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喜看麦菽千重浪 粮安天下育苍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19

编者按: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20年前,美国大洋彼岸传来的那一声质疑,就像是一根卡在喉咙里鱼刺,牢牢地刺激着中国人向来不服输的神经;20年后,中国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中国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这一奇迹的创造,得益于许多奋战在中国作物育种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而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让我们走近茹振钢——


喜看麦菽千重浪 粮安天下育苍生

——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

本刊记者  蔡巧玉  特约记者  赵利敏    

专家简介:    

        茹振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国家小麦工程客座研究员、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学术带头人,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小麦育种和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培育了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百农62”“百农64”“百农矮抗58”“百农160”等,为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河南省2012“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佳科技名人、河南省农业科技先进人物、最美新乡人等荣誉称号。     
        在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征程中——
        有一个人,他育成的小麦品种占全国小麦产区的10%,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于这一小麦品种;
        有一个人,他在质疑声中迈出培育杂交小麦的第一步,用执着的信念书写着小麦的传奇;
        有一个人,他站在了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一穗小麦是他的名片,一张“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证书是他30年沐浴寒暑、孕育丰收的凭证。
        这个人就是茹振钢教授,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学术带头人、国家小麦工程客座研究员、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在河南提起他,几乎是家喻户晓。一张被四季风吹得黑黝黝的面庞和一副厚重的眼镜是他的标志,每当他走进了村,离着老远老乡们就会大喊:“茹教授来了!”
        正是这个不那么高大的身影,一年四季,在风霜寒暑的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促膝而谈,用30年春华秋实培育出了一代代小麦良种——百农64、百农160、矮抗58……同时育成温敏雄性不育系BNS型杂交小麦,正开启着杂交小麦走向生产应用的大门。
一腔热血洒青春  饱含深情“粮食梦”
        “虬龙横卧黄河间,家园三十七年前;两岸金涛随风起,炊烟高挂天际线;多少牺牲多少泪,可教大地换新颜?喜看麦熟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是一首套用毛泽东七律《到韶山》改编的诗歌,意在展现新中华儿女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民众生存之“本”所付出的努力艰辛和勇气魄力。而这样的场景,其实贯穿在整个中国历史里。
        从江山社稷里对“稷”的突显,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对粮食地位的强调……中华民族的治国之道里从来都将“粮安”放在首要地位。上下五千年,围绕这一生存之本,曾演绎了粮仓廪实的繁花似锦,也上演过路有冻死骨的悲情。
        茹振钢注定是一个为粮而生的人。他的故事开启在新中国成立时的艰难岁月,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让人深刻地体会到粮之于国、于人的重要性。激情燃烧岁月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磨砺,太多的不屈,太多的澎湃。最后的指向,都是为他最终笃定“小麦育种研究之路”,埋下深刻伏笔——
        1958年,茹振钢出生在河南沁阳南关,出生后不久便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时代在茹振钢身上刻下的烙印是“饥饿”二字。粮食的奇缺,种地的艰难,总是让农村的孩子更有毅力背负起远大的理想。彼时,农民尽管是中国社会的脊梁,但却还是弱势群体。在还没有高考的年代,农家的孩子想要有好的出路,一是当兵,二是当教师。而在以“投身国家建设”为思想主导的那个年代,洋溢着少年热血激情的茹振钢也在时代主旋律的感染下,梦想着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事情。
        幸运的是,茹振钢并没有因为“文革”而耽误学业。1978年,他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了当年春季举行的高考,并以优异成绩挤过因高考中断累积的“千军万马”,成为那年沁阳一中榜上有名的12名佼佼者之一。
        但事情总是一波三折,由于当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招兵之际,跃跃欲试要为国家出力的茹振钢参加了当年的冬季招兵,成为一名镇守北疆的新兵。为参军当时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哪怕是牺牲了也觉得光荣!”翌年2月,带着这个单纯而坚定的想法在新兵营参加训练的茹振钢,却收到了“姗姗来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这份迟来的通知书,茹振钢服从了组织的安排,继续学习文化知识,重返校园。
        机遇是人生的转折点、事业的起跑线。“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沙漠化,如果能让沙漠长出草,那就是对人类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如果谁能让沙漠长出庄稼,那简直就太了不起了!”这是老师当年鼓励他的一段话,如一股清泉流进了茹振钢的心里,又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他,是他毅然决然“迎难而上”挑战复杂环境下育种工作最大的精神动力。
        凭着这股坚定信念,在学校里,茹振钢起早贪黑,拼命汲取农学精华,努力变为自己的人生财富。他用久旱逢甘霖般的学习劲头,不懈努力,最终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大学毕业时,茹振钢被分配到百泉农专(现河南科技学院),就是在那里,他幸运的遇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黄光正教授,由此拉开了他在河南科技学院几十年如一日漫长而愉悦的小麦育种事业的科教人生,开启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小麦育种科研征途。
打造黄淮第一麦  创新路上建功勋
        1981年,茹振钢因为踏实勤奋、成绩优异,被著名小麦育种专家黄光正教授选中做助手。说到黄光正教授,在当时的河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河南省当时仅有4名教授被国家授予“科学家”称号,而黄光正作为唯一一个入选的农业科学家。上世纪60年代,由他育成的“百农221”跟随解放军进入了西藏,在高寒冻土之上繁衍至今,成为表现优异的粮食品种;上世纪70年代末,由他育成的“百农3217”再次蜚声黄淮麦区。这一品种将原来的亩产五六百斤一跃提升到八九百斤。“从此以后,老百姓告别了吃红薯干的年代,过上了地主般的生活”。1983年,这一成果荣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对于自己的恩师和身处的这一团队,茹振钢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恩之情。自加入这一团体以来,他一直沿袭前辈流传下来的甘于奉献,矢志小麦育种事业的优良传统,力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图强,摸索出了一条继承与创新并进的特色之路。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从跟随黄光正教授研究“百农3217”“百农62”,再到黄光正教授去世后推广“百农64”“百农160”“矮抗58”等品种,茹振钢在科研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创造。在经历了多个品种的小麦育种研究后,他迎来了一次更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提起传统的小麦品种,往往都是耐高温的就不耐寒,耐干旱的就不耐涝,耐瘠薄的就不耐肥。”怎样才能使小麦协调统一这些矛盾,从而达到一个完美而理想的状态呢?这时,茹振钢想到了高中时学过的二极管。“桥式电路,通过4个二极管一组合,可以把正负方向的电流都变为正方向。能不能让小麦也像整流器一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有相应的表达机制,从而培育出一个完美的品种呢?”
        茹振钢的这个想法此前并不是没有科学家想到过,然而,这种构想在实际实施中的难度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有人说茹振钢的想法虽好,但想成功却难如登天。然而,科学的发展总是因为那些固执的科学家的“一意孤行”而不断向前跨越着。茹振钢也是这样一位执著的人。没有丝毫犹豫,他投入到这场“完美”小麦品种的“创造之路”中。
        为了抗倒伏,茹振钢想到要降低麦秆子的高度,然而要降低麦秆高度对于根系发育势必会产生影响,而这种矛盾在整个选种过程中无处不在。于是,茹振钢开始了漫长而细致的选种过程。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基地,可以看到一个颇为壮观的根系观察走廊。这个巨大的钢化玻璃打造的地下根系观察设施,作物在地上生长,根系在地下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这是当年茹振钢为了选种而想出的办法。
        为了选出最优的品种,茹振钢在最初便种下了5万株小麦进行选育观察。大年初一还下着大雪,他就穿着胶鞋去试验田里拔单株,不抗冻的单株直接淘汰。株高定型后,不抗倒的和植株过高的再淘汰。就这样,在一关关、一步步地筛查与前进中,最终只留下了100多株进行人工选育。最后,又选出了最优的一株,这便是今天在黄淮麦区大显身手的“矮抗58”。
        提起“矮抗58”有多好,农民兄弟们都如数家珍。“高产、稳产、抗倒、抗冻、抗病、品质好”的“矮抗58”在产量上从原来的每亩1000斤提高到每亩1200斤,最高可达1500多斤。而比产量更为难得的是,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矮抗58”都能够持续稳产,最大程度地为农民保障了粮食安全。自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到生产应用至今,“矮抗58”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创直接增产效益170多亿元。它是河南省实现小麦连年高产稳产的主力品种,是国家小麦生产的支柱品种,它曾为河南省夏粮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十连增”,被誉为“黄淮第一麦”。
        2013年,茹振钢携“矮抗58”走进人民大会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祖国和人民对茹振钢及他所带领的小麦育种团队俯首耕耘的最高肯定,也是对他们创新图强、勇攀高峰的最高褒奖!
        诸多荣誉和奖励的肯定,茹振钢实现了儿时“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理想,这份理想折射在风吹过的每一株麦尖上,奏出了最悦耳动听的篇章!
俯首甘为孺子牛  情洒育种暖人心
        “向前吧,不要忧心惮惮/有多大事需要你干/有多少未知领域需要你去探索!”
        这是1987年5月15日,茹振钢开启小麦育种科研之初,为鼓励自己所写的一首《醒来吧,青年》。
        一首诗,能够高度反映一个人的所感,所想。人如其诗,可以感受到,茹振钢是一个用心,追求生活;用心,对待工作的人。带着这样一颗探索未知的坚定决心,他醉心小麦育种30载,用汗水洒向这项光荣事业,与此同时,也换来了浓浓的百姓情。
       自1988年主持小麦育种课题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培育好品种,造福老百姓”的信念和追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深入了解生产情况和品种需求,足迹遍布全国各地。30年来,他把农技培训也当成自己的份内工作,每年对外专业培训与技术巡讲达20余场,坚持为群众答疑解难,并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受到当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了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茹振钢还带领他的团队构建了“学科+团队+基地+公司+农户”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大大加快了新品种研制与转化速度。在“矮抗58”小麦新品种的推广中,他们采用了“科学布点,依托企业,构筑网络,同步推广”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市县两级高产示范田147个,选择五家全国种业50强企业作为一级授权推广单位,吸收153家种子企业作为二级授权推广单位,实施省内外同步推广战略,打破了一省一地先试推再扩展的传统模式,其推广速度较传统模式提高了8~10倍。
        “以真心换真心,用真情换真情”,茹振钢切切实实为百姓谋福祉的所作所为,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96年,教师节前夕,长垣、封丘、延津等地依靠百农系列小麦品种富裕起来的农民看到茹振钢骑着自行车奔波在田间地头,自发集资给他买了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敲锣打鼓地送到学校,赠送给茹振钢,而茹振钢当即将车转送给了学校,一时成为美谈;
        2005年,又一场赠车仪式再次上演,而这次的赠与者是“矮抗58”小麦良种代理商河南联丰种业有限公司,为表达对茹振钢的感激之情,公司向他捐赠了一辆价值40余万元的丰田皇冠轿车,而茹振钢再次把轿车转送给了学校,他说把轿车作为公有资产可以方便更多同志做科研,从而更多更快地出科研成果,回报老百姓的信任。
        类似这样的故事和例子,在茹振钢30年的小麦研究生涯里,上演的还有很多。但熟悉他的人知道,热闹的场景背后,其实是他30年对小麦育种事业执着不变的痴情守望,是他30年如一日俯首耕耘的努力艰辛。
        茹振钢这种为小麦育种事业殚精竭虑的奉献精神进驻到了老百姓的心里,同时也进驻到了他的学生的心里。“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河南科技学院教授,他自打走上教学岗位工作以来,始终对教师这份职业怀有很深的责任感,尤其是得沐黄光正教授的循循教诲后,他对这项工作更怀有一种敬意。
        多年来,茹振钢始终以恩师黄光正教授为标杆,力求将自己多年所学所承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积极壮大自己的科教人才团队。多年来,他始终站在科研和教学工作第一线,围绕教学与科研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谋划单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打造精英团队,显著提高了科研实力和团队素质,推动了科研事业的发展。通过科研途径,加快形成了学科优势。他每年都要大量接纳学生参加科研,尽力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培养新时期的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为“三农”服务??
        但无论做什么,茹振钢反复给学生强调的就是一定要把住“心中的那杆秤”,即那份忠于老百姓的情意和原则。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和团队成员说:“我们的成果裁判员不是专家,而是千家万户的百姓、农民兄弟,对农民负责就是我们科研的源动力!”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团队里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在致力创新的同时,承接到先辈那种乐于奉献、敢于吃苦,愿为祖国小麦育种研究事业俯首耕耘的精神品质。科学有延续就有了希望,带着这样一支逐渐庞大、充满着未来希望的团队,茹振钢在希望的田野上将抒写更多金色的诗篇!
较劲杂交小麦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在人类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中,小麦、玉米、水稻逐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主粮。自从有了杂交技术,美国人首先改变了玉米种植的历史,利用杂交技术使玉米产量得到跨域性提升;我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使中国在农业领域顶起了世界的一角。而小麦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在世界100年的研究进程中,却一直无法解决其杂交小麦育种中存在的难题。
        信念坚定,步伐就会更坚定;胆识惊人,成功就会更惊人。茹振钢曾经说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肩负“粮安天下育苍生”的责任和使命,他一直行进在攀登育种高峰的道路上,用追求卓越的态度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果实。站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多年科研且深入田间地头深刻体会,茹振钢的信念和胆识最终又凝聚成一个新目标:全力实现杂交小麦的梦想。
        为此,在“矮抗58”的研究之后,茹振钢就率领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进行了作物生态育种、网络代谢、形态构型及适应性仿真研究,开展了巨型小麦新品种创建、高产小麦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和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同时切入生态育种、形态构型的新思路,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适应性仿真研究,加强小麦遗传调控、品种创新、品质分析、生产应用研究等工作,立志于要实现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设想一代的育种目标。向着未来更高的理想目标挺进!
        其中,最让茹振钢欣慰的是温敏雄性不育系BNS的成功培育。2006年,他带领团队育成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这一体系区别于常规品种“矮抗58”,属于“向后展望”这一系列。它具有“不育彻底、转换彻底、恢复彻底”三大特点,是迄今为止杂交小麦研究中最易广泛应用的独创品种,为小麦杂交育种展示了良好的潜在苗头,受到国家863专家组、国家973专家组的高度重视,经全国联合攻关,育成了BNS型强优势杂交小麦。可较最好的常规品种亩产增加200~300斤,已配制出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4个,并投入规模化制种,现已参加国家预试新品种1个,参加省区试新品种1个,有望在近几年普遍投入生产应用。它的成功,将使小麦亩产普遍750公斤以上成为现实!
        现如今,茹振钢的杂交小麦已进入规模化制种阶段,在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喜悦还未散去,还没来得及庆祝时,他再次整装待发,怀揣金色梦乡,朝着麦浪涌动的方向,继续磨砺前行!     
        茹振钢确实是幸运的,除了有一位对自己影响至深的恩师之外,他还有一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妻子。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茹振钢的妻子原连庄女士正是一位德才兼备,蕙质兰心的女人。她是一位蔬菜育种专家、“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很多人羡慕地说,他的妻子是一位难得的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将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全能人”。
        在相濡以沫的日子里,茹振钢与妻子相互扶持,共同谱写了一曲伉俪佳话。与丈夫工作相隔两地的原连庄,每到小麦成熟的季节,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干粮和亲自采摘的蔬菜和水果,送给在骄阳似火的麦海里选种的茹振钢。同样,作为丈夫的茹振钢,每逢妻在工作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的为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夫妻俩每逢见面,不是表达相互关照,而是首先跑到对方的试验田里询问试验进展情况。当谈到各自试验课题进展时,他们会手舞足蹈,陶醉在无限的乐趣之中,此时是他们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
        谈起自己的妻子,茹振钢总对她抱有一份愧疚之情,同样是拥有一份事业,但为了使茹振钢能够更全心投入工作,妻子几乎承担了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事务,而且上下照顾得细致周全。为了育种事业,茹振钢和原连庄很少有闲暇的时间一起外出旅游,即便是送孩子上大学或到美国看望孩子,也只能由作为母亲的原连庄一个人独自前往。特别是有一次妻子到上海做手术,茹振钢要去北京开一个重要会议,难以陪同妻子一同前往。可妻子此时却给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她说丈夫内心对她的关照就足以使她得到无穷的力量。谈及此,向来刚强的茹振钢竟能泣不成声。难怪有媒体如此形容他们:“农业科研并蒂莲,麦田菜园竞芬芳。”他们用自己三十年无可辩驳的成绩,在各自和共同的领域里绽放光芒。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