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8
最新研究表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被低估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巨大,但在以往研究中被严重低估——中国科研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于10月29日在《自然》发表。研究团队认为,基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计算排放通量的方法体系将为我国“碳中和”核算和国际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固碳对“中和”碳排放贡献巨大,但是如何定量评估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大气浓度计算碳收支是计算净排放量的有效办法,观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定量评估地表二氧化碳净通量的重要手段。团队研究发现,2010年至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量的45%。研究还发现,我国重要林区,尤其是西南林区以及夏季的东北林区对此做出主要固碳贡献,这也是我国近40年来对恢复天然森林植被、加强人工林培育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研究团队充分利用了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观测本底站碳监测数据、中国林业部门森林普查数据、美国与日本碳监测卫星以及生态系统全球遥感数据,结合英国爱丁堡大学国际先进的碳同化模型,采用了天地一体化新方法。
该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新增的地面观测资料,但由于人为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很大的时空变化,现有观测仍显不足。未来,卫星有望帮助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建立更全面的观测体系、提供更准确的碳收支数据,为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过去18年里中国新增城市面积占全球新增近半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全球视角,对过去18年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扩张、人口增长和城市环境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
研究表明:在过去18年的时间里,中国新增城市面积占全球新增城市总面积的47.5%,领先全球;此外,中国向全球贡献了32%的大城市显著变绿区域,直接受益人数达1.08亿,成为全球“绿色增长”的主力军。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环境气象团队、香港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团队联合完成。
研究团队通过美国MODIS卫星500米分辨率的全球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提取了2001年至2018年全球所有被标记为城市建成区的数据。结果表明,在过去18年里,中国新增城市面积占全球新增城市总面积的47.5%,位列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国,其新增城市总面积占全球的9%。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的城市扩张速度是高收入国家的3倍以上。在世界银行划分的国家收入类型中,欧美等高收入国家的城市扩张非常缓慢,有些区域甚至出现城市扩张长期停滞、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相对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欧美国家的高度城市化,非洲和南亚地区的城市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则显得滞后,有些城市严重滞后。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城市扩张速度快,但仍保持着较好的绿化建设。研究团队通过计算全球841个城市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的年最大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在全球大城市变绿区域中,中国贡献了最多的城市变绿区域,占全球的32%,位列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绿色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中国首次验证“智慧火箭”相关技术
10月26日23时1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7组3颗卫星和“天启星座”06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天启星座”06星是天启数据采集星座的第6颗卫星,可为地面用户提供DCS数据传输服务。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火箭是常规液体运载火箭,于1982年首飞,历经多次改进,是目前中国服役时间最长的运载火箭,并以其高成功率率先获得“金牌火箭”称号。“长征二号丙”火箭也是中国验证航天运载领域新技术的可靠平台之一。2019年7月26日,“长征二号丙”火箭在一次发射中同时开展了整流罩/降落伞和一子级/栅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验证该技术的国家,为后续发展运载火箭落区控制乃至可重复使用奠定了基础。
本次任务中,“长征二号丙”火箭整流罩再次搭载了落区安全控制系统,其主要电子设备均回收自2019年7月26日飞行试验中的整流罩落区安全控制系统,这是中国航天运载史上首次“系统级”重复使用精密的电子设备。
此外,中国“智慧火箭”相关技术也利用落区安全控制系统,在整流罩复杂的再入过程中进行首次飞行验证。“智慧火箭”技术当前的主要目标是在火箭飞行遇到重大故障后,根据火箭状态及时对飞行路径进行智能重规划,尽可能挽救任务。未来,该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发射成功率。
本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0次飞行。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万件
10月22日,在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共发表人工智能论文2.87万篇,比2018年增长12.4%,在人工智能领域各顶级国际会议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期,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3万件,比2018年增长52.4%。
该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十余家机构编写。
报告指出,从全球看,近5年,前100篇人工智能论文高被引论文中,中国产出占21篇,居第二位。在自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异构融合类脑计算等领域,中国都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
从全国看,北京、江苏、广东、湖北等地2019年人工智能论文发表最为活跃,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学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领先全国,而广东、江苏、北京、浙江是人工智能专利转移最为活跃的地区。
另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区域性引擎,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占全国的83%,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展现出人工智能发展的区域活力,产业集聚区初显区域引领和协同作用。
此外,中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建设在2019年持续推进,180所高校在2019年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
浦江创新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创设于2008年,本届论坛主题是“科技合作与创新共治”。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全球首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
10月21日15时09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带功率运行状态,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核电站核反应堆临界类似常规火电厂锅炉的点火过程,也如同心脏起搏。临界后,作为反应堆的“心脏”——堆芯将开始持续“跳动”,反应堆处于带核平衡运作状态。
经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查释放,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始反应堆达临界操作。通过稀释一回路硼浓度和提升控制棒操作,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临界过程中,福清核电及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全过程平稳有序,系统运行参数正常。
“华龙一号”是我国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并于2020年9月顺利完成177组燃料组件装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