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唐洲平:精于医术,诚于医德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20

李 桐

  
  
  2019年,国际顶级杂志Lancet Neurol(《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每年新发脑出血200万余例,我国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近60万例/年,致死、致残率高达5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出血这种以老年人罹患为主的疾病,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给我国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治疗脑出血,传统医学上主要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这一方法能有效清除血肿,但国际上多项研究证实:开颅手术损伤大、再出血率高、手术时间长、费用高、预后差。研发高效、精准的脑出血新诊疗技术和器械已迫在眉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光谷院区常务副院长唐洲平教授致力于脑出血治疗和研究20余年,为了让更多患者重新拥抱幸福的生活,他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
  
得遇良师,在医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1969年,唐洲平出生在湖北省天门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8岁时,唐洲平顺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毕业后,他便留在了武汉,就职于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在日常烦琐的工作中,唐洲平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狭窄,仅凭现有的知识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因此有了辞职深造的想法。1999年,唐洲平重返母校进行硕博连读,这一次他选择了神经病学专业。
  或许是命运的有意安排,深造学习的5年时光里,唐洲平遇到了人生道路上的几位老师。“方思羽教授经常教育我们要以病人为中心,现在已过耄耋之年的他,对待临床工作依旧严谨认真;张苏明教授认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推动临床治疗,因此他始终不断进行科学的探索,以此来促进临床的进步,这深深影响了我;王伟教授也是我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在我遇到科研难题时,他总是悉心指导和帮助我,让我明白,科研的进步是提高疾病疗效的最佳途径。”唐洲平说。
  此外,朱遂强教授对唐洲平的影响也非常大。从硕士阶段开始,唐洲平就一直从事脑出血的研究,这一领域在当时并不热门。20世纪,由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不成熟,国际上主要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这种手术对患者的脑组织破坏明显,术后出现抽搐、偏瘫、失语、面瘫、头痛、昏迷不醒等情况的概率较高。同时手术时间长,容易引起多系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负担。于是唐洲平就跟着朱教授一起进行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方法的研发,但这一技术在当时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许多教授学者都认为利用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行不通。尽管如此,唐洲平仍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在微创手术技术研究的道路上跨步前行。在朱教授的带领下,唐洲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微创手术技术跨越式发展。如今,该技术发展日臻成熟,其创伤小、操作简便、入颅时间短、脑损伤轻,血肿清除较彻底,止血可靠,能迅速解除脑组织受压,正逐渐替代传统的开颅手术。
  弹指一挥间,唐洲平从事脑出血相关工作已有20余载,在脑出血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唐洲平对颅内血肿抽吸术进行改良,在湖北省试行后进而向全国推广,多次到全国各地进行学术成果讲学及成果分享,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近年来,他共主持了包括6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在内的15项课题,许多研究都与微创技术有关,如“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在细胞分子水平多靶点的机制研究”“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疗效的研究”“脑出血微创术后生物支架-OECs-NRPs自体移植的实验研究”等。
  唐洲平说:“开颅创伤大,且是全麻手术,还要经过后期的颅骨二次修补,对患者伤害较大。部分高龄或并发症多的患者,很难受得了这种手术。采用微创手术可以有效避免开颅,有诸多优点。”用毕生去研究脑出血,不断深入进行微创手术技术的相关研究,让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回归家庭,重返社会,这成为唐洲平最大的愿望。
  
突破创新,实现脑出血精准微创治疗体系的创立与推广应用
  2020年6月12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武汉召开,唐洲平凭借“脑出血精准微创治疗体系的创立与推广应用”项目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历时7年完成。唐洲平带领团队成员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围绕脑出血预防、血肿扩大及再出血人群的识别及预测、微创血肿清除理念的创新及手术器械的发明与改良,创立了脑出血精准微创治疗体系并进行了推广应用。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我国脑出血研究与治疗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该项目的创新点颇多,其一便是成功创立了脑出血精准微创治疗体系。团队首次提出了“梯度分层降低颅内压、液化引流为主、大血肿变小血肿”新理念;阐明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治疗非急性期脑出血的机制;确立了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评价循证医学证据;研制了微创血肿穿刺引流装置,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唐洲平介绍道:“该项目由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家单位共同完成。在进行项目研究时,我们在各自负责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互与融合,从器械改良、理念创新、方法学优化及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对脑出血的治疗进行了优化。”如医疗器械设备方面,他们自主开发了颅内血肿穿刺针(专利号:ZL00233579.4),并以其为核心生产了一次性使用血肿清除套装[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150319号]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装置(国械注准20153661560),应用该装置进行微创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损伤小、针钻一体、密闭性好、引流通道不易塌陷、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点,克服了开颅血肿清除术一系列的缺点。目前该装置已在全国3200余家医院应用,治疗患者超过140万例。
  不仅如此,团队还提出了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新方法。“目前医学上使用较多的CT血管成像(CTA)中的‘点样征’、‘渗透征’和‘九分法’等,CT灌注成像(CTP)中的‘动态点征’等均可预测血肿扩大。但CTA和CTP价格昂贵,操作流程复杂,不易普及。”唐洲平说,相关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定义了可预测血肿扩大的CT平扫特征性影像学征象:“Liqi Island Sign”(国际上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脑血管征象),“Blend Sign(混合征)”和“Black Hole Sign(黑洞征)”。以此特征影像为基础,项目组调整了治疗方案,实现了脑出血精准微创诊疗。此外,该项目还阐明了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理论机制,发现了脑出血易感分子生物标志物。
  与传统微创术相比,项目应用新理念创立的改良微创术可将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从22.7%降低至10.8%,术后再出血率从9.1%降至1.1%。尤其对于地、市非三甲医院,该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有效降低了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由此,该项目研究成果被写入中国、美国、韩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其重要创新研究已被查新鉴定为国际首次。
  目前,项目组已举办微创术培训班68期,培训医生1.2万余名;项目组成员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几十次并作相关演讲;项目组举办脑出血相关大型会议14 次,总与会人数近万人;项目组成员还参与撰写脑出血相关专著8部,参与制定脑出血相关指南8部。通过这些途径,体系中的重要创新理念得到了有效的临床运用,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有力地推进了脑出血微创治疗理念的革新。
  
医者仁心,在战“疫”中坚守使命担当
  医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者。医本仁术,德乃医本。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大医精诚》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唐洲平深知,作为一名医生,除了要医术精湛外,更应具有仁慈的心灵与博大的胸怀。
  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突发,武汉封城!全国隔离! 2月5日,武汉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尽快收治所有确诊病人,将轻症病人收治于方舱医院。2月15日唐洲平突然接到命令,担任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以下简称“光谷方舱医院”)院长。“接到任命后,同济医院与各省市医疗队就迅速集结,在当晚全员进驻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经过短短1天的紧张筹备,光谷方舱医院于2月17日17:00正式开始收治患者。”唐洲平说。
  “开舱”3日,光谷方舱医院就收治病人793人。3月6日,光谷方舱医院送走了最后21名患者,顺利“休舱”,成为继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之后,武汉市第二家进行“休舱”的方舱医院。从2月17日开舱,到3月6日休舱,光谷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875人,完成1436份核酸采样,CT检查868人次,重症转院184人,治愈出院691人,成功实现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病人“零回头”。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的艰辛。由于时间仓促,光谷方舱医院建立初期只有840张病床,没有规章制度,没有诊疗流程,CT、核酸、查血设备有待配备,甚至防护服、药品等也不充足,一切都需要从无到有。
  “我们面对的是具有传染性的新冠肺炎,除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还要确保医疗人员的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唐洲平频繁开协调会,争取政府支援,多方捐助。最终,武汉市指挥部协调来一台CT,中日友好医院紧急从北京运来一台移动CT,华大基因帮忙解决核酸检测问题,防护服、药品不够时,可以先从同济光谷院区借一些应急……慢慢的,硬件问题总算得到解决。
  解决好“硬件”的同时,还要兼顾“软件”。为了加快医护人员磨合,保证方舱医院高效运转,短短一天内,唐洲平带领方舱医院医务处,迅速制定《光谷方舱医院管理规则》及《光谷方舱医院工作手册》,明确进舱、出舱、防护流程规范,设定病人收治、救治机制。同时,他还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出了“智慧方舱”的概念。“新冠肺炎疫情中,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方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打通方舱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通路,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不降低医疗效果的同时对医院机构进行简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此唐洲平带领团队充分利用云平台技术,建立了医嘱、病历、诊断一体化的业务平台,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全面地掌握患者信息,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通过云平台,方舱医院内的21个诊疗工作站可利用5G无线网络,结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方舱内外的实时视频沟通。借助患者手环等物联网系统的应用与集成,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交互,确保患者入舱期间人身安全,同时使患者信息在云端与同济医院本部共享,可更高效地利用同济医院本部专家资源进行远程会诊,支撑患者精准治疗有序开展。
  唐洲平深深地记得,有一位患者的情绪十分不稳定,于是他紧急联系同济医院精神科专家杨渊教授,让其通过方舱内视频远程会诊平台,“面对面”给这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原来,这位患者是一位民警。由于新冠病毒感染,他的父母、岳母还有爱人都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因为工作原因,他一直故作坚强,把内心的苦闷压在心里,不跟别人说。通过会诊,这位民警打开了心扉,放声大哭出来,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唐洲平介绍,研究表明,焦虑和失眠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而新冠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失眠问题非常突出,达50%以上。通过视频远程问诊平台跟患者及时沟通、疏导,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压力应激,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
  回顾这段特别的方舱管理经历,唐洲平表示:“大疫面前,人人有责。既然政府和医院党委信任我,让我来当勇挑重担,我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休舱后,他回到来了原先的工作岗位,继续与“脑出血”作斗争,“为医者,行医道。我希望尽我所能,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最大努力地减少术后影响,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最大的希望。这样当我老了,我就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无愧于这一袭白衣!”唐洲平说。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