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06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基础研究能带来重大发现,帮助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发展,同时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体现的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我看来,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合作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但是,由于产业偏重实用主义和解决短期问题,导致企业的基础科学和基础技术供给能力不足、原创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而企业研究力量薄弱,又会影响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我认为,现如今我们应当大力加强我国企业的基础研究。

在我看来,企业可以内部设立基础研究机构,支持与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所的联合研究,或支持大学教授开展独立专题研究,或成立公益基金奖励有贡献的研究人员等。除此之外,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第三次分配将起重要作用,对基础科学的投入是最佳方式之一。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是未来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需要有人去开拓支持方式、操作方法、政策支持等。

我建议:设立专注于基础研究的私人基金会,引入更加国际化的规范评审机制和操作方式,弥补政府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不足,在项目内容和支持方式上更加灵活、敏锐。我认为,社会力量可以选择一些社会影响力大、成果可能会比较突出、国内人力基础较强但设备基础薄弱的领域,支持建设一些关键设备和核心研究单位。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以科学指导行动;同时要有奉献精神、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必须潜心敬业、孜孜以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工作当成责任,把专业作为事业。仅靠上班的8小时搞基础研究,是很难搞出名堂的,只有对自己的研究目标到了痴迷的程度,专心致志,才有可能做出成绩来。许多大科学家就是因为入了迷才做出成就的。

基础研究不是大众科学,不能靠人多,不能靠庸才;而应是一支层次分明、精明强干、有领军人物的精英队伍。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有效的工作平台,鼓励成功,容许失败,不能搞“短平快”,即使三五年没搞出成果,也不要放弃,不要否定;有的重要成果可能需要十年八年乃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功。

创新是基础研究的灵魂。从事基础研究的人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要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要想办法做新的、比别人强的东西。

当今社会和科学到了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以“地球科学”来说,半个多世纪来,虽说年年都有进步和发展,其实多是量变,缺少质变,过去的一些理论和认识有的已经老化、过时甚至是谬误,必须推陈出新,创立新的理论和方法,在量变的基础上来一个突变。

 

王恩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材料的重要地位,就像是一棵树的树干,树冠上结的是各个领域的科技果实。

2018年我曾说过一句话,“谁掌握了材料,谁将掌握未来”。所以大家投资的时候要看准一点,比如这个公司究竟有没有拿手的材料,他们的成果与哪个材料突破有关。

人类文明的进步,一般常用数字年代做里程碑,如1900年量子力学诞生,1926年薛定谔方程诞生。除了数字之外,人类文明的进步,恐怕只有材料能代表了。比如我们经过了石器、铜器、铁器……直到今天,一直走向未来,每一个时代都与一代材料革命有关。而其他的东西,比如今天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也只出现了几十年,根本表征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最近我们正在筹建一个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现在还在筹划南方光源。很多大型企业,包括华为研发总部等逐渐聚集过来,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连在一起,成为第4个国家科创中心,我相信这是未来值得期望的一个地方。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我一直想在这里做一个“样板工厂”,通过它来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规律。那么“铁索桥”又是什么呢?

我想铁索桥很可能是一种软实力,用一个新词叫作“创新策源能力”。就是在这个地方聚集各种创新转化的充足资源,包括新型研发机构、人才、资本、活跃产业集群、政府新机制、新政策导向等,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健康的、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

 

魏辅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基于生态文明体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下一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走向何处?

对于中国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由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转变,同时统筹保护地、农田与其他国土空间,加大对优先区和空缺区的保护投入,特别是加快推进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加强海洋保护。同时在科学研究方面还应加强平台建设,统筹优化保护网络,如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呈现;建设野外观测研究台站,构建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库建设,保存战略生物资源;加强入侵生物和疫源动物本底调查,构建风险预警和防控框架,服务国家生态安全。

此外,目前还需要加强野生动物数量的科学管理。特别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人兽冲突的问题,如亚洲象北迁、野猪进城、东北虎进村的问题,未来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好以后,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将大量增加,就会造成人兽冲突的加剧。未来10年如何实施科学的管理?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通过对CBD目标设立以来长期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从长期执行来看,尽管不同的目标间存在差异,但整体趋势向好,因此我们也不应该悲观。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在未来10年走上恢复的道路。

(本栏目资料来源于科学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