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风雨兼程六十载.特色产业惠民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13

——记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刘凡值及其科研团队

吴 彪  王笑颖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随着我国三农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日益凸显。而一直以来,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党委委员、所长刘凡值及其科研团队就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科技的力量发展贵州特色产业,让热作科技成果成为助推热区脱贫攻坚的“点金石”。

让一个家庭、一个地区脱贫,求“一时”易,求“一世”难。刘凡值及其研究团队的科技扶贫之路,显然是志在千秋,为了贵州地区的发展及群众的幸福生活,他和研究团队在这条科技兴农的道路上跋涉了几十载。

 

六十余载风雨发展史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过去人们对贵州的印象不外乎此。而早在艰苦的年代,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科研先辈们就已经开始为贵州的特色产业发展上下求索。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时间追溯到1956年,现在的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热作所”)当时还是贵州省兴义甘蔗试验站,1963年改建为贵州省兴义糖料科学研究所,1983年更名为贵州省糖料科学研究所。早期研究所位于非常偏僻艰苦的贵州省兴义县泥凼区歪染乡南龙坝,20世纪中期,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研究所也面临着水电不通的窘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们只能“自力更生”,在有限的条件下艰难地开展科研工作。

这种艰苦的状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缓解。为了改善职工科研及生活条件,留住人才,1987年研究所总部搬迁到黔西南州贞丰县城关,吸纳了很多年轻人加入科研大家庭。两年后,刘凡值从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至此扎根在研究所,一干就是30多年。

1991年,根据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发展研究区域性布局需要,贵州省糖料科学研究所更名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拓宽了研究领域,将芒果、香蕉、澳洲坚果、荔枝、木薯等作物纳入了研究范畴,开始了多种亚热带作物的系列科研工作。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对特色农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也让刘凡值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创新有了更多驰骋开拓的机会。20047月,刘凡值进入所领导班子,担任所党委委员、副所长,为了谋划单位更好的发展空间,所领导班子经过商议并征求职工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再次启动搬迁工作,将所部搬迁至兴义市区,200612月完成搬迁工作,当年1月隶属关系也从以前的省农业厅管理整建制划归省农业科学院管理。全所职工齐聚兴义市区,解决了职工安居乐业的问题。目前根据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所内组建了薏苡、芒果、澳洲坚果、植物资源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块根块茎作物6个科技创新团队,积极投身于贵州热作科技创新中,全力支撑相关产业发展。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成为研究所的关键骨干乃至主要领导,几十年来,一批批像刘凡值这样的新兴科研力量的注入,无形中对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逐渐壮大了科研队伍,从而提升了服务产业的支撑能力。

 

发展贵州特色热作产业

 

一直以来,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都比较差,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要增加农民收入,只能走特色产业之路。

贵州是全国九个热区省之一,热作规划面积达1000.26万亩,在这一背景下,怎样更好地利用贵州热区资源,刘凡值及其科研团队一直将此作为自己科研探索的使命。

1991年至今,经过30余年的研究与积淀,热作所筛选了芒果、澳洲坚果、香蕉等产业作为贵州的特色热作产业加以推广发展,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脱贫攻坚。

要让扶贫效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并非易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深入推进过程中,热作所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紧密科技合作,分别引进芒果新品种(系)30余个、澳洲坚果新品系50余个、香蕉新品系30余个,在兴义、望谟、册亨、贞丰、罗甸等县(市)进行适应性试验示范,鉴选出“台农1号”“金煌芒”等芒果品种,“788”“OC”等澳洲坚果品种,“广粉1号”“金粉1号”“粉杂1号”等香蕉品种,在贵州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地区进行示范推广。目前贵州已发展芒果种植面积20万亩、香蕉12万亩、澳洲坚果2万亩,热区农民通过发展热作产业增加收入,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

除此之外,刘凡值团队还围绕贵州的特色作物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

薏苡的全国种植面积达110万亩,而贵州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均占全国的2/3以上,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特色产业,主产区兴仁市已成为全国薏苡种植、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为支撑薏苡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凡值团队围绕薏苡产业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薏苡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从贵州、云南、广西和四川等省()共收集600余份薏苡种质资源,建立薏苡种质资源圃,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饲用型、食用型和药用型薏苡优良材料,在“十三五”期间刘凡值获得了国审薏苡品种1个,团队成员获得省级认定薏苡品种1个。

 

不忘初心的研究奋进之路

 

化解贫困的长远之策和根本之道在哪里?刘凡值认为,需要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贫困人口致富的内生动力。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们秉承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的宗旨,用专业的知识为贵州当地的村民们提供技术支持。“每当我们在科研上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帮助到更多的老百姓时,这对我们都是很大的激励。”刘凡值说。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热作所相关科研团队共承担国家、省、地厅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论文600余篇,主参编出版学术专著11部;获得科研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项目1项,参与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1项;育成新品种16个,其中国审品种2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引种筛选甘蔗、亚热带果树等经济作物品种100多个在热区示范推广,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成为全省热作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依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热作所1人获省委表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省委省政府表彰先进工作者,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同时被增补为省政协委员,1人获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技工作者表彰。

众所周知,科研探索都要经历一个创新、改进、发展的过程,要取得更好突破,并非易事,面对并不平坦的科研创新道路,刘凡值团队并没有泄气,而是凭借坚韧不拔、笃志创新的科研态度,不断改进科研方法,在创新道路上奋力拼搏。在如今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他们与时俱进,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作为切入点,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合作,强练内功,提升能力,齐心协力高质量服务热作产业发展。

“前几年正好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支撑服务的产业能够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发挥作用,是让我很欣慰的一件事情。”刘凡值说。未来,他和热作所领导班子及科研团队还将结合自身优势,面向市场,进一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上有新突破,在服务产业上有新作为,为贵州热作科研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回馈家乡人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