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13

我国成功研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重要部件
  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功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研制出重要部件“校正场线圈”,并于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将运往法国ITER建设现场。
  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大、影响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多项ITER采购包研发任务。
  据了解,9月22日竣工交付的“校正场线圈”是ITER主机的重要部件,共有3组18个线圈,主要用来补偿线圈制造、接头、引线及装配误差造成的纵场和极向场线圈绕组位形偏离所带来的磁场误差。
  “校正场线圈”的制造工艺复杂,涉及超导、低温、绝缘、材料、焊接、电测试等多个学科,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全部设计工艺开发和研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介绍,他们研制的磁体具有尺寸大、截面小、精度高等特点,线圈整体轮廓精度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超导接头最大电阻值小于5纳欧,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刷新工业铀找矿深度纪录
  在科技部“华南热液型铀矿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下,近日,在广东南岭诸广地区实施的长江1号钻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科研团队在95.1550米深度发现了8层达到工业品位的铀矿段,特别是在1550米处发现了我国目前深度最深的工业铀矿化,为开辟新的找矿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找铀矿主要局限于300.500米以浅的第一找矿空间,随着工作深入,目前找矿重点已转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矿空间。
  按含矿主岩划分,我国铀资源主要有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前两个为热液型铀矿。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铀矿地质找矿中心工作转移至北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热液型铀矿的勘查、研究工作几乎停滞。
  科研人员介绍,深钻是成矿理论和预测技术与模式的验证手段,二者互相补充,可以为开辟更深找矿空间提供依据,提高探测技术的深度和精度。研究团队经过成矿条件综合研究、成矿预测和钻探场址遴选,在南岭诸广地区开展了铀矿成矿理论创新及一系列深地探测,预测了多个成矿远景区。经过比选和论证,科研人员确定了“长江1号”钻探场址。该深钻设计孔深1500米,终孔孔深1709.34米。钻探结果显示,950米深度单矿体厚度达到14.5米,在1560米、1606米、1696米等深度还发现多段铀矿化,显示更深部还有成矿潜力。
  
科学家破解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气候变化
  中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前迄今为止世界最厚完整黄土岩芯的研究发现,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总体呈持续变干趋势,全球变冷尤其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增加和冰盖扩展,可能是驱动亚洲中纬度地区360万年以来西风气候变化和干旱化的主控因素,并可能通过粉尘输送对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产力及与其相关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吸收和全球变冷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科研人员介绍,亚洲内陆干旱区的形成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是当今地学研究的重要科学前沿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还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塔里木盆地位于亚洲内陆极端干旱区中心,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前形成的巨厚黄土堆积在海拔3200.3300米形成宽广平坦的黄土高台地面,其南面西昆仑山顶就是著名的古里雅冰帽所在,黄土的堆积形成过程与干旱气候和西风环流强度变化密切相关,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和西风环流气候历史的理想材料。
  科研团队通过系统的古地磁测量结果和天体轨道调谐确定西昆仑山黄土岩芯底界年龄约360万年,进一步开展高分辨率粒度和粉尘沉积通量分析显示,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总体呈持续变干趋势,经历了约距今270万年、110万年和50万年的三次急剧阶段性干旱化事件。同时,气候变化周期也由110万年以前的4万年为主,逐步转变为以10万年为主。这些特征与冰期变化周期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度冰量记录的气候变化一致,表明全球变冷尤其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增加和冰盖扩展可能是驱动亚洲中纬度地区360万年以来西风气候变化和干旱化的主控因素。
  这项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内陆干旱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中亚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和西风气候演化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地球6600万年详细气候变化首次呈现
  一项进行了数十年的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近日结果出炉——来自6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宣布,涵盖过去的6600万年的一个气候变化记录项目已经完成,这是人类第一次建立了一个详细、连续的时间表用以记录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这一大型合作项目是根据国际海洋钻探项目的数据进行的,迄今为止已开展了50年。科学家们详细研究了海底沉积物中保存的微小浮游生物的外壳,通过这些贝壳的碳酸盐物质中氧和碳的同位素关系,推算出主要的古气候参数——温度以及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然后,他们将这些数据与地球轨道上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即“米兰科维奇周期”。
  在将数据进行联合数学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建立了一条曲线,该曲线显示了地球过去6600万年来的平均温度、冰量和碳循环的详细信息。此前的同类研究中数据都不足够,而此次,研究人员利用最新的深海核心研究数据,将时间线前所未有地延长,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详尽得多。
  团队领导者、德国不来梅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中心科学家托马斯·韦斯特霍尔德表示,这一项目目标是在过去6600万年里建立一个气候参考模型,不仅包括分辨率最高的数据,还包括更精确的日期。收集如此长的气候记录片段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此次成果体现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巨大努力。
  该成果被纳入由全球21家实验室合作完成的CENOGRID(新生代全球参考底栖有孔虫碳氧同位素数据集)气候标准曲线。中国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该项研究。CENOGRID气候标准曲线成为过去6600万年气候的新参照标准,可让人们更准确地知道地球上何时变暖或变冷,对气候变化的深层机制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海洋二号”C星成功升空
  9月21日,“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其入轨后将大幅提升我国海洋观测范围、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
  “海洋二号”C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海洋动力卫星系列的第二颗业务卫星。卫星在轨后,主要对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实时观测,并具备船舶识别以及接收、存贮和转发我国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标测量数据能力,卫星设计师们亲切地将其功能概括为“捕风、勘海、鉴舟、汇志”。
  “海洋二号”C星将与2018年10月发射的“海洋二号”B星以及后续的倾斜轨道卫星组网运行,共同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可在6小时内完成全球80%的海面风场监测。与“海洋二号”A星和“海洋二号”B星相比,该卫星增强了对海面风场的快速重访能力。
  此外,“海洋二号”C星通过整星带太阳翼运输等方式实现了大型遥感卫星的发射场流程优化,大幅缩短了发射场工作周期,对后续大型遥感卫星和商业卫星流程优化具有良好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