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8

中俄将联合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9日,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建设可进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在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的框架内,中俄两国利用在空间科学、研发和使用空间设备和空间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将共同制定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并在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和运营等方面开展紧密协作,包括向国际宇航界开展项目推介。
  中俄两国一直致力于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领域开展合作,先后签署了一系列协定,积极推动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的合作。
  
中国学者实验实现1.43公里远距离非视域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等在国际上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相比先前的实验结果提升了3个数量级。该成果于3月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成像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从墨子的小孔成像、伽利略的观星望远镜,到现代的激光雷达、核磁共振等,各类成像技术为人类观察世界和探索未知提供了有力工具。但这些传统成像技术都是对视域内的物体进行观测,即成像的对象必须在观察者视线内。
  非视域成像技术能够对隐藏在视线外的物体进行拍照,实现“隔墙观物”,其通常是将激光脉冲发射到中介墙上,利用中介墙使激光散射到被遮挡的非视域场景中,该场景中的隐藏物体再次将激光散射到中介墙上,最后被中介墙散射至接收系统。整个过程激光经历了3次漫反射,光路存在巨大衰减,使得非视域成像目前仅在实验室内进行短距离的原理性验证。此外,多次漫反射导致的时空信息混杂,使得成像算法成为一个科研难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从光学系统和重构算法同时出发,通过系统性地设计远距离成像解决方案,发展高效率、低噪声的非视域成像系统及高效的成像算法。
  在光学系统方面,研究团队基于双望远镜共焦光学设计,开发了一套近红外波长的高效率非视域成像系统。在算法方面,研究团队采用凸优化算法等解决了多次漫反射所导致的时空混合问题,成功实现非视域图像重构。最终,基于成像技术和算法的突破,该项工作成功在现场环境下实现了对1.43公里外的非视域场景进行成像,以及对隐藏的物体进行实时跟踪。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进入投水功能验证阶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披露,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项目研制加速推进,001架机在成功完成陆上、水上、海上首飞之后,于3月4日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飞机状态良好。航空工业称,目前,AG600飞机全面进入投水功能验证阶段,并将于年内完成投水灭火试验。
  航空工业介绍,投水功能试飞验证,是为了检查飞机灭火任务系统的工作情况和飞机在投水过程中的响应特性,有效验证灭火任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后续灭火任务系统及飞机使用模式的制定提供试飞数据参考;同时,通过飞行员实际的投水飞行试验,对飞机投水灭火飞行程序进行初步评价,为后续飞机的投水灭火飞行程序合理制定提供依据。
  据悉,AG600飞机001架机于2016年完成总装;2017年12月24日,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顺利完成陆上首飞;2018年10月20日,又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了水上首飞。2020年7月26日,AG600飞机001架机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进一步验证了其海上相关性能,为其后续进行特定环境下的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准备。
  
中国科学家领衔揭开游隼迁徙秘密
  中国科研团队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系统,揭秘了其迁徙路线的主要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成果于3月4日凌晨在《自然》在线发表。
  研究人员介绍,游隼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也是地球上最成功的顶级捕食者之一,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全球六大洲。研究中,科研人员历时6年,在北极圈自西向东的游隼主要繁殖地(科拉半岛、科尔古耶夫岛、亚马尔半岛、泰梅尔半岛、勒拿河、科雷马河)为56只游隼佩戴卫星追踪器,构建出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系统。卫星追踪发现这些北极游隼主要使用5条迁徙路线,在种群和个体水平上具有非常高的迁徙连接度和重复性。而且,这些种群的迁徙距离显著不同:西部两群短距离迁徙(平均3600公里),东部四群长距离迁徙(平均6400公里)。
  对于当前的迁徙路线而言,研究人员发现不同路线之间的环境异质性很强,环境巨变区域与迁徙路线边界高度吻合,并且路线之间的差异与选择性遗传分化的相关程度明显大于中性遗传分化,说明环境的差异及相关的本地适应在维持当前迁徙路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通过对距离长短迁徙种群基因组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个和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在长距离迁徙种群中受到正选择,实验证明长、短迁徙种群主要基因型存在功能差异,揭示了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研究人员还通过模拟预测提醒说,在未来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的情境下,亚欧大陆西部的北极游隼种群可能会面临两方面的威胁:迁徙策略的改变和主要繁殖地的退缩。
  该研究首次全面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多种新型研究手段,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分析,从行为、进化、遗传、生态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个维度,阐明北极鸟类迁徙路线过去形成历史、当前维持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并发现鸟类长距离迁徙的关键基因,展现学科交叉型的创新性研究在迁徙鸟类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氧吸附诱导银原子级分散新机制获解析
  金属的氧化分散看似是个简单的化学过程,实则暗藏玄机。主流观点普遍认为,金属先被氧化,然后在载体表面分散,最后通过还原处理变回金属状态来催化反应进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傅强和包信和院士团队与副研究员杨冰、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高嶷团队合作,在反应气氛诱导金属催化剂动态分散的原位表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发现,聚集态的银结构在400摄氏度的氧化处理温度下形成高分散的金属银团簇,据此提出氧吸附诱导金属态银原子级分散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3月3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自主研发的近常压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原位成像研究和近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原位谱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氧气气氛下,微米尺度的银纳米线可以分散成为亚纳米的银原子团簇结构,该结构在400摄氏度氧气诱导分散过程中仍保持金属态,而氧化银团簇的形成仅发生在降温过程中。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金属银团簇表面的氧化学吸附是诱导并稳定其高分散状态的关键。这一结果与以往基于非原位实验的结果大相径庭。
  傅强表示,该机制为金属态高分散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并可能对钯、金等氧化物生成焓较小的金属催化剂具有普适性意义。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