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16
——记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葛金文
徐芳芳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就已基本形成。数千年漫长的中华医药发展史上,名医大家辈出,医典层出不穷。东汉末年,被誉为“医圣”的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疾病流行期间,他在长沙“坐堂行医”,传为佳话。
时至今日,这段历史仍被刻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张仲景祠故址的石碑上,提醒后代传承中医精诚医术,广济百姓。
作为中医药传承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疾病)”带头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葛金文正带领团队,秉承中医以人为本、以简驭繁、以护养生的特色,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不断攀行。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传承更需要守正创新”,以此为信念,葛金文正在中华中医药的史书上写下现代中医药人熠熠生辉的一笔。
科学为本,融淬中西医精华
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孕育和发展,才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有的智慧成果。
从明清开始,随着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和其产生的影响,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开始交流和借鉴,中西医结合从此起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和西医之间相互吸纳和借鉴,取长补短,在对立和统一中走向结合之路。
但民间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质疑和争论从未间断。中医强调整体把握和辨证论治,西医强调微观病理和对症治疗,两种体系的结合将最终走向何方,是中华医学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特色医学学科,也是医疗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谈及这一问题时,葛金文认为,中西医结合最终将会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体系。
1965年出生于湖南的葛金文,似乎注定要与中医为伴。由于父亲是一名西医,他从小耳濡目染。大学时,他“误打误撞”考入了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了一名中医学生。在困惑中,他开始了对中医理论和思辨方法的系统学习,葛金文逐渐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学起来更加如饥似渴。
本科毕业后读研究生时,命运却给了他更加独特的安排,葛金文阴差阳错转到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他的硕士生导师贺石林教授曾是湖南医学院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生,是我国血液生理学的资深专家,在导师的指引下,葛金文重新对西医知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自己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通过对不同的医疗体系特点的深刻思考,他逐渐掌握了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思考和解决基础及临床问题的能力。
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葛金文留校工作,一边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一边从事科研以及临床医疗。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7年,年仅32岁的葛金文破格晋升为副教授;4年后,他晋升为教授;并于1999年获得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专业医学博士学位。
科学的奥妙在于总能打破人的固有思维和想象的边界,有理想的科学家总是擅长挑战权威,剥茧抽丝,追寻真理。
基础医学与药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尽量保持被试成分与体内实际情况一致是务必遵循的基本原则,但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干扰因素也很多。2005年,葛金文与导师联合在《中国药理学通报》上发文,率先提出了对中药血清药理学的质疑。
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原理是:让人或动物服用药物之后,使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有效成分进入人体的血液中,将血液分离出来移到体外并凝固以后,吸取其中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进而来研究药物的药效药理。
葛金文研究发现,含药血清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当血液从体内移到体外并凝固的时候,却会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部分血浆蛋白被消耗的同时与之结合的药物成分也会随之被消除;其次是当血液凝固时,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活化会产生成百上千种新的活性物质,这些过程也直接影响血标本中固有成分和人血中药成分的改变。
实验结果证明,与含药血清相比,由于避免了凝血及其相关过程引起血中成分的改变,含药血浆较含药血清更加接近体内循环血流中液体部分的实际情况。含药血浆的组成较含药血清更能真实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生理状况和吸收进入循环血中的药物成分的变化。
他进而得出结论,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凡是可能受到凝血和其相关过程以及制备血清过程影响的药理实验,在选择血标本时应当选用含药血浆。凡是使用含药血清与含药血浆均可的实验,应当优先选用含药血浆。此外,与含药血清相比,含药血浆制备简单、快速省时,且血浆获取量通常较血清多15%~20%。这对婴幼儿多项临床检验同时进行十分有利,同样对于实验室小动物科研也大有裨益。
发轫于斯,收获于斯。中药药理学方法的创新让葛金文真正开始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走得坚定、自信,并在此之后笃实奋进,收获颇丰: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近4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
药济万民,揭脑梗中医奥秘
气血理论是中医的核心理论。葛金文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流不畅,脑脉瘀滞,故气虚为脑梗死的始动环节;脾气亏虚,水湿停滞,化而为痰,痰凝则血瘀,痰瘀互结,脉络瘀阻而致气血不畅、阻蔽清窍,故痰凝为脑梗死的中心环节;痰、瘀诸邪日久化热、化火,痰瘀火热,蕴积不除,毒邪乃生,则进一步加重脑髓损伤。
上述文字不仅明确了气虚血瘀、痰凝血瘀和瘀毒互结是脑梗死的关键病因病机,也阐明了脑梗死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实质,但其研究过程却漫长而复杂。依托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活血化瘀实验室,葛金文这些年来一直在开展“活血化瘀”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当年导师带着他,如今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和学生,三代人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根据权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1990年到2017年,脑梗死已成为中国人疾病谱上的第一号死亡杀手,高于肿瘤、冠心病等,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有几千年历史,从单纯观察临床疗效逐步深入到机制研究,且已证实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作用途径的特点,符合脑梗死病理生理复杂的发展过程。脑梗死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以本虚标实为主,“风、痰、火、瘀”诸邪交织不解,瘀血阻络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是其根本治疗法则。
开展脑梗死血瘀证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心脑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活血化瘀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活血化瘀理论科学内涵的系统探索,对临床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从1986年,实验室承担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补阳还五汤抗血栓的机理研究”,到20世纪末,从血栓形成的角度开始了脑梗死血瘀证的实质研究;其后,经过长达近20年的探索,他和团队在脑梗死血瘀证病理实质及中医药防治方面取得了数项重要的科技成果。
在脑梗死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研究中,葛金文团队总结出了“气虚血瘀、痰凝血瘀、毒瘀互结”为中心的病机要点,这为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在长期的临床和科研基础上,葛金文团队根据中医理论,发明了防治脑梗死的中药处方——脑泰方。这一成果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还获得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葛金文团队系统地从循环血管内皮细胞(VEC)稳态、VEC凋亡、VEC功能分子标记物等研究了脑梗死时VEC损伤与功能改变与气虚血瘀证的关系,发现脑泰方对VEC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对VEC介导的凝血、纤溶、血管舒缩、血小板功能等的调节作用及缺血预处理样作用。
血栓形成是脑梗死血瘀证的病理前提,而应用活血中药能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血液供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基于益气活血法的脑泰方被证实能够显著抑制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并且在改善血管重构和神经功能等方面效果良好。
经过更深入的研究,葛金文团队发现,脑泰方在治疗高血压引起靶器官的损伤上,同样有着突出的疗效。这意味着,脑泰方不仅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药物,也可以作为高血压脑损害预防和治疗的伴侣药物。这一课题得到了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支持,正在进行240对共计480例高血压脑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十余年来,葛金文团队一直致力于脑梗死血瘀证研究成果的临床推广应用,省内外多家医院近万例脑梗死患者受益,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9年11月,“脑泰方”技术项目被正式转让给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为老百姓研制一款新药,应用临床,造福于民。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间的种种艰辛我都品尝过。但这些年来,随着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以及国内外民众对中医药与日俱增的认可,我对此越来越有信心了。”近30年的梦想,正在随着“脑泰方”的转化照进现实,这里饱含了葛金文的辛酸苦辣,更孕育着他所有的希望。
以德为本,“五位一体”育后人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性。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拓展中医药文化育人路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探索和完善符合国情、校情的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我国高等中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在落实《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医药文化育人路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葛金文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继承,而是继承与创新并举,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精英人才。他带领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目前海量信息的涌现,多元价值观冲击,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偏低,知识体系不完整、碎片化,实验和临床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思维能力较弱等共性问题,总结中医教育办学经验。
2019年9月,由葛金文主持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五位一体’协同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培养实践,葛金文提出,未来的中医药人才必须具备五种素质:完善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创新的思维,即五位一体,以德为本,德才兼备的品质。
在葛金文看来,这五方面的素质就像一个金字塔一般,构成了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模式。
首先,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是构成金字塔底部的重要基石。强身健体、磨砺意志,是成长和成人不可或缺的部分。葛金文和课题组提出并系统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医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要就是强化德育与体育,以大医精诚、立德树人作为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方向。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格和体质培育项目,形成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融合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打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石。
在德育和体育的基础上,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才能真正成为中医药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金字塔的第二层面。
葛金文认为,人文素养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夯实学生中医文化素养与中医药理论基础,传承经典,并能够结合临床强化自己的技能,是中医药人才走向高素质、复合型的必备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学校要针对人才成长规律,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意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供学习平台与机会,构建以完整医学知识结构为核心,临证思维和临床技能为着眼点的教学体系。
金字塔的顶端,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葛金文提出,未来的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现代人文科技素质的培养,突出现代技术在中医药人才创新思维中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中医是一门开放学科,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而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因此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创新思维是中医药学科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葛金文说。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专业素养为核心,创新思维养成为关键,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人才的“五位一体”协同培育体系目前正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构建并深入践行。
在葛金文看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需要一大批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的新时代中医药高级人才,“五位一体”中医药人才协同培育体系的构建正是以此为指引。
如何才能做到“五位一体”?葛金文认为,中医学校必须从培养模式、师资能力、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既要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塑造理想人格,也要在继承中医经典与传统文化,形成中医思维的基础上,熟悉西医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加强文化底蕴、完善知识体系。
“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中西医两种临床思维的锻炼,既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理论及思维方式指导临床实践,又能将西医技能灵活运用于临床,在反复实践中找切合点、求创新、求发展,最终致力于让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葛金文说。
“生生不息”映射了他一生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笃志追求,唯有不断求索、勇于创新才能让中医这门古老的科学生生不灭,传承不息,这正是葛金文始终不渝躬体力行的夙愿。
专家简介
葛金文,中西医结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疾病)”学科带头人,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医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他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近40项;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合作博士后16人、指导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