通过了12个文件,涉及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实验室管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周德云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要以制度完善、团队打造、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和国际化办学为重要举措,实现学院快速发展。新制度指出:学科建设要与队伍建设挂钩。“我们学院有6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首先要规划好重点发展哪些学科,进而确定哪些学科的人才可以得到先行保障。”周德云认为,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人员配给,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也能充分实现人才价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指标单一,影响学科发展怎么办?大力引进和选留人才,采用目标绩效指标,优化奖励措施,实行分类综合评价。
  教师产学研合作交流不够怎么办?学院与中航、中电等相关厂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让教师走出校园,迈入科研,为军工部门、电子信息企业服务。
  青年教师游离在团队外,新人新方向怎么办?组建青年教师协同创新中心和学科特区,筹集项目经费,组织若干青年协同创新团队,让游离在外的人才“行动”起来,让他们有机会碰撞出新的思想和研究方向。
  学生科技创新、制作能力差怎么办?组建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优化、开放教学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技制作和动手能力。
  科研、教学要齐头并进怎么办?树立教学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采用这种“双带头人”制度,引导年轻人尽快脱颖而出。
  …………
  新院长,新制度,新措施,近一年来,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处处洋溢着新气象。就像周德云所说的,他所走的,是协同创新的道路。在新校区,周德云特意开车带我们转了一圈。这里,比老校区大了四倍多,举目可见远山,处处透着空旷。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个凝结着厚重历史而又站在新起点上的电子信息学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造“一流”的前景  

  
  在新校区电子信息学院楼门前,赫然挂着这样几个牌子:“西工大—中兴通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华为—西工大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中心”,“无人机特种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分部”……
  依然是“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杰作。
  在周德云看来,高校在理论创新的引导性上更强,院所和工厂在型号的实际应用上更具优势。强强联合之下,理论联系实践,能够避免闭门造车而出门后却发现不合辙的现象出现。
  这种联合不仅出现在科研上,教学上也一样。学院会邀请这些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人员来做咨询顾问,并将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教授给学生。学院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学生进入单位实习,使双方都有深入了解的机会,对于将来的就业选择大有裨益。有些学生会因为在实践中而培养起来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去做该方向的论文,最终进入相关单位工作。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培训。在社会实践基地中,他们可以提前接触到对方的企业文化,比如说航空院所的“611”制度——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1个小时,潜移默化中感受航空院所的奉献精神。
  “我们不是第一个建立这种基地的,但也绝不是敷衍来做这项工作。我希望外界能够通过这种有选择并且对口的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做一个储备和铺垫,希望这些基地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周德云说。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首要做的就是理论要扎实,只有如此,创新才能有本可循;其次,要有创新的思路,不能人云亦云,不唯书不唯上。“在科研中,自己有创新意识才是首位,导师只是给你创造条件的外因。”周德云深知,躲在雄鹰翅膀下的雏鹰永远不会有翱翔的勇气,所以他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之外,要多参加科研工作。他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一些论文和资料研读,逐渐明确自己的方向,而他只是从旁引导。
  “我希望他们尽量自己多动脑子。当然科研项目比较多时,我会根据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朝着某个项目的某个方向去做。感兴趣才会激发创新,才会调动积极性,自己完成研究,才能培养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进到单位后,也能直接上手。”此外,他要求学生有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如此成长起来的学生,也难怪常常会被人“预定”。
  对于未来,周德云满怀憧憬。在学院发展上,他将带领团队立足于空天电子信息,坚持求真务实、协同创新的精神,努力打造具有一流师资、一流学科的一流学院,服务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在科研上,他希望针对新型飞机、新武器在新的作战环境下开展火力与指挥控制研究,为我国航空武器系统水平赶超世界一流做出贡献。提及近年来的黄岩岛、钓鱼岛等争端,周德云脸上的表情认真起来,“美国有空海一体化作战系统,日本也有相关计划,我国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航空武器系统,才能在不断的领土纠纷中占据优势。作为一名航空武器系统研究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站成一棵树,站出永恒

     
  三十余载坚守,甘苦自知。周德云教授,这位在国内航空武器系统界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用其对专业最深沉的爱,站成了一棵树,站出永恒,怀着坚定的信念,继续着对航空火力控制的上下求索。
  他在航空火力控制科研道路上选择站成一棵树,便是选择了心灵的宁静与饱满,虽然经历过在黑暗中长久伏索的困难,暴风雨中艰难的飘摇,然而挺一挺,这些终究还是过去了。当终于站成一棵树,站出树的铮铮风骨,那些曾经所承受的磨练也会开出最美的花,香气也会愈加馥郁,弥久不散,而西安,也逐渐成为他守护理想的一生之城……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