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13

 

  8月1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召开。本届论坛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全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变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产业结构调整、黄河文明源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傅伯杰、陈发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彦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方创琳、邓伟,以及包括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专家和领导在内的6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坛。此次论坛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同时开通网络直播,共有4万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通过线上收看论坛。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指出,地理科学具有研究方法综合性、针对问题区域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是一门经世致用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与国家区域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科协把“为举办地服务”作为中国科协年会的三大定位之一,为地理学及相关领域专家搭建一个发挥专业优势和实现学科价值的平台。他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论坛是一个重要平台,专家们要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科学建议。他希望,将“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中国地理学会的一个智库平台加以建设,不断产出新的智库成果。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共有12位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聚焦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及其变化、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问题,并针对山东、河南两省的发展进行剖析和诊断。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以“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问题与几点方向性考虑”为题,分析了黄河流域大规模生态建设和治沟造地、污水利用和保障等状况,并指出黄河流域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就保护与发展关系问题阐明个人观点。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在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题的报告中,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文过程耦合机理,他提议,黄河流域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已达极限,应该力推退耕还草。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杨开忠在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的报告中指出,水资源短缺、空间格局和时间维度的低效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及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络互联、经济一体化和创新驱动的观点。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方创琳作关于“黄河流域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组织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城市群体量小、发展慢的问题,方创琳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先导、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源、以文化传承为灵魂,打造上中下游7个不同功能城市群的建议。
  主旨报告期间,专家们先后就如何保护该区域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结构性变化,如何认识水在该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城市群在拉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区域文化力量对证施策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与京津冀和东北地区联动的大北方发展模式等建议。
  本届“区域协调发展论坛”由中国科协和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地理学会承办,“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协办。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