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修复一方净土 守护生态清宁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01

  
徐芳芳


  
  他全部的情怀,都与土壤一脉相连。“科技兴农、科学治污”的信仰已和他融为一体,驱动他不懈的科研追求。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在守护环境、造福社会的同时,不断地创造人生旅程的价值与成就。这便是焦文涛丰硕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孕育世代文明的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为主体的土壤环境保护基本思路已逐步形成,为我国解决土壤污染和安全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导与法律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为研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评价与治理修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年科技工作者焦文涛博士常年奔走于各类污染场地,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实验模拟,深入了解污染的成因和特征,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号脉问诊”,为污染场地治理寻医找药。他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一次次在北京、山东、广西等地土壤污染现场实践,用无悔的付出践行着“环保人”的“初心”,与团队成员一起殚精竭虑搞科研,厚积薄发蓄成果,并不断将最新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蓦然回首,他已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逾20载。
  
情系土壤,志在兴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焦文涛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易。“当时我就想着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做些事情,为提高农民收入做一点贡献。”他说。“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1998年9月,焦文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植物营养学专业学士学位。
  时代更迭,新时期所面临的农业问题也有了转变和新的需求。土壤污染和安全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焦文涛审时度势,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攻读土壤学专业硕士学位,加入具有丰富土壤污染修复经验的研究团队,在导师蒋新研究员的精心指导下,从事土壤重金属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环境修复研究,为净化我国的土壤环境默默奉献。
  怀着对于科研的使命感及不断精进专业水平的愿望,硕士毕业后的焦文涛又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加入享誉海内外的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团队,在有关新型污染物的区域环境归趋、管理、政策等方向上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导师吕永龙研究员的精心指导下,焦文涛勤奋钻研,融会贯通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兼收并蓄,并着力从宏观层面开展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等相关研究。通过多年的科研历练,焦文涛锻造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体系,这为他今后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忘初心,踏足修复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于焦文涛而言,享受科研的时光始终是最珍贵的。从刻苦攻读博士学位,到以优秀成绩毕业并留所工作,院子里的玉兰花几落几开,如今他已在这里度过了10余个科研春秋。多年来,他立足于我国土壤污染实际,将研究重点聚焦在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在科研能力飞速提升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修复系统设计和工程实施经验。
  随着我国“退二进三”等产业政策的推进,许多化工、钢铁和农药等企业的搬迁产生了大量的有机污染场地,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研发针对性的修复技术与设备迫在眉睫。热修复技术与配套设备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集成加热修复科研设备,这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以及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因此,迫切需要加速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精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土壤热修复科研及工程应用设备。正是在这一现状驱动下,焦文涛勇挑重担,开始了在相关研究领域矢志不渝贡献科技力量的“土壤污染修复之路”。
  在他看来,修复污染土壤就如同对病人进行医治,需对症下药,从初步调查、现场勘探、编写初步调查报告,再到详细调查、风险评估并编制修复技术方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的支撑下,焦文涛带领团队研制了电阻加热修复小试装置,进行了土壤电阻加热修复主要控制因素对土壤电阻加热修复效率及效果影响的研究,并在苏州某化工厂进行了现场200平方米的中试工程示范,优化了工艺参数,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
  尽管已经在土壤修复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但行者脚步无止。围绕“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他带领团队勇攀高峰、深入开拓。2018年,与国内多个顶尖土壤热修复团队合作经过预审报、正式申报、视频答辩等环节,用时近一年终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的首批资助。2019年经过多轮答辩,他成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怀柔科学城成果落地项目支持。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他既注重基础创新研究,又加强科研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团队深入开展加热处理土壤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形成了主体硬件设备科研平台,开发热修复后残留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软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法优化主体硬件设备与配套软件集成技术系统,为我国有机污染场地热修复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科技支持和设备保障。
  
秉承初心 砥砺奋进
  对于焦文涛来说,科学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接受新事物、融会新知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漫长而又艰辛的。特别是目前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还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科研的使命感一直萦绕在他心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凭借这种有拼劲、不服输的品质以及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近年来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他还积极探索产业化,已经带领团队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等国内领军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企业紧密合作,致力于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推进我国土壤污染修复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鉴于上述学术贡献及业界影响,焦文涛成功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2019年度“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二十载栉风沐雨的坚守,如今的焦文涛早已从最初的那位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博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对于土地的热爱一直深植其心。随着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实施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渐完善,焦文涛坚信:未来的中国会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造福于人类健康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他还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土壤污染修复研究和应用推广,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化作春泥”,为建设美丽中国挥洒青春、倾尽全力。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