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半生催化 付予芳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30


  “这是我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到石科院时的工作照,那个时候我才20多岁。”随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副院长聂红的介绍,记者看到照片上一位穿着工作服略显青涩的年轻姑娘,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上的参数,手里认真地将数据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这是我担任十五室主任时,向李大东院士汇报工作。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我的帮助和教诲让我受用终生!”对于照片中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位清癯矍铄的老人,聂红的言语中充满了敬重。
  “这是今年年初,我们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时在人民大会堂外面的合影留念。这个项目对减少我国柴油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谈及自己的专业和成果,聂红充满了自豪与信心。
  这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每一张定格的画面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它们记录下聂红30多年来科研路上的艰辛坎坷和雨雪风霜。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到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以及主管科研的副院长。30年如一日,聂红一以贯之,从事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了多个国家重点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并在140套次工业装置上实现大规模应用,成效显著,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了半辈子的“催化”,岁月才是一剂强大的“催化剂”。昔日的青丝已悄悄染上霜雪,皱纹也慢慢爬上了眼角眉梢。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这一切,换来的是聂红身后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厚重荣誉: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发表论文114篇,合作主编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国内178件、国外59件……
  但是,聂红并不愿多谈她个人的成果与荣誉,在她看来,和石科院的老前辈比起来,自己还差得远。聂红谈的更多的是感谢,感谢恩师、感谢同事、感谢团队、感谢家人、感谢母校的教育、感谢石科院的平台。“能参与到这样一场宏大的国家快速发展的事业洪流中,还能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聂红感慨,“所以更要感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种子与土壤
  1978年,随着科学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年仅16岁的聂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化学系,经过长达7年的专业学习,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石科院的1501组。
  聂红知道,石科院1501组是一个拥有着优良传统和战斗力的集体,石科院加氢领域的奠基人和领军者李大东院士是 1501组的第一任组长,从建组伊始,他就带领全组人员开始了石油加氢技术领域的艰苦探索,一步一个脚印,从事柴油加氢精制、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催化剂以及工艺技术的研制开发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对加速石化企业的技术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一名学生转换到科研工作者,院领导非常希望这批年轻人快速进入状态,完成角色转换的跨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聂红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开始时挺自信的,觉得自己是研究生毕业,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肯定能干得不错,但是,一遇上工业实践的事情就有点傻眼了。”
  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为了让年轻人能尽快上手,李大东院士带着聂红等2位年轻人去了一趟上海石化,就生产优质化工原料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开发课题相关工作与对方衔接。对于聂红而言,这是一次难忘的锻炼和“敲打”之旅。“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实验室,近距离看到真实的工业装置。”聂红回忆道,“去之前虽然也做了一些功课,但进厂后,眼里只是一些管线和形状不同的物体,有些懵圈,作为一个理科生,之前仅仅在课本上看过一些示意图,但没接触过。书本上学到的同工业上看到的大不一样”!这让聂红猛然意识到科研与企业、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性,从研发到生产,最后到应用,每个阶段都有困难需要克服。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工业试验是有风险的,生产中有些问题在实验室是发现不了的,工业试验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问题必须有预案及时应对。“这样一来,我就领悟到有好多新的要求、新的内容还没有掌握,必须要在实践工作中重新学习。”
  身为女性,军人家庭出身的聂红骨子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硬劲头,遇到问题不退缩,就像钉子似的,一直要一猛子扎下去。而这也正是诸多领导和师傅们最欣赏她的地方。意识到了自身业务的不足,聂红开始了“恶补”。当时李大东院士带领团队开发出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RN-1加氢精制催化剂正在广州石化总厂(现为广州分公司)进行首次工业应用试验,这是石科院第一个加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处于关键阶段。这时聂红到石科院还不足两年,并不是这一课题项目的核心成员,但是她主动请缨去参加工业应用试验。7月的广州,闷热潮湿,路上的沥青柏油路面都被晒得融化了,生产装置上更是如同蒸笼一般让人汗如雨下,但是聂红每天在装置上跟着工人师傅取样、取数据等,毫无怨言。“我们第二任的室主任石亚华,亲自带着我熟悉流程。给我讲解这条管线为什么这样布、这个方框代表什么,以及那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她真是非常耐心细致,边讲边考边指导。”石主任的教诲让聂红进一步认识到了,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只有跟工业应用紧密结合,开发的技术才能更贴近实际,解决问题才更靠谱。为了尽快充实自己,在石科院大部队离开时,聂红愉快地接受了留守工厂的值班任务,参加催化剂性能标定,独自完成标定报告的编写。“我觉得这一段传帮带和锻炼的经历为我今后对工厂的应用和技术开发,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聂红坦言,这段经历,对于她以后的科研以及搞好技术管理工作一生受用。
  “因为只有到了工厂现场,在工业应用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更多的东西。”聂红有自己的主见。同时,她还是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学习的人。在院里,向专家前辈学习、向主任和同事学习,到了工厂,向合作单位的工人学习、向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聂红学习的对象。“你要是怕丢面子,就永远也掌握不了一些知识。”不耻下问,融会贯通,使年轻的聂红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于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出现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这种一步一个脚印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着聂红咬牙坚持度过了工作初期的艰难,也树立起她的远大志向。一边在老同志的带领下进行石油炼制加氢催化剂的科研与实践,一边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前沿动向,学习先进技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清洁油品的质量升级,石油资源追求更好、更高效应用的时候,加氢技术愈发有了用武之地,不仅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还进入了国际市场,我国自主研发的炼油催化剂成功销往海外,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
  沿着前辈的脚印,聂红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以RN-1加氢催化剂为基础,以点带面,陆续开发出系列加氢催化剂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为石油资源高效利用和油品质量持续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觉得我成长的每一步都非常幸运,有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有同事的帮助和协作,集团公司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我只需要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就行了。如果没有这些,空有雄心壮志,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聂红感叹道,“这就相当于是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好的种子也要遇到丰沃的土壤,才能结出茁壮的果实!”
  
技术创新是永恒的追求
  聂红经常提及恩师李大东院士,在科研事业中,也时刻以他作为一杆旗帜。李院士经常用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名言“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告诫大家,提醒科研人员找准问题。他曾经在《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来?”的文章,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了创新思路来源于观察思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李院士指出:“找到了问题后,要深入地解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加以实施、求证,使问题得到解决,认识得以提升,技术得到应用,创新得以实现。”聂红看后深受启发,在科研的道路上,在每个项目开题时,都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构建创新思路,设计研究内容,进而推动项目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同样地,在石科院人的思想中,应用科学发展是围绕着社会发展而生的,最终要反馈和应用到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这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循环过程。石科院科研进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着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每一位石科院成员的心里都深埋着一个实业兴国的中国梦。
  除此之外,聂红认为,无论是作为科研人员还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提前谋划的战略眼光。“因为像炼油催化剂和技术开发,一般来说要经过几个过程,如催化剂开发,除了需要设计催化剂的配方,研究相应的制备技术,还需要用真实油品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要有一个稳定性考察,之后要到工厂进行试生产考察放大效应等,这个周期一般来说需要3.5年的时间。”聂红讲道,“所以要未雨绸缪,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前布局,这样才能在有需求时,能及时为国家、为行业、为企业拿出所需要的技术。”
  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利用、低碳减排利用是国家战略问题和重大需求,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国计民生和长治久安。早在10年前,聂红就意识到,重油高效转化、柴油质量快速持续升级是炼油领域的重大研究方向。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使企业以最低代价高效实现目标成为她和团队成员们案头的课题。
  通过分析,聂红认识到破解重油高效转化难题的核心,一是提高单个催化剂的加氢脱杂质能力和多个催化剂协同作用,延长重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二是提高多环芳烃转化为轻质油品的选择性。作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走上这条科技创新之路,勇闯催化剂技术的前沿区域,创新开发出系列重油加氢催化剂和级配技术、重油加氢与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技术,使汽柴油收率显著提高,装置运行周期延长17%.40%,实现重油高效转化,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雾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渠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国民对于和他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表示了极大关切。“雾霾”也毫无悬念地荣登各大新闻热点的榜单,党中央国务院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他还将“治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作为重要交通燃料的柴油,其成分中的硫和多环芳烃燃烧形成的颗粒物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想在改善空气污染的问题上有所作为,首先要抓住柴油燃料这个“牛鼻子”。为此,国家加快了油品质量升级之路,对柴油中硫和多环芳烃含量提出严格限制。仅在2015年至2019年的5年间,柴油质量标准就从国四升级到了国六。然而,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生产要求导致工业加氢装置运转周期大幅缩短,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使炼油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聂红带领团队分析柴油质量升级影响装置运行周期的本质原因,以破解超深度脱硫和多环芳烃深度饱和反应温度需求矛盾为切入点,提出了通过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工艺创新实现清洁柴油生产的整体研发方案,解决了柴油加氢工业装置难以长周期高效兼顾超深度脱硫和多环芳烃深度饱和的难题,最终形成了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实现了柴油清洁化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长周期运行。
  然而,科研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障碍阻拦聂红与团队前进的脚步。其中,催化剂长周期活性评价数据显示,新研制催化剂的稳定性未达到预定目标,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让团队成员们伤透了脑筋。
  一筹莫展之际,聂红想起了“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来?”的科学之问。她带领大家一起剖析,是我们的现有技术不足?还是我们的智慧已经用到极致了?技术是否可以组合应用?一条道路不通,是不是能找到其他道路?聂红说,有时候,打破常规的理念,除了需要扎实的功底,还需要反向思维和扩散思维。
  在聂红的带领下,团队形成了知难而进、刻苦攻关的科研作风,大家放弃了周末及晚上的休息时间,主动加班加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反复设计,多次改进,在实验和测试阶段,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理想,成员们都会仔细地去寻找原因,重新修改与优化。为了寻找问题根源,认真研究每一个潜在的原因,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这样的不断试错中,获取了更多的技术更新和经验积累。
  团队从催化剂孔结构、积炭、金属分散度、活性相尺寸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采用新型催化材料和多种创新制备工艺进行试验,挖掘数百个催化剂分析表征数据,发明了活性金属高分散及锚定的活性相稳定技术,最终形成具有稳定的小尺寸活性相的新型催化剂,可有效实现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同时提升的目标。而基于高性能活性相构建及稳定技术,团队发明出RS-2100和RS-2200加氢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催化剂,可以满足国六柴油标准对硫和多环芳烃含量的要求。
  在工业试验阶段,团队同样遇到了困难。面对劣质柴油比例高、工艺条件较差的应用环境,同时还要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需求,难度可想而知。关键时刻,聂红鼓励大家:“难度大意味着成功后技术的适应性更强,可推广程度更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技术。”团队统一思想,在缺乏工业数据的情形下,通过中型试验装置反复研究,制定出定向强化目标反应的温度分级调控工艺RTS两反应区温度调控方案。工业装置开工期间,团队成员24小时不间断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调整优化工艺条件,顺利实现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和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石科院的技术进步,直接实现了加氢装置生产柴油从国四到国六的升级。目前,这一项目已应用于国内外30余套次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约5000万吨/年,为炼油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同时,推动了我国石油炼制行业柴油质量的持续升级。对减少我国柴油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项目于2020年1月10日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十几年,从基础研究到实验室研发再到最终的工业应用,产业化这条路太不容易了,经历了许多磨难才取得了目前阶段性的成果!”一向不言辛苦的聂红也禁不住感慨万千。
  
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2006年年底,聂红又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换,她被任命为石科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登上了更大层面的平台,也让她平添了几分压力和忧患意识,日常的工作重心也有了偏移。“过去做科研就是自己天天泡在实验室,一蹲一天,别的不用想。现在不一样了,要有更多的定位、安排、协调和管理的工作,要给团队指明方向,做好服务。身为团队的领头人之一,在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顶得住压力,知道带领团队往哪个方向走。”聂红如是说。
  尽管做到了副院长的职位,但是在具体的科研业务上,聂红并没有只是动动嘴,指点指点而已。她依然是身先士卒,要求团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前头。“我觉得身体力行地做,比你空口去说十遍二十遍要管用得多。”这就是聂红对自己的要求。她常说,石科院是人才扎堆的地方,如果你的知识水平或者业务能力得不到展现,你在管理上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是得不到大家的信服的。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聂红是一个雷厉风行且永远追求领先一步的人,这种性格自然也带入到了她的科研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当中。作为学者,聂红的学识和为人得到了同事和同行们的一致认可与尊重。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聂红也有着柔中带刚的一面,在她的带领下,研究院铸造出了一支敢担当、善攻坚的石化科研铁军。
  聂红始终把人才培养看作是石科院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年我作为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到石科院,就是在老同志们手把手地传帮带之下迅速成长的。”聂红回忆起30多年前的情形,依旧感触良多,“当时,院里很重视年轻人的培养,有着系统的培养计划,给年轻人干事业的机会,在实战中接受锤炼”。时光流转到今天,聂红对于自己团队里的年轻人的培养也是尽心尽力。
  聂红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重视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让年轻人挑大梁,通过大量的科研开发与工业应用实践历练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她在团队内部形成一套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是应用型的研究院,最终目的都是解决工业问题。所以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工业相结合,在办公室里难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鼓励年轻人跟随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到工厂去,在现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聂红想起自己当年的奋进之路,“因此,我们给青年人布置的课题基本上都跟工业应用项目密切相关,这些年轻人经历了企业锻炼后成长得比较快”。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她也要求学生开题要贴近行业发展需求,研究要注重实践,勤动手善分析。
  在严谨与严厉的背后,聂红也有着温情的一面。她喜欢走到年轻一代中间去,完全没有年龄和职位上的架子,天南地北地聊一聊,开开玩笑,给他们一些建议,顺便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智慧和科研经验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
  “多取第一手资料,听别人的,总不如自己亲眼看到的。”
  “看书背不下来的数据和流程就去工厂实地考察,背了半天记不住,到那天天看,天天摸,天天打交道,自然就熟了。”
  “要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别人给你提意见,第一,说明他也在认真思考;第二,说明他把你当朋友。”
  “做人做事,除了自身要努力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勇于承担!”
  “不要总躺在成绩册上自我满足,要想着持续创新,想着超越别人,你就能一直进步。”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石科院里一批批年轻人在这样的关怀和鞭策过程中成长起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石科院的每一代人都是在历经风雨中成长起来的!”64年的建设与发展,石科院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石化工业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代表着中国石化工业的研发水平,从基础研究、原油和产品研究到工艺研究开发,支撑了炼油工业的技术进步,成长为实力越来越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崇尚科学、求实创新,这是石科院的一种文化。”聂红介绍道,“我觉得这种文化已经融入每一个石科院人的血脉当中。正是因为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大家才能在这里踏踏实实干这么多年,在相互学习、虚心求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里,催化出一股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岁月催化,芳华流逝。三十余年同一梦。“我们的工作性质永远是在寻找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所以要说总结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转圈’,我都转了三十几年的圈了,但是科研之路没有尽头,总有新的高度和新的目标,我的每一个圈里也就都有新的内涵和挑战!”聂红笑了,她对自己的工作乐此不疲。
  聂红常说,做科研的人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怀着利国利民的情感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研发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压力,担负得起责任。她说到也做到了。当谈到石科院的未来发展前景时,身为副院长的聂红依然是那一句话: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这铿锵有声的作答,似敲响的鼓点一般,是对全体石科院人,也是对她自己的激励。
  
专家简介    
  聂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自1985年来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一直致力于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了多个国家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并带领团队开发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首次在国内实现工业化,填补了国内生产技术空白。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