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毛雪瑞:丹心报国正当时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7

  
——记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毛雪瑞
  
倪海波
  
  
骨子里的“军工魂”
  
  “当我的祖国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恶意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封锁时,我还有什么可选择的吗?当然是站在祖国这一边!回国去!”
  14年前,在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之后,毛雪瑞开始了留学海外的生涯。他先后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国综合理工学院,以及英国杜伦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学习与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扰动分析方面的研究。几年里,在相关领域内发表了SCI论文50余篇,其中13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回国前3年,毛雪瑞组织了国际会议十余次,主持英国自然科学基金、欧盟自然基金、欧盟航空基金,个人总经费近300万欧元。回国一年来,他已经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73基础项目等千万科研经费,成绩斐然。
  与此同时,一身赤子情怀的毛雪瑞时刻关注着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心想把在海外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汲取的先进知识带回中国,助力祖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突破。“国防七子”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素来有着“兵器技术人才摇篮”之称。每位北理工的老师和学子身上都肩负着为国铸剑的使命,血液里流淌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毛雪瑞也不例外。所以,当国家需要他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国外的稳定生活和优越科研条件,回国从头开始,毛雪瑞说,这是因为一生都割舍不掉的骨子里的“军工魂”。
  始于北理工,回归北理工。毛雪瑞用了20年的时间,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圈。2000年,他师从杨树兴院士,做火箭弹圆锥运动稳定性的研究。从18岁到24岁,正是一个青年人人格塑成的关键时期。求学期间,他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于献身国防的志向也越来越强烈。“我差不多就是在北理工这种氛围下浸泡出来的,这种底色已经洗不掉了!”彼时,年轻的毛雪瑞对于自己的科研人生充满了热忱和期待。
  2007年,毛雪瑞带着这一身底色和勤奋谦逊只身留学海外,一头扎进了世界尖端科技的海洋中,争分夺秒地汲取着营养。这段经历让他获益匪浅,如同为他的科研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他感知到了别样的风景。14年的海外生涯,从博士研究生到教授,一步一个脚印。无论是从语言表达,还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观念上,毛雪瑞都已经完全步入了英伦节奏——除了胸腔里那一颗跳跃的中国心。“尽管已经取得了英国的永居绿卡,但我依然保持着中国国籍,因为我从来没忘记我出国时的初心,总有一天我肯定是要回国的。”
  这些年来,毛雪瑞感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与围剿,也目睹了中国科技界对于人才的渴求和招募。越来越多重量级的海外人才纷纷回国发展,这些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人才在归国的同时也把国际标准和国际前沿思想带回了国内。他对于中国科研的光明前景也充满了憧憬,“因为有了人、有了投入,必定会产生效果。我觉得我们中国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做科研,一定要发展一些前沿的理论和创新,我们有这个能力去领跑!”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和自己的科研偶像钱学森先生一样,毛雪瑞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服务,去赢得世界的尊重。一年前,他做出了彻底放弃在英国优厚的工作待遇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国的决定。有朋友对他的“裸辞”感到担忧,认为他起码应该为自己留条后路。但是毛雪瑞对此不以为然,他觉得君子坦荡荡,既然决定要回去为国为民做事情,必然要全力以赴,毫无保留。
  “能参与到这样一场宏大的国家快速发展的事业洪流中,还能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毛雪瑞感慨,“我想做些更大的事情,为北理工也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对国家有用的科研
  
  “我曾经设想过一个问题,在我退休的时候,都留下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摞论文,一摞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够干什么用的论文,我觉得这是对我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否定。”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鼓励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先进国防科技书写在祖国的尖端武器装备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创建中。毛雪瑞对此深以为然。
  这些年来,他如此拼命地努力工作,倾注了所有理想与心血,就是想将自己在海外所学植根于祖国的土壤之中。毛雪瑞从不主张为了科研而科研,他坚持必须从工程实际中来还要回到工程实际中去,做有用的科研才能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应用到祖国的航空、航天、国防等装备制造领域里去,为祖国的强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回国之后,毛雪瑞将研究工作聚焦在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数据处理,包括多元多精度数据的融合,以及复杂流动中的模态识别,经过特别处理,能让这些数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近年来,毛雪瑞在多项欧洲自然基金、英国自然基金的支持下从事相关研究,并与丹麦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国际上知名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取得了行业瞩目的成绩。 
  毛雪瑞的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热管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飞行器的防除冰研究。事实表明,结冰会降低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应对飞行结冰的问题,各国科学家在增强对结冰产生的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的同时,防除冰设备的研制和改进也不可或缺。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航空机载技术的落后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瓶颈,先后启动“大飞机”“两机”等重大研究计划,而毛雪瑞的相关研究对我国自主进行大飞机的研制、在各种飞行条件下满足适航性要求有重要意义,助力于推动国家传统产业的升级,从而摆脱技术封锁,走向制造大国。
  毛雪瑞的工作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充分支持。“我现在推动建一个结冰的风洞,建一个超算的中心。一个在我们的嘉兴校区,一个在我们北京的校区。这么大的动作,如果我还在国外的话,肯定是做不到的。”毛雪瑞坦言学校的支持给了他更大的动力和信心。
  就在不久前,毛雪瑞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他经常为自己和团队成员鼓劲,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因为他明白,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搞科研攻关,总跟在别人的后面去模仿永远无法做到超越。真正尖端的技术,只能靠自己!
  
薪火相传强国志
  
  “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支持我们建实验室,支持我们做很多基础的工作,我们对于国家的回报是什么?自然是全力以赴做出最好的科研成果!”
  把想法变为现实,将理论结合实际,光靠一个人肯定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支协同合作的团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工作。回国之前,毛雪瑞的课题组已经足够强大,团队中大约拥有5名博士后,八九名博士研究生。这个规模即便在整个英国的流体力学界里面也算得上名列前茅。“在回国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特意去申请了欧洲航空基金的项目,成功获得3个航空基金的项目,其中两个是和空中客车公司合作的。这完全是刻意为之,我是希望在回来之前多积累一些同王牌工业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
  在英国时,毛雪瑞也组织过多次中欧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行业会议,还有很多联合申请的科研项目。“我不光是希望自己能够取得进步,这也是一个帮助别人,特别是国内年轻学者成长的机会。我觉得这比自己发了几篇文章、主持几个项目更有意义。”
  走到国防科技建设的历史节点,今日中国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但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奋斗之路,也是一条充满博弈的竞进之路。在这条艰苦卓绝的道路上,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英国时课题组中的大部分中国成员都在最近一两年内追随毛雪瑞加入了北理工的团队。在他的团队计划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又有“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有“充满朝气的年轻一代”,这样老中青相结合的团队构成,尽管面对的目标任重道远,路阻且长,但是对于保障科研又快又远地前进,毛雪瑞还是充满了信心。
  当年跟随杨树兴院士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是毛雪瑞无法忘怀的记忆。他的课余时间,要么是在实验室或图书馆里度过,要么是和杨树兴院士在办公室里讨论问题。往往师生二人讨论完毕一出门,才发现办公楼里一片漆黑寂静,原来已经将近凌晨了。回到北理工的这两年,他也开始自己带学生。“亲身体验过才会明白当一名答疑解惑的老师特别不容易。现在我带的学生里面,如果有人犯了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时,我可能需要极力控制情绪才能压住火。但回想当初,我做硕士的时候其实也犯过很多类似的错误,但是杨老师却一直能很温和地同我讲话,帮我分析问题。和老先生们一比,我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啊。”毛雪瑞笑了。
  一流的学科之所以成为一流,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沉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辈和大家的积淀与传承,才成就了北理工的今天。而这种传承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科研报国的情怀和矢志军工的信念!”毛雪瑞决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承前启后,传递下去。
  毛雪瑞对于自己团队年轻人的培养费尽了心血,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做他的学生,首先是对自己的科研领域有兴趣。对新的知识和新的发现有一种期许,能够从中得到最纯粹的喜悦或者满足,而不仅仅是把科研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其次是踏实,这是很重要的一种科研态度,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研的构成是一个相对不可控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是漫长而未知的,所以需要科研工作者有很强的定力,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和恒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前提是基础得扎牢,尽量减少做那种短平快的小目标。不能说半年没发出文章来就着急了,那样根本不可能做出一番大的成就。”毛雪瑞强调道。
  国际化也是毛雪瑞对于团队和团队里的年轻人走向未来道路指明的另一个方向。“我会鼓励他们要睁开眼睛看世界,要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和技术前沿。”毛雪瑞坚持年轻人要到国际平台上接受锤炼,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闭门造车只会穷途末路,所以要不断主动突破自己,做出高水平的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同样,他也在不停地招兵买马,从海外招揽人才。毛雪瑞的目标不仅是停留在国内,还要在国际领域去造成影响。
  时光荏苒,从大学到工作,从国内到国外,再到落叶归根报效祖国,20年时光过去了,毛雪瑞从未停止和改变过对于国防科技领域的钻研探索。如今,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依然废寝忘食地忙碌奔波,未曾停歇。
  “从读书的时候,通过观察周围的老师,我就很清楚这个职业未来一定是超负荷的。”毛雪瑞说道,“但我从没有觉得苦,也没有觉得累。对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自然要分分钟全力以赴!”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和国防力量的支撑。作为民族复兴激流中的一朵浪花,只有始终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取得的成就才能真正体现价值。丹心报国正当时!毛雪瑞说,只要你心中有为国为民的初心,就点燃了一团火,就有了一道光,大家汇集在一起,携手前行,就能照亮通向祖国伟大复兴的道路!
  
专家简介
  
  毛雪瑞,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杜伦大学及诺丁汉大学任职,长期致力于流动稳定性与控制、数据同化、流体模式识别、多电飞机中的能量优化等方向研究。近5年主持10余项英国自然基金,欧盟H2020系列自然基金、航空基金(与空客合作)项目,金额超过300万欧元,组织国际会议10余次。2020年回国。回国一年来,已经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73基础项目等千万科研经费,成绩斐然。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