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21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我国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面有哪些待改善的地方?高校应如何发力,让学生“学历”与“能力”并存,在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过程中,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作用?
在我看来,研究工作最关键的是人,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对人才来说,事业是“吸铁石”,平台是“梧桐树”,要通过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点重大任务,以事业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科研人员往往希望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都用得上,而且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出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相应地就得要有比较好的平台、条件及精神上的满足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此外,做研究的氛围同样很关键,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往往更容易做事,这是调动积极性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的着力点。在我看来,本科生培养的重头戏应该是学习方法,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我们不能让学生一进大学以后就因为专业把自己限制得很死,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把基础先打扎实,在此基础上,未来当他们对其他领域有兴趣或者有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去完成。针对如今社会上的“唯学历论”现象,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让那些天资、能力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人才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大概前30年,我们的科研基本上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习。好的方面,是我们通过学习,培养了一批人才,也建设了一批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的创新平台,学科发展也有了很大进步。
但不足也显而易见。别人做出了成果,我就换一个物种做一做,这样的科研是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没有太大的意义。
随着国际经贸形势风云变幻,各国科技、产业竞争不断加剧,凸显了原创性科研的重要性。基础研究是技术的根,现在许多专利侵权、“卡脖子”现象,都是因为基础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如果现在不重视基础研究,将来还会有更多技术发展上的瓶颈或“卡脖子”。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是现在作物改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但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是美国人申请的,专利的覆盖面非常宽。现如今,我们也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正在开发一些新的基因编辑器,以避开国外专利的限制。
科学总是要探索未知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实现“从0到1”的创新,才能够开辟新领域或新方向。在我看来,明确提出允许失败,这是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的,也会对未来提升科技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现如今,全球化石能源资源枯竭趋势正在显现,而我国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针对这一问题,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们就开始了新的探索。
2001年,我就带头开始“人工光合成太阳燃料”的研究工作。经过测算,电解水制氢每吨氢相当于储存3.3万度电,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是最有效的化学储能反应;与煤炭和石油相比,二氧化碳与氢制甲醇燃料具有燃烧清洁、温室气体排放少的特点。如以甲醇代替煤炭作为燃料,排放的PM2.5将减少80%以上,氮氧化物减少90%以上。
这是全球范围内直接太阳燃料规模化合成的最早尝试之一。该项目若满负荷运行,每年可生产甲醇1500吨,消耗二氧化碳2000吨,消纳太阳能发电1500万度。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年甲醇产能约8000万吨,如果采用太阳燃料甲醇合成路线,则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上亿吨。
中国的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区具有富裕的煤资源,同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最适宜发展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技术,这些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主要分布在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有限,碳中和压力更大。利用液态阳光甲醇可解决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储能,并向东部沿海等其他地区安全输运。由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助力完成碳中和目标。
吴立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
海洋吸收约30%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从碳中和的角度,世界各国必将重新审视海洋生态系统。目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超过400ppm,是80万年来的最高值,由此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缺氧等现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2009年,联合国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超过一半(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由此可见,海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在海洋碳汇中,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这三大海岸带生态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床的0.5%,但其碳储量却达海洋碳储量的50%以上,许多蓝碳储存周期甚至可达千年之久。同时,利用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的“碳汇”渔业方兴未艾,成为通过生物产品收获把碳移出水体的产业化“蓝碳”。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必将成为“碳汇”渔业的引领者和主力军。
可以肯定地说,增加蓝色碳汇、开发蓝色能源是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相信将会催生新的技术、新的理论,引发海洋系统科学与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突破。
(本栏目资料来源于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