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03

科技部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签约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近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预防并控制流行性疾病方面的合作,包括支持公共健康领域的科研项目、开展疫苗的研发及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实践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科学数据及信息共享;加强新冠疫苗开发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甄选并支持具有合作价值并能发挥彼此优势的成熟项目;加强与监管机构和组织的沟通和政策协调;加强与其他各国政府、科技和卫生领域的国际组织、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的交流与合作。
  专家表示,中国科技部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对于促进中国与该联盟在流行病防范与创新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带来重大挑战,科技创新是人类应对疾病的最有力武器。新冠疫苗研发难度大,成本高,当前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对疫苗提出迫切需求,亟须汇聚全球力量,开展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加快疫苗研发和生产进程。
  据了解,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于2017年1月成立,旨在通过加速疫苗研发,大大减少生产针对新兴传染病的疫苗所需的时间,并确保这些疫苗能够及时部署,特别是部署到低收入国家的贫困人群里。新冠疫情爆发后,该联盟先后资助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新冠疫苗。
  
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cm。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月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km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
  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
  “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宇翱、彭承志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及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经过两年多稳定性、安全性测试,实现了跨越4600km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
  “要实现广域量子通信,存在光子损耗、退相干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比如光子数在光纤里每传输约15km就会损失一半,200km后只剩万分之一。”潘建伟说,科研团队在光学系统等方面发展了多项先进技术,化解了这些难题。
  潘建伟介绍,《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据了解,整个网络覆盖我国4省3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km,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中国首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在甘肃首飞
  1月6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政府等主办的“甘霖-Ι”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首飞仪式在甘肃金昌市举行。这是目前中国第一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其技术在世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与目前人工增雨(雪)主要方式——地面发射增雨火箭弹、燃烧地面烟炉和有人机播撒增雨催化剂等相比,无人机增雨具有机动性好、作业时间长、工作环境舒适和安全风险低、执行效率高、机载数据可实时传输等特点,可解决目前人工增雨作业成本高、作业时空受安全限制多、作业手段单一、作业方式立体化程度不充分等系列短板问题。
  当日,首飞成功的“甘霖-Ι”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能力、大气数据采集能力和增雨催化剂播撒能力,同时拥有可靠的防除冰能力,具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业能力,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能。作为生态修复的“科技制高点”,其突破了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关键,丰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手段。
  甘肃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工程项目起源于祁连山生态修复对人工增雨(雪)的需求。据甘肃省气象局介绍,甘肃祁连山区大型无人机增雨(雪)试验的成功,不仅可极大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率,还可进一步发挥西北区域人影能力建设工程的效益,并在全国起到大型无人机增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有关省份逐步建设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能力。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说,该局将进一步与甘肃加强合作,支持开展祁连山区无人机人工增雨(雪)业务试验工作,支持甘肃建设无人机飞行和试验示范基地,推进无人机增雨系统从试验向业务转化,推广应用。推动建立健全无人机人工增雨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无人机行业发展与相关行业的业务应用,推动将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列入重大科研计划项目。
  
大科学工程“拉索”首个探测器阵列建成
  大科学工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传来喜讯。1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拉索”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三号水池注水达到正常工作水位,这标志着WCDA探测器全部建成,全阵列投入科学运行。这是“拉索”四种类型的探测器阵列中最早完成的一个阵列。
  WCDA是“拉索”探测器阵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测器总面积为78000平方米,由3个水池组成,内有3120个探测器单元,6240个光敏探头。WCDA水池采用了国内首创的“薄壁混凝土现浇边墙+软基土工膜防渗系统+大跨度轻钢屋面结构”设计,在没有国标可参考的情况下,满足了探测器对避光、防冻、防锈蚀和水位保持等的超高指标要求。
  “根据国际前沿发展动态,项目组在WCDA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方案优化,在二号和三号水池中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上最大灵敏面积的新一代20寸光电倍增管,降低了探测器阈能,大幅增强了探测器在50.500GeV能段的伽马射线探测能力。”“拉索”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臻说。
  曹臻表示,WCDA的有效探测面积是国际上最大同类型实验HAWC的4倍,能够对银河系内外的伽马暴、快速射电暴、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具备瞬变特性的高能辐射信号进行探测,具备5年.10年的国际领先优势,预期将获得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观测与研究成果。
  “拉索”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由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缪子探测器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组成。
  
“中国天眼”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
  据“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的第一年,预计分配给国外科学家的观测时间约占10%。
  按照科学目标和相关战略规划,“中国天眼”已确立多个优先和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但观测申请不限于这些领域。
  “中国天眼”于2020年1月11日正式开放运行。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之初,即确立了“中国天眼”将按国际惯例逐步开放的原则,以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效能,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做出贡献。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