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7

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已超过300颗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京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显示,2020年,中国航天应用继续取得重要进展,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300颗,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有力支撑了各行业的综合应用。
  蓝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启动建设。亚太6D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是Ku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首发星,通信总容量比传统通信卫星高出数十倍,卫星技术指标与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基于通信卫星构建了覆盖广泛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推动广电服务“村村通”“户户通”;同时,基于卫星通信能力,面向地面、海上、空中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目前,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用户总数已突破1.45亿户,超过全国广播电视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海上通信方面,“海星通”完成全球网络扩容,已建成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网——“全球网”,为6000艘中国船舶和海上平台提供卫星宽带通信综合服务,覆盖全球95%以上的主要航线。
  在空中通信方面,随着中国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飞机上网需求激增,高通量卫星为机载通信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航班成功首航,并进行了中国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中星十六号”卫星,为此项服务提供了重要的通信连接,飞机搭载的高速互联系统可以实现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联网。后续,中国还提出继续推广机上WiFi技术,力争在2022年空中接入互联网服务覆盖全机队。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卫星运营服务随着空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成为商业航天的价值高地。航天企业通过运营卫星、挖掘数据、分析信息,实现产业链中下游整合,促进航天与其他行业融合。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华为等企业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个Ka高通量卫星网络与5G-SA蜂窝网络的融合组网,标志着“Ka卫星互联网+5G”应用模式通过了实用级技术验证。
  
科学家发现化学反应中自旋轨道分波的量子干涉现象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基元化学反应中自旋轨道分波的量子干涉现象,揭示了电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对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于2021年2月26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产生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电子自旋轨道耦合会导致反应散射分波的分裂,进而使得分波可能存在一些精细结构。但是长期以来,电子自旋轨道耦合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仍然是一个未知并极具挑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对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氟原子与氢分子的反应F+HD→HF+D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方面,通过将交叉分子束方法、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与近阈值电离技术相结合,应用高分辨的实验测量获得了产物转动量子态分辨的微分散射截面,并在微分散射截面前向散射方向观测到了一个独特的马蹄铁形结构。
  理论方面,发展了考虑电子角动量效应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模拟方法,对这个独特的马蹄铁形动力学结构进行了解释。理论表明,这个动力学结构是由具有正负宇称的自旋轨道分裂的共振分波的量子干涉导致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影响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
  
“中国天眼”捕获三例新快速射电暴
  2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有两项新发现,包括捕获3例新的高色散快速射电暴(FRB)和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一种名为jitter的计时噪声模式。
  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持续约千分之一秒的神秘宇宙射电信号,其宇宙学起源的确认至今不到5年,蕴含了推动天体物理研究的巨大潜力,是目前观测天文学领域主要的热点前沿。
  近日,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在FAST海量数据中搜寻出3例新的高色散快速射电暴,并结合2020年发表的FAST首例新快速射电暴成果进行研究,预示在FAST高灵敏度下每天可探测的快速射电暴多达12万个,这将有效扩展快速射电暴样本的红移-亮度覆盖区域,揭示宇宙物质构成并约束快速射电暴本征光度函数。
  研究人员称,此前,澳大利亚香农博士等通过帕克斯望远镜和澳大利亚平方公里先导阵的快速射电暴样本比对分析,得出快速射电暴的流量通量与色散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次基于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数据探测到的这3例新的快速射电暴事件,具有流量通量低、色散值高的特点,填补了快速射电暴的流量通量与色散相图中空白,并补充验证两者反相关的关系,将有望揭开此类快速射电暴暴发现象的神秘面纱。这一重要天文学成果论文,已被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快报》接收。
  
科学家发现6.3亿年前的蘑菇祖先
  中美科研学者最近在我国贵州发现了6.3亿年前的真菌类生物化石。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陆生真菌类化石,说明在6亿多年前,蘑菇、酵母、青霉等真菌生物的祖先已经从海洋“爬”上了陆地。
  参与此次研究的科研人员介绍,新发现的真菌类化石位于贵州省瓮安县两处白云岩喀斯特洞穴中。研究者共采集20块岩石样品,得到上千枚不足头发丝粗细的微小真菌化石丝体。此前,最早的陆生真菌发现于苏格兰,距今约4.1亿年历史。新发现的化石将陆生真菌的化石记录前推了2亿多年。
  研究团队还发现,6.3亿年前的这种远古真菌类化石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长度数百微米的空心细丝,另一部分是连接在细丝之间、直径10.26微米的空心小球。科研人员通过与现代类似真菌的比对推测,细丝可能是真菌类生物的菌丝,而空心小球可能是用于繁殖的无性孢子。
  “生物从海洋登上陆地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而真菌被称为‘拓荒先锋’,在陆地从一片荒芜到生机勃勃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次发现的6.3亿年前陆生真菌,比最早的陆生高等植物化石还早1亿多年。这对我们研究陆地早期环境和生命演化,也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介绍。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中外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
  
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发现
  2月2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渤中13-2”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近年来,我国渤海获得了大型凝析气田“渤中19-6”、亿吨级油田“垦利6-1”等一系列重大油气发现。
  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渤中13-2”发现的主体区属于太古界潜山构造,勘探难度大。围绕太古界潜山有没有优质储层和能不能形成油气藏两大难题,中国海油勘探人员通过地质认识创新,提出新的成藏模式认识,成功发现了大型轻质、优质油藏——“渤中13-2”油气田。
  为实现储量高效转化,中国海油创新应用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模式,利用现有油田设施快速推动井区建产,探井直接转为生产井进行试采,降低了钻井费用,又增加了油气产量。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渤中13-2”油气田将持续推进总体开发方案部署及实施,成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