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20
吴永发:循道建筑之力
本刊记者 刘 佳
伴随着本刊年度人物评选及颁奖活动的进行,我们有幸采访到不久前刚刚获得“2012年世界华人住宅与住区设计奖”综合大奖第一名,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现为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吴永发教授。
六月的北京即将步入盛夏,炎热的空气肆意蔓延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定心于吴永发关于建筑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访谈中,我们不禁被带入一次冷静而严肃的沉思之旅。
在这场与儒雅智者、建筑学者的对话中,我们看到,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建筑设计生涯的吴永发,为了这份心爱的事业,挥毫泼墨,慢慢沉积,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本土化绿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路线。那么今天,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处世哲学,让我们一同来领略这位建筑大师的魅力风采。
百年大计:“建筑要有研究性的思考”
“目前中国的建设量大,建设市场占了世界的一半,单是北京的建筑市场就可以和整个欧洲市场相持平。”吴永发在介绍建筑行业的现状和需求时忧虑地说,“因此,怎样科学地、环境友好地做好建筑规划和设计是摆在建筑师们面前最大的任务。”
然而,“建筑师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设计作品太难了,更多的时候建筑被当做商品,从而演变成简单的买卖关系,迫使建筑师在夹缝中被动地作业,以至于对大多数建筑的主导性很弱,难以保证建筑品质。”吴永发无奈地说,“建筑师能做到‘能主之人’不仅要完成任务,同时,要有责任意识推动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他认为,“不管是从持续发展方面,还是从人居环境考量,都需要我们冷静对待中国当今社会建筑现状,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性的探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建筑的本质和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出发,对中国现代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提出创新性、适宜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研究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精神,形成有自己思想理念的现代建筑的理论与方法。”这番话折射出一位建筑人对国家建设沉甸甸的责任心。
同时,吴永发认为建筑师要做好建筑需要平衡好7种“力”。他说,这个“力”不是power,而是possiblity,是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是“人之力”,建筑师的团队要有精品意识,还要有协同力,预想的目标才能实现;第二是“工具之力”,讲的是设计方面的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很快,基本上能与世界同步,这就意味着我们能设计出一流的建筑;第三是“文化之力”,它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反映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代性的特征;第四是“技术之力”,与“工具之力”不同,讲的是设计的可实施性。而“技术之力”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五是“形之力”,“形”是建筑的形之美、形之魅,指的是建筑艺术上的特征;第六是“细部之力”,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建筑构筑方式是提升建筑品质的关键;第七是“创意之力”,建筑创作重在创新,也慎在创新,创新意在巧妙。因此,在吴永发看来,不管做的是现代建筑还是地域建筑,设计师都可以循道这7种“力”指导创作。
当然,在作品里吴永发也是这样来做的。近年来,依托于徽州文化园的建设,他逐步寻找到一条本土化、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以环境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思维与方法。事实证明,他的思路不仅可行性强,而且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经过多年的历练,结合苏州园林和徽州园林的营造元素和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文化精神,他提出了“共享园林”的设计理念,营造出一种以环境为主体,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新的理想居住空间模式。2012年,“园中园——现代人居的理想空间”这一作品在世界华人建筑师建筑设计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受到了评审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并斩获了世界华人住宅与住区设计综合大奖第一名的桂冠。
对于吴永发来说,踏上研究型建筑这条道路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建筑是“百年大计”,对于一名建筑师来说,所做的工作不仅反映在一部作品上,更需要在实践中脚踏实地,为研究型的建筑设计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循道中庸:“设计要理论和实践并行”
建筑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高度的审美意识、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深邃的文化积淀,更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以及政策法规等进行设计实施。目前大多数建筑师要么在企业中忙于商业化运作,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深度,要么在高校中缺乏实践性的设计经验。而听闻吴永发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记者发现他是中国少有的理论和实践都很扎实的建筑师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十而立:自我意识的苏醒
吴永发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建筑世家,从小他就喜爱绘画和书法,16岁时便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顺利地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期间他参与发起了学校书画协会并任绘画分会会长,并投入到对建筑文化的初步研究中。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和几位同学一起在老师张易生教授的带领下创建了建筑设计院,同时开始了他们的企业运作,常常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地工作。期间他们走南闯北,始终处在设计的第一线,这让吴永发完成了从学到用、从学生到建筑师的初步转变。
时光荏苒,十五年的建筑生涯,使吴永发从年轻建筑师成长为教授级建筑师,而由他和同事们创建的建筑设计院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此时,他却选择了离开。因为他发现自己只是在做一些重复性的设计,缺乏挑战性。而面对挑战,不仅需要他无畏的勇气,更需要他具备更高层次的视角和更多的知识积累。于是,30多岁的吴永发来到了同济大学继续攻读建筑学博士,导师就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复东院士。戴院士和其妻吴庐生先生是我国建筑界的两位大师,也是建筑界的一对“工作狂”,与二老的零距离接触,让他真正体验到了做学问的至高境界。学习期间,他与导师合作完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综合体工程。从他们身上他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更从其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何为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博士毕业后,戴院士一再挽留他留校发展,但是经不起吴永发对安徽建筑文化研究的热情和决心,只得放他回去,开创出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建筑领地。
吴永发回忆起30岁前的往事时说到,这期间他从被动的学习、领受,到自我意识觉醒,不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做,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自觉地补充自己,规划自己,将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
厚积薄发:为梦想不断追逐
告别了上海这个充斥着现代化元素的繁华喧嚣,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建筑学博士,吴永发毅然回到了这些蕴含着无限创作理念和灵感的的徽州,继续着五年前对徽州建筑研究的未圆之梦。
在合肥工业大学,吴永发先后担起了学校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扎实科研,主持和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十几项国家、省部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踏实教学,培养了近50名的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主持国家级建筑学特色示范专业和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他专注于设计,作品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委员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首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全国共9名),全国人居环境综合大奖(最高奖),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其作品先后荣获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一、二等奖六次,发表专业核心论文及作品三十余篇,获省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以上3次。
吴永发不止一次地提到:“现代建筑创造之魂即在于扎根本土化特色的体现,我们在表达国际化特征的同时,更要追求民族精神的展现。”2012年,他受邀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院长。在苏州这样一个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特色城市的大背景,在苏州大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文化熏陶以及学院本身优越的物质条件、完善的师资力量的前提下,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在这里,他开辟了本土文化研究的又一阵地。
作为院长,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待学院未来的发展,他认为想要后来居上,独树一帜,就要寻求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他立足于所在学院的国际化职业化的高水平设计研究的定位,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拓展业内外的学术交流,并将视野投向了国外,自2000年始,以建筑师眼光系统考察欧美日俄等现代城市与建筑以及异域文化的居住环境。2008年至2009年教育部公派他到加拿大多瑞尔森大学做访问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回国后创办并主编《绿色建筑国际通讯》,介绍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同时,他既是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又担任了多个国家和省级建筑学术组织负责人,安徽省首批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融情建筑:“建筑是一个生命体”
当今这个时代有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在吴永发的心里,建筑是一个生命体,不是生硬的堆砌,而是绿色、可持续、适应特定环境、满足人类需求的充满意义有生命力的设计。
他认为建筑首要的任务是保护环境,所谓“环境第一,建筑第二”,提倡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比如在“安徽省教育学院艺术楼”设计中,他将艺术楼在总体布局上有机合理地嵌入现有校园环境,形成有序的和谐共生场所;通过中心开放性的艺术广场,为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过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营造出充满青春活力与艺术气息的氛围。该设计获得安徽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他重视建筑设计的文化性,在探索古人的设计理念过程中试图在作品中将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在“徽州文化园——中国民营企业家黄山论坛永久会址”设计中,他力求徽州文化园规划、建筑、景观创作三位一体,规划设计以“源”为题,重在形成徽州文化场;建筑设计以“园”为题,重在体现徽居场所精神;景观设计以“缘”为题,重在再现徽派场景。该设计获得了全国人居环境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及教育部勘察设计奖优秀规划项目二等奖。
他认为建筑师是一个高级的服务者,不是决策者,怎样在创作中表达建筑师的意愿,同时又能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同,需要建筑师们积极去探讨。比如在“马鞍山丝画园”设计中,他打破正交构图,引入斜线,使外部产生空间渐变、开合有序、多点透视的效果;将展览、公共交流、销售、综合办公等功能分区分块布置,功能相对集中,用开放的交通空间贯穿其间,体现游园的设计要求;打破传统建筑符号性元素,与现代建筑语汇、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而在“赤道几内亚总统府官邸设计”中,建筑选址紧邻大海,建筑布局较好的利用地形高差,解决总统府内的安全保卫、视线关系和景观朝向,空间处理和形式表达充分考虑到该国的气候特征,风俗习惯和技术条件等,该设计受到该国总统赞许并采纳实施。
知行合一:成为决策者和实践家
吴永发一再强调:“作为一个建筑师出身的研究者直接到地方上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一方面容易发现真正的问题,另一方面站到了决策者的位置,更方便地去解决建筑的本质问题。”
教学科研多肩挑,思想生活双立足。作为民进中央委员和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2010年至2011年组织安排他挂职黟县副县长,期间,对县“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修编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利用“百村千幢”工程,指导黟县相关部门实施具体方案;积极参与旧城改造调研,推动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这时的吴永发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学院长,而是躬身于社会需要的实干家。他说:“作为社会的服务者,不可缺失的是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他一再强调做出的设计必须符合对象本该有的特征,符合国家的情形,顺应国家建筑发展的大方向。另外,设计师应该是社会的推动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创意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类对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确确实实为人们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为促进安徽省文化遗产保护,吴永发牵头组织成立了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先后从自身科研经费中拿出50万元,开展并实施了《世界遗产地——西递古民居数字化保护工程》,这是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另外,所启动的《徽州古村落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徽州古民居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策略》项目课题提出古村落、古民居的可操作性保护标准、保护方法和技术措施,以解决地方政府、当地百姓无力维护且不知如何保护利用等相关技术难题。
古人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是我国传统思想中所谓君子做人、做事的最高要求,通过与吴永发的交谈,并纵览他丰富的工作经历,记者看到的正是这种“深入社会做研究”的中庸之道。
文化探索: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建筑精神
在吴永发的观念里:传统建筑的生态理念全息包容了现代建筑精神,建筑不仅要表达国际化风格特征,更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否则当代建筑将如空中楼阁,只是技术堆砌抑或设计者的主观想象,将失去建筑的生命力。因此,多年来,他以徽州文化园设计研究为立足点,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现代建筑精神,并将之应用在实际当中。
绿色、徽色的交织:“园中园”
众所周知,徽学是国内地域文化的三大显学之一,而徽州建筑与山川、河流、田地、道路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徽州整体上的优美、和谐景象。因此在底蕴深厚的徽州建筑文化基础上,将现代建筑和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实现“绿色”元素和“徽色”元素的完美结合是吴永发的最终建筑精神。
在他看来,徽州始终有两种文化引领着它:一是理学文化,它是一种官文化,其内核为儒家思想,使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有序亲和、家族同住的状态;其二是风水说,作为一种术文化,与前者相比,它从社会层面转化到了结构层面,指向建筑结构。其中尽管有心理暗示等迷信因素存在,但更有其积极和科学的一面。它阐释了一种建筑环境观,通过使用罗盘等技术方法对气场等因素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对环境最有益的结论,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展现了中国古代自然环境观。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高速度和高密度建造让城市失去了许多能与自然亲密对话的机会。于是,营造一种现代的高品质人居环境已成为吴永发建筑创作的重点。他在“园中园——现代人居的理想空间”设计中,将自然山水景观引入整个大的外部环境,对其设计精髓提炼和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想居住模式——建筑三五一组;园内通过高墙的界限围合与引导,依地形特征有机组合几户住宅,围合成公共组团的庭院空间,共享邻里之乐;自由丰富的廊道,外墙的漏窗洞门,产生了视线的渗透感,构成了空间的进深感;园与园的高墙之间,形成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巷弄和“古镇闲地少,巷窄情趣多”的意境。这种以庭院空间为图底、以环境为主的模式,不仅拥有高品质人居环境,而且建筑密度相对较高,在保证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居住的需求。
正如吴永发所说:传统建筑的研究不是为了老房子而老房子,一方面通过研究,寻找中国建筑文化之根,能为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灵感;另一方面,针对当地建设,探讨如何做到“徽而新”、“新而徽”,以适合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书画、建筑的共通:新安艺术馆
书画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在吴永发看来,这两种艺术在意境的营造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极其重视形式美的时空艺术。中国书画和建筑注重意境的创造,存在着模糊朦胧的界域,在虚实隐显中妙合“自然之道”,妙造“自然之景”,在注重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生命力、旋律美、节奏感上是相应会通的。这种思想在它的作品“新安艺术馆”设计中得到了很大体现。
新安艺术馆是只有2000多平方米的小建筑,建筑用来展示新安艺术作品,同时提供小型的艺术品拍卖活动。吴永发在设计中从书画艺术的创作手法中得到启示,通过新安书画与建筑两种不同创作语言的转化过程,营造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建筑体验。在建筑布局上,依据书画作品章法布势,建筑的总体布局从传统书画草书中获得灵感,采取折线型的展开方式,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这既是对周围环境“旧”的碑廊的延续,也是对线性牌坊的呼应,“蹲踞回护于水上”为佳的水口营造。
在建筑空间上,新安艺术馆外部形体是反复连续犹如“草书”的形态,这种连续也延续到室内,使得建筑的界面得以延续,同时增加建筑的层次性;与国画的层染法一致,增加观赏的层次性。在结构上,新安艺术馆采用全钢结构,底部架空,将园区的水引入,远观,艺术馆临空水上,尽显建筑的轻盈之态。折线型空间、钢框架的结构,连续的坡屋顶等一系列现代手法的建筑语言,使得艺术馆即融于古朴的徽派环境中,又具有现代的气息。
半世儒雅:且怡然,且自得
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人生经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处世哲学,的确,采访中,吴永发身上散发的儒雅气息及平和气质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从事建筑设计的缘故,吴永发的绘画方面功底很深,尤其擅长水彩画、钢笔画,还出版过作品;目前,他还担任安徽开明书画院院长,在书法上也有颇高的造诣,写字不拘风格不拘字体,讲究形与势、拙与变。因此,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交流中,常常得到同行专家的青睐和珍藏。而他本人也喜爱收藏,其中不少是徽州建筑构件包括木雕、砖雕、石雕??这些爱好不仅修身养性,也反映出了他的作品风格和人格。正像他所说的:“创意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奇特,而更在于巧妙”。他告诫大家:设计师作为社会的服务者,社会责任感不可缺失,其设计作品必须符合对象本该有的特征,符合国家的情形,顺应国家建筑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设计师应该是社会的推动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创意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尽管现在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吴永发的心态却愈加的平和怡然,他为自己的人生定义了四个阶段——学习阶段、勤达阶段、豁至阶段、智乐阶段,目前他已经到达了第三个阶段在求进取的时候学会退一步,“我有100%的目标,有85%的期望值就够了。”他也为人生的第四阶段做了规划,期望可以在徽州大山深处自己设计的住所里颐养天年,甚至已为住所起好了名字,叫做“自得堂”,在那里画画、写字,怡然自得地过着修身养性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