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坚守医者初心 在脑血管领域勇攀高峰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6

  
——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琦
  
吕腾波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名医者,一生何求?从医多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琦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在38岁的李琦身上有很多“标签”,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杰青、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留下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成果,最终服务患者”是李琦一生的追求,正是靠着这份初心,李琦扎根在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砥砺前行。
  
矢志不渝的医学理想
  
  小学经常看到爸爸书架上的解剖学书籍,让从医这条道路成为李琦顺其自然而又心怀憧憬的梦想。读研究生期间,导师谢鹏教授认真拼搏的工作态度更让李琦明白唯光阴不可辜负。因为热爱,李琦在研一时放弃了导师团队的优势科研方向——国家原“973”项目关于抑郁症的课题,选择在全新的脑血管疾病领域开辟临床研究之路。
  2010年,李琦在澳大利亚经费资助下,到墨尔本大学附属皇家墨尔本医院神经内科跟随脑血管疾病大师Stephen Davis教授和Bernard Yan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一阶段,李琦长期扎根在临床一线工作学习,发现墨尔本医师强调创新和个体化诊治策略,而不是刻板跟随指南,他们很多原创性临床研究方案最终都写入了国际指南,推动了医学进步。这一切给了李琦很大的启发。在他看来,病房不仅是治疗患者的物理空间,更应该是开展临床研究的研究场地。建设研究型病房,不仅要做一流的诊疗,更要做个体化临床研究和创新。
  
提出3个脑血管疾病新征象及罕见综合征
  
  2011年,李琦毅然决然放弃了在澳洲当医生的人生路径,回到祖国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回国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就是要将在澳洲所学尽快在国内进行广泛应用,开展先进的研究,建设亚专业病房。”
  然而,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在澳洲学习期间,李琦了解到国外用CTA spot sign(Cta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新方法,对这一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该技术在国内却无法推行,那么日常最普通的平扫CT是否能预测血肿扩大呢?为了攻破这一难题,身为住院医师的李琦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都会去病房观察脑血管病患者,收集患者的资料,同时做科普,晚上还要反复研究患者的影像片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李琦带着家人在家乡重庆朝天门游玩。在这里,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不同颜色的江水交汇在一起,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独特景观。他惊奇地发现这一景象与脑出血患者的CT片子的不同亮度的血肿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特殊形态的血肿会不会是由不同密度的血液组成的呢?”基于此思考,李琦将其命名为CT“blend sign(混合征)”,并发现混合征可以预测血肿扩大。在担任住院总医师期间,李琦经常昼夜不停工作,长期夜间只间断睡3~4小时。一次急会诊,李琦的半月板受到了损伤没有及时就医。因为当时人手不足,他坚持忍痛完成了住院总医师的任期工作,然而半月板已经无法恢复了。当时他已发现“混合征”并认为这个是有临床价值的发现。最艰苦的时候,李琦常忍着脚痛,结束一天工作后半夜才开始论文写作。“当时年少气盛,真是拿命在拼。”回忆起那段拼搏时光,李琦不禁感慨。但在他看来,如果论文发表了就算不能继续行医,这一生也值得了。
  在本科读书期间,李琦经常听到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疾病和征象,用中国人名字命名征象一直是李琦的梦想。李琦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CT随访,进一步提出“黑洞征”和“李琦岛征”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CT平扫征象,其中“李琦岛征”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脑血管疾病征象。李琦的原创性发现为脑出血患者治疗寻得了先机,被哈佛大学等多个国内外高校和机构科研人员广泛验证,也被国际专家组写入国际脑出血CT影像标准、国外医学专著和教材及多部医学指南中,用于指导临床诊疗。
  在繁忙而充实的临床工作中,李琦发现有患者表现为头晕走路不稳、肢体无力等症状,临床上一直没有找到原因。通过对患者影像反复研究,他发现:患者有一侧的椎动脉压迫了脊髓导致了上述症状,然而教科书和专著里面没有描述该病,患者病情愈来愈重,李琦想通过手术为其进行解压治疗,但患者在国内却找不到外科医生为其做手术。于是李琦下定决心一定要提出这一疾病概念,最终为患者早期治疗奠定基础。通过数年的积累,李琦在临床中记录下每位病患特点,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最终他将该类疾病命名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vertebral 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并提出其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认识到这一疾病且让该类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奠定了基础。
  
赴哈佛大学再次创新突破
  
  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李琦想到了“脑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的概念。为了研究脑出血超早期治疗是否能够让患者获益,2019年,他获得美国NIH strokenet fellowship资助来到哈佛大学麻省总院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博士后研究,跟随Goldstein教授、Viswanathan教授和Greenberg教授开展脑出血研究工作。李琦发现,在2小时“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内给予强化降压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血肿扩大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实现了内科手段控制血肿扩大,打破了内科治疗脑出血的“瓶颈”。哈佛教授们的严谨治学精神也让李琦终生获益。
  
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
  
  38岁的李琦总是喜欢思考和总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总是问自己:“做学问如何能做到淡泊名利?”通过思索他得出结论:首先不能为了金钱、职称和职务等“利”开展研究工作。而淡泊“名”,是指淡泊一些奖励和称号。但对于夜以继日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正当的“名”是需要获得承认而且保护的,比如一些原创性的发现和成果,一个新发现真正的想法提出者和实施者究竟谁是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具体做了什么贡献,应该根据事实加以说明。
  李琦认为医生的创造力有个黄金期,25~50岁为巅峰时期。所以他建议医生在最具有创造力的时期要把时间花在钻研业务能力上,争取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此,李琦放弃了摄影旅游等兴趣爱好,减少社交应酬时间,将全身心投入临床和研究之中。他有个简单的“李琦法则”评价研究价值:研究必须是真实可靠且能应用的,如果数十年甚至百年之后还能用到或者引用的研究就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比如医生提出一种新的疾病和综合征,首次描述一个新的临床、影像学或病理生理现象,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等,而这也是激励他先后在相关领域不断开拓的动力源泉。“我希望今后别人在介绍我的时候会说我是混合征、黑洞征、李琦岛征提出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和脑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概念提出者,而不仅是某奖获得者或者某个知名大学的主任或者教授。”李琦说。
  李琦认为医师不是看的病人越多医术越高,与其马马虎虎看100个患者不如认真看好10个患者。医师的医术也非年龄越大越资深越高明,而是跟医师本身的领悟能力、看病的认真程度和思维深度相关。所以李琦总是劝青年医师有机会要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硕博的训练可以让人能站在另一个层面看待事物。多年来,李琦坚持不脱离一线,而是扎根临床仔细观察病人,读影像资料,进行课题设计,做统计写论文等。除了做导师,他依然还会做研究生做的事情。“从头到尾做一线研究,这能让我体会不同的快乐。做学术需要做好一线的事情才能够更好地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做好原创性研究。”这是他常年扎根一线的真实原因。
  李琦的导师谢鹏教授在担任副校长、医师协会会长期间把学校和学会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领导数十人的研究团队在蛋白质组学、病毒学、神经心理、抑郁症、肠道微生物、生物信息学及脑血管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取得成绩。事业初期,李琦也想多点突破,但发现自己更喜爱在脑血管疾病领域深入研究。从2011年以来,李琦一直以脑出血研究为主攻方向,在一线深耕终取得一定成绩,他笃定今后还将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对未来,李琦心中已经有了清晰规划:希望建立脑血管疾病团队,通过亚专业病房建设做更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他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才是快乐的源泉。同时,他也竭尽全力做好引领和培养更多年轻人的工作,他希望他们能够在科学研究中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挥医学工作者的匠人精神,为患者留下更多的医学财富。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