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躬身经济科教 执著写就春秋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6

——记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诗一

本刊记者 孙长安 徐 赛


  陈诗一是标准的七零后,他没有六十年代人那么凄苦和煽情,也没有八十年代人那么自我和孤独,但能读懂上一辈的坚忍与智慧,也能融合新生代的激情和创造。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儒雅谦和、谈吐睿智,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应用计量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金融问题等,已在国内外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被转载和引用。
  很多复旦老师了解他,是因为他求学于此,奋勉务实,工作于此,积极进取;
  很多复旦学子记住他,是因为他畅述专题,精辟独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因为他以很多奖项,在中国当代经济学界崭露头角。
  
难忘恩师
  
  从踏足经济学研究领域开始,陈诗一的人生之路就是一条不断攀越科研高峰的路途,身后留下了一长串闪光的脚印。在这样一条令人艳羡的成长轨迹背后,其实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但陈诗一总是说自己很幸运,在这条路上走得很“顺”,因为他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包括带他步入经济学殿堂的,他的硕士生导师、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他的博士生导师、韩国计量经济学家Jeong教授,以及国际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H?rdle教授。
  谈起自己的三位恩师,陈诗一满怀敬佩与感激:“在张老师的当代中国经济课堂里,我开始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和中国经济研究;在两周一次的seminar里,我开始认知经济增长理论和让人着迷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些启迪了我对经济学精神的理解和对科学研究态度的认知。”
  在张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陈诗一初步建立起了马克思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各流派的比较体系,让他有了不进一步探究其奥秘不能够罢手的冲动。硕士毕业后,张军教授将陈诗一推荐给了韩国计量经济学家Jeong教授。在我国,计量经济学相对于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相对较晚。为了跟随Jeong教授学好这门重要的经济学课程,陈诗一做出了远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在他严苛的训练下,陈诗一逐步构造起了经济学量化分析的数理方法论体系,而且成为该校经济学科有史以来用最短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之后,Jeong教授又把陈诗一推荐给了与他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国际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H?rdle教授。
  “H?rdle教授是非参数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创始人,他199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非参数回归》是欧美经济学博士必读的教材,在他那里,我又学习了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非参数和半参数计量经济学。”与H?rdle教授的合作让陈诗一感悟着顶尖的国际学术研究之道。他们的合作已有多篇论文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
  三位导师严格的要求培养了陈诗一严谨的科研能力与思维,而导师们的人格魅力与修为更是深深影响着陈诗一的思想和人生态度。“我从中体味到的是传承的厚重力量,这让我发奋更让我不敢懈怠,如果能够取得一点点成绩我首先要归功于他们,而且我至今还在和三位导师的继续合作中不断吸取这种养分!”
  
把脉中国经济发展
  
  有人曾经这样定义经济学家:他们虽然不是手握权柄的强者,却是一群掌握经济规律的、影响强者的智者,他们用自己智慧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陈诗一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就是如此,它虽不直接产生生产效益,却同样影响着国计民生。
  “我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相对比较宽泛,我对与中国经济相关的问题十分敏感,尤其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规律的量化分析更是情有独钟。”具体研究问题上,陈诗一主要从资源要素配置和减排、从效率分析和生产率评估等视角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应用问题进行解释和预测,对各种政策情景进行仿真和模拟,从而为企业和政府有效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对于现有研究,陈诗一的研究特色和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方法、数据和政策仿真几方面。理论研究方面,他找到了一个能够合理分析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经济理论框架,能够用来度量经济增长中的效率和质量。这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模型系统,其最大特色是能够区分好坏产出,即能够把环境污染等各种非期望的产出纳入模型,识别其负外部性特征,并和GDP等期望的产出区别开来;该理论的另一特色是能够考虑各种重要的资源要素,比如资本、劳动、能源、土地、技术、服务等。该模型系统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充分结合,因此对计量统计方法、计算技术和软件编程的要求很高。除此之外,陈诗一还花了很多功夫对基础数据进行开发,并利用所开发的模型系统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情景和前景进行仿真预测和咨政研究。
  陈诗一的专著《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对此有详细论述,该书入选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0),并荣获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12)。他这样介绍:“我根据研究结果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比较新的观点和思路。比如,通过边际减排成本来模拟碳税税率并建议征收差别碳税、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提出中国实现绿色工业革命的观点、构建内生动态指数来评估我国各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开发参数和非参数技术来度量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等。”
  在荣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的论文《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中,他运用该理论模型对全国各省市的财政绩效进行评估,这是国内较早量化分析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一篇权威文献。体现其基础数据开发成果的论文《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则荣获《经济学(季刊)》2010-2011年度最佳论文奖。该数据库的构建花了他两年左右时间,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关于中国工业近40个两位数行业横跨1978-2010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
  2013年11月,陈诗一以独立作者发表的论文《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被评为第四届(2013年度)中国软科学奖专业研究奖。他在获奖感言中如是说:“我们的研究,就是想看看到底节能减排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是什么样的,这需要基础的研究,需要一个科学的量化分析,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理论模型,也需要设定节能减排的不同的路径。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能源实际消耗和环境污染负外部性的理论模型,根据中国的增长需求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条件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节能减排情景,对到2049年这未来40年的影响趋势进行了动态仿真预测。”
  作为首席专家,陈诗一还先后承担起了多项国家级经济研究课题,并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上发表过专家观点。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学生眼中,陈诗一就像一片叶子,为了花的绽放和果实的成熟,他愿献出自己的绿,甚至“零落成泥碾作尘”。作为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诗一始终将培养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不仅将国外前沿的知识与领先的方法介绍给学生,也将导师培养自己的方法传递给了他所要培养的学生。
  课堂上,陈诗一使用北美课堂标准英文教材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教授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生教材为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基础》,研究生授课教材为格林所著《计量经济分析》,并用全英文给EMA外国硕士留学生教授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课程。他还参与了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学和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迄今,他已培养数理经济学实验班本科生(导师制)14名,研究生15名,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20多名。
  “每个星期我都会给复旦经济学院的本科生上课,从我回来到现在。给博士生开设高级计量经济学,边给他们上课,边进行学术培养。每个星期我还会为研究生开设讨论课,大家在一起读学术论文,讲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论题,我会引导他们进行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最近,我就安排了一个研究小组做上海自贸区的专题性研究。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位论文或是感兴趣的课题来一起参与讨论,这里既有技术方法的培训,也有动手能力和经济思维方式的锻炼。”正是这种引导性的教育方式,让陈诗一的学生们充分调动了自身兴趣,激发了研究潜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相关科研团队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依托以下平台,陈诗一积极带领团队进行协作和展开研究。依托复旦大学“卓学—卓识—卓越”人才工程的“卓识计划”资助,他领导建设了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政策实验室,带领极具科研实力和潜力的优秀青年研究团队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政策研究;他发挥复旦大学生态环境人文社科领导小组组长职能,依托复旦大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顶尖智库英国丁铎尔中心合作成立的复旦丁铎尔中心,带领复旦大学与此领域相关的一批研究人员进行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研究;通过香港中文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建的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他整合了一批专门从事沪港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依托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国家“985”工程三期研究平台,他充分发挥了青年学术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凝聚了一批活跃的青年经济学者,从事着中国经济金融问题的研究。
  尽管陈诗一带领着几个团队的活动,但是研究都始终紧扣着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且研究成员多有交叉,最后形成的将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专业研究团队。
  科研教学之外,陈诗一对国内外学术活动也倾注了满腔热情,在众多学术会议上,他的身影经常出现:曾在第8届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世界大会(SETA2012)、第10届世界经济学大会(ESWC2010)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报告入选论文。2012年代表复旦大学出席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在印度孟买举办的第四届能源和环境国际大会。2013年应邀赴荷兰参加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洲国家科研机构共同举办的“绿色经济与绿色增长”中欧(多边)学术研讨会。在今年的议程上,他还将作为共同主席主办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全球论坛(GRF-SPaC),应邀赴哥本哈根大学出席研究性大学国际联盟(IARU)主办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大会并作大会主旨演讲……在这些重大学术会议上,陈诗一代表了中国奋战在经济研究领域的科研人,也作为中国经济学界水平与实力的代表在世界舞台上发声。“现代经济学本土化,中国经济研究国际化,这是我们这一代经济学人的历史使命”他说。
  采访将毕,我们称赞陈诗一事业成功、桃李满天,他谦虚地回应说:“自己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只是普通一员,跟很多学者相比还有欠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我。”正是这样淡泊的自我定位,让他在多年的科研、教学工作中攻关不辍,创造了不平凡的社会价值。正是无数自己眼中的普通一分子,才汇聚成当今时代的洪流。
  
专家简介:
  陈诗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德国洪堡大学和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同时任复旦大学生态环境人文社科领导小组组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政策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建的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联席所长、复旦气候变化丁铎尔中心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届理事以及CSSCI收录期刊《世界经济文汇》编辑。入选复旦大学卓识人才培养计划(2011)、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上海市浦江人才(2007)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